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穆童)“法官,您放心,我以后一定按时支付抚养费,尽到做妈妈的责任!”被执行人钟某惭愧地说。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通过柔性执行成功执结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被执行人解开“心结”主动给付了拖欠的抚养费,既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唤回了缺失的亲情。
2020年11月,钟某与李先生协议离婚,双方约定8岁的儿子小帅跟随父亲李先生共同生活,母亲钟某每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但离婚后,钟某一直没有支付抚养费,李先生以儿子小帅的名义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由钟某支付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的抚养费12000元,自2021年12月起每月支付抚养费800元,至孩子年满18周岁时止。刚开始,钟某还能每月按时支付,但后来钟某便以种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李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钟某支付儿子10个月的抚养费8000元。
案件受理后,执行员潘雨对案件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虑到抚养费案件是涉民生案件,而且当事人之间是亲子关系,后续抚养费给付的周期还很长,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当下抚养费的执行问题,还会影响后续抚养费的给付问题,进而也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所以执行员决定采取柔性执行的方式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
执行员潘雨首先尝试通过电话联系被执行人钟某,但一直未能接通。同时,执行员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了钟某名下的财产情况,经查询,发现被执行人钟某名下有一套房产和小额银行存款,但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本次申请执行的抚养费。根据这些情况,执行员初步判断被执行人钟某具有一定的履行能力,关键还是要找到被执行人本人。于是执行员调整了执行方案,集中精力寻找被执行人。在多番走访、打听后,执行员终于见到了被执行人钟某。沟通中,钟某解释自己已经再婚,目前在家照顾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所以才没有接到法院的电话;自己现在全职在家,没有收入,并非故意拖欠小帅的抚养费。
听完被执行人的解释后,执行员首先从亲情的角度耐心细致地劝说被执行人,希望她从有助于小帅健康成长的角度多考虑问题,不要因为重组家庭而忽视对小帅的关爱。其次,执行员还从法律角度向被执行人进行了释法说理,告知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是无法推卸的;同时,还提醒她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也是诚信守法的重要表现,拒不履行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亲情的感化和法律的威慑下,钟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将按照调解协议支付抚养费,也会努力尽到母亲的责任,有时间会多关心关爱儿子,弥补儿子缺失的母爱。考虑到钟某的实际情况,在执行员与小帅的父亲李先生沟通后,李先生同意给钟某一些时间筹钱。
一周后,钟某主动给付了拖欠的抚养费8000元,并保证以后一定会按时支付抚养费。至此,该案圆满执结。
“执行不仅需要‘力度’,有时还需要‘温度’,特别是在家事案件的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案结’,更需要打开当事人的‘心结’,这样才能让群众顺心、放心、舒心,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执行局负责人任留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