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下,嘉陵江畔,和美城乡。
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张关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这张蓝图以诉源治理为核心,通盘谋划,创新破题。
诉源治理是法院的“考卷”,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执笔答卷。
破题:党委主抓筑基层地基
始建于宋真宗时期的磁器口古镇,距今为止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是重庆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2023年五一假期,赴磁器口旅游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4万余人次,位居全市景区第一。
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段,坐落着一座和顺茶馆,大榕树下,院坝里,茶壶里茶叶翻转,沙坪坝区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周敏和磁器口司法所的调解员唐娅玲正在化解一起侵权纠纷。
李某在磁器口骑车游玩时将未成年人小明撞伤致骨折,李某与小明的父母就赔偿费用协商未果,遂向磁器口街道司法所申请调解,磁器口街道对口法官周敏受邀参与调解。责任如何划分、赔偿金额如何确定……周敏运用法律帮助化解种种争议,促双方握手言和。
“这样的纠纷,换作以前,搞不好要闹到法院。”磁器口司法所所长赵丽告诉记者:“游客本是短暂停留又人生地不熟,碰上纠纷,本就窝了一肚子火,走诉讼程序费时费力又费神,小纷争可能引发大矛盾。”
这不单单是磁器口面临的问题,基层调解组织缺少“主心骨”,总是走过去被动救火的老路子,导致大量矛盾纠纷往上移交,法院作为矛盾处理终端承受着巨大压力。
“诉源治理,不是法院的‘独角戏’,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唱’。”沙坪坝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鲜亚勇说,“必须持续推动诉调对接工作从法院主推上升为党委主抓的‘同心圆’,形成工作‘一盘棋’,切实提升定分止争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应,把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
沙坪坝区委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区委书记唐小平明确要求把诉源治理工作纳入推进高效能社会治理工作全局中谋划推动。很快,区委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诉源治理工作的通知》,区委政法委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总体安排,各镇街把诉源治理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统筹谋划,党委统一领导、信息技术赋能、法官培训指导、部门协调联动、基层组织负责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初见雏形。
“主心骨”搭建好了,还需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
为此,在党委领导、法院助推下,和顺茶馆、和美大院、西部科学城劳动争议诉源治理示范工作站等调解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这些集信访调处、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为一体的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般延伸到基层的角落,打通了基层治理和城市管理关节,筑牢了基层化解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微循环”活起来了!
点睛:科技赋能越转型关卡
如何充分挖掘数据在诉源治理工作中的作用,沙坪坝区法院积极探路。
“案件审判管理数据除了衡量法官审判质效,还可以反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审判管理数据太过滞后,从立案数据入手更实时。”
“大数据可以实时查看各镇街涉诉案件,细化指标考核反向压实镇街主体责任。”
“借助大数据还可以对常见案件类型的产生原因、发生过程及演变特点进行计算分析,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潜在的社会矛盾纠纷。”
……
一路梳理下来,老数据迸发了新力量,传统职能“变”了,在跨越转型关卡的过程中,法院融合了强审判、融治理、抓前端、治未病,蹚出一条集数据驱动、数据融合、数据共享、数据预判于一体的诉源治理智能化新路径。
又是一次深层次的重构。
一方面,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协调下,沙坪坝区法院联合区公安局、各镇街,每月更新完善各镇街各社区所辖地域数据,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通过匹配自然人户籍地、法人住所地等信息节点,对民事案件进行“属地识别”,建成全区22个镇街民事案件大数据库。
大数据库建成后,法院导入立案数据,即可对各镇街涉诉案件进行自动识别、自动分类、自动汇总、自动排名,每月初通报各镇街民事案件的数量及排名情况,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既能从区域、类型、涉及人数、调解结果等不同维度,对信息关联分析,挖掘隐蔽的案件线索,及时助推行政机关有效开展监管;又能准确研判矛盾纠纷规律和态势,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强化综合治理,从源头减少案件发生……
2023年1月,一起因两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关于同户拆迁安置成员间份额转让税费差距较大而引发纠纷的案件,通过数据关联分析后,被预警为极可能引起涉众纠纷。沙坪坝区法院即刻提前介入,了解到纠纷源于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遂向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统一制定安置房办证政策,加强对产权登记人员的业务培训。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收到司法建议后高度重视,回函表示将细化和明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文件中拆迁安置房转移登记的操作规范……于是,这起极易引发涉众纠纷的个案在源头上得到了化解。
2023年,通过大数据平台定期研判,沙坪坝区法院向区政协、区人社局、区住建委等单位发送司法建议4篇,促进相关行业部门完善管理、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增量。
“从‘办一案’到‘治一片’,科技赋能为精准化智治奠定了数据基础,切实提高了‘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实效水平。”沙坪坝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黄灿说,“诉源治理从依靠经验决策向依靠大数据决策转变,法庭的收案量少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融入深入了。”
落笔:一砖一瓦建法治大厦
抓好诉源治理工作,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持续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真正要实现在诉讼源头推进基层善治,止纠纷于前端,需要把大量工作做到前面。
为此,沙坪坝区法院经常将“车载便民法庭”开进社区、开进企业,打通法治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法官带着“大数据”下街镇、到园区,大量劳动争议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从源头化解……
基础性工作要扎实,难点也要打通。沙坪坝区法院还总结出“个案示范带动批量案件解决”“群体性纠纷绿色通道”等“调解良方”,成功调解多起群体性纠纷。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蓝图逐渐显现。
2022年以来,沙坪坝区法院依托和顺茶馆等调解组织示范调解1000余件纠纷,开展巡回审案20余次,建成2个“无诉社区”,新收家事、物业、邻里纠纷类传统民事案件5273件,同比下降34.54%;新收产品责任纠纷案件734件,同比下降61.73%。
在沙坪坝区诉源治理的沃土上,呈现着一派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新气象,也书写着这份考卷的最终答案——以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
落笔,点画定格,承前启后,新的蓝图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