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野景点”背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2023-10-15 10:25:3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志军
 

  对于“野景点”,游客在满足自身旅游趣味的同时,切勿忽视最基本的安全风险。治理“野景点”,既需线下发力,也要线上跟进。

  10月4日,上海一名4岁女童在海边游玩时走失,至今搜救仍在进行,令人忧心。

  事发之地,是一处野海滩。野海滩,是非经营性沙滩的俗称。近年来,在追求旅游的新鲜刺激和原生态的目的之下,野海滩成为一些游客的目标。不仅野海滩,未开放未开发的“野山”景观,也吸引了部分旅游者。殊不知,这些看似美丽而自然的海滩、山野等“野景点”,表象之下隐藏着诸多危险。

  比如,在野海滩,几乎与岸线垂直的离岸流以及涌动的暗流,都足以让强壮的游泳者失控溺水。再如,地形复杂的“野山”,往往没有基本的游览设施且存在通信信号盲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事故,连专业救援队也难以搜救。

  生命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对于“野景点”,游客在满足自身旅游趣味的同时,切勿忽视最基本的安全风险。近年来,不时发生在“野景点”的生命安全悲剧,就是令人痛心和遗憾的教训与警示。游客对“野景点”保持足够的敬畏,就是对自身生命安全的最大保障;游客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野景点”发布的公告、禁令和安全提示,就是对自身生命安全的最大负责。

  还需指出的是,由于“野景点”不同于正常的经营性场所,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方履行的是管理者的责任而非经营者的相关义务。因此,游客一旦在“野景点”发生事故,管理方若有在相关区域设置告示牌等合理告知的行为,就可能免除自身的赔偿责任。此外,进入“野景点”若破坏了公共设施,还存在法律风险。如,“野景点”如果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那么在此野泳还有可能会危害公众健康,甚或触犯传染病防治法。这对于喜欢“野景点”的游客而言,是一个法律警醒。

  “野景点”的治理,需要线下发力。属地管理部门和单位,可借鉴一些地方的有益探索实践,加强对游客日益浓厚的探秘兴趣的预判、完善预防性举措。对于一些人气较高、游客较多的“野景点”,属地管理部门不妨在通过旅游、法律、市场监管等有关方面的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考虑通过改造把其变为经营性的正规旅游景点进行开放,这也应是一种治理“野景点”的思路。

  与此同时,线上治理也要跟进。网络平台要负起主体责任。一些自媒体也推波助澜,渲染“野景点”的新鲜性和诱惑力,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推荐所谓“网红野景点”。更有甚者,或在正规海水浴场被封的情况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野海滩”攻略。对于这些自媒体视频,一定要加强内容审核与发布管理。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