图为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互联网案件审判庭)团队成员合影。金文斌 摄
网络交易势头强劲,消费者权益如何保护?
涉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增速迅猛,司法如何作为?
5年,1万件涉互联网案件,3批20份网络空间行为规则指引……
作为上海首个互联网案件专门审判庭,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互联网案件审判庭)找到了破题之策——能动司法,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长宁经验”。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旅游行业迎来了最繁忙的季节。行业的复苏让旅游业激动不已,但游客数量的“井喷”也让许多从业者心生忐忑。
“幸亏法院给行业作出规则指引,让我们及时修改了服务规范,也因此避免了许多纠纷。”某在线旅游代理平台的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而参与制定这个规则指引的,正是该庭互联网审判团队的一位法官。回忆起相关案件的庭审现场,她至今记忆犹新。
“明明可以退款,但平台却不同意,我们的损失要平台来赔。”消费者杨先生一到法庭就义愤填膺地讨说法。
而另一边在线旅游代理平台的工作人员也是一脸无奈:“我们和供应商的合同中约定了不可取消,这才拒绝了杨先生。”
法官的一句问话打破了僵局:“那平台有没有就杨先生的具体情况和供应商沟通呢?”实际的情况也正如法官所说的,经过沟通,酒店确认订单其实是可取消的。最终法院判决平台承担赔偿责任。
合上案卷,法官开始思考此类纠纷从源头化解的可能性,而关键点就落在了作为桥梁的网络代理平台身上。经过调研,审判庭将类案提炼成规则:在线旅游代理平台在提供网络预订服务时,依法负有及时协助消费者取消订单、申请退款等附随义务。否则,应由平台就其供应商的相关行为向消费者承担责任。
随着该规则的发布,各在线旅游代理平台根据该规则指引,修改了相关操作要求,目前同类案件的数量有了大幅下降。此案也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十大网络消费典型案例。
发布这样的规则指引,对这个仅有5年工作历程的年轻团队来说,不算孤例。从“网络排名应确保标准确定性和信息真实性”到“网络空间发布管理处罚决定等应当遵循必要审慎原则”……20个网络空间行为指引,以及多份面向电商企业的司法诊断报告,推动着各类平台不断完善交易规则,持续产生着引导“数字向善”、维护“数字正义”的积极效果。
商事审判庭(互联网案件审判庭)是长宁区法院最年轻的审判业务庭,法官平均年龄36岁,他们勇挑重担,该庭成立5年来受理商事、金融、涉互联网和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超过4.7万件。这个携着数字基因的年轻群体,发挥先发优势,持续铆足后劲,深耕互联网审判领域,在新的数字司法浪潮中,持续加载着他们的司法热情,为互联网审判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