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睢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员额法官 付艳
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法院执行的目标,但很多案件都是情、理、法的交融,因此要将善意执行的理念贯穿执行全过程。近日执行的一起案件让我感触颇深。
3月21日下午5时许,我在办公室中见到了一起服务合同纠纷的被执行人任某,他手足无措地坐在沙发上,虽然只有30多岁,但在他身上看不到年轻人的活力。说到任某欠闫某的4957元住宿费,任某只是强调没钱还不了,再无多言。
经过沟通,任某终于将父母的电话告诉我们。我赶忙拨通,在表明身份之后,任某父母的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俺都两年没见过他了,你们这些骗子净骗人。”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
电话这头的我不知所措,我看向任某,他闪躲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随后我和任某唠起了家常,交谈过程中,我这才了解到事情的缘由。
两年前,任某被公司派遣至睢县,但对工作并不上心、屡屡出错,最终被公司辞退。失去工作后,任某的妻子也提出离婚,两个孩子由任某抚养,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一系列的打击,并没有激发任某奋发向上的斗志,反而令他一蹶不振,跟家人断绝联系。起初来睢县工作的时候,任某住在闫某经营的酒店里,一来二去两人熟络之后,闫某同意任某在最后退房时再付账。任某被公司辞退后并没有找新的工作,而是混迹网吧靠打游戏度日,欠闫某的费用也就没有着落了,这两年更是断了和家里的联系,对父母和孩子不管不问。
听到这,我就理解为何任某父母把我当骗子了。申请执行人闫某见状连连摇头:“付法官,任某现在这个样子,他家里人也不管他,我看这钱也只能打水漂了。”
一边是拿到胜诉判决的闫某,一边是不求上进的任某。如果该案就此作罢,闫某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生效的判决成了一纸空文,任某仍然浑浑噩噩生活,不与家里来往。想到这,我决定再努力努力。
我再次尝试联系任某家人,为了打消任某父母的顾虑,我加了任某父母的微信,拍摄法院办公室及院内警车的视频发给他们,并让任某和家人视频通话,任某父母这才相信。看到儿子现在的状况,老两口又气又急,两年未见儿子的心酸苦楚一下子涌上来,老两口抹了一把眼泪,答应现在就从家赶过来替儿子偿还欠款,并把儿子带回家。
当天晚上10点多,任某母亲和亲戚风尘仆仆赶到法院,见到儿子后抱头痛哭,诉说着这两年的相思之情,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时隔两年见到年迈的母亲,任某再也绷不住了。
情绪稳定后,任某的母亲拿出执行款:“谢谢你,要不是你给打电话,俺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再见到儿子。”说着抹起眼泪。
临走前,我忍不住嘱咐了任某几句:“回家后找个工作,好好孝顺父母,抚养孩子,别再让老两口替你操心了。”
看着任某搀扶着年迈的母亲走出法院,我抬头看向夜空,感觉今晚的星星比以往都要明亮。
(付艳/口述 袁玉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