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帮助社会各界深入学习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有关方面组织编写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权威辅导读本,该书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论断,精心挑选了100多个关键问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应,真正做到了一语中的、切中要害。
细细研读这100多个问题,能更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关于理论创新的“六个必须坚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进一步指出,这“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是在实践中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因此,各级人民法院应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实践要求。应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将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和更高司法需求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动摇,不断推进司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应始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推动法院工作发展的突破口。应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自觉地将人民法院的整体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谋划部署。 坚持胸怀天下,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法院工作主动放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场景去谋划,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人民法院的生动实践。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则进一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明确的本质要求。对此,人民法院必须找准司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坐标,在意识形态、惩治犯罪、化解矛盾、改革攻坚、自身建设等方面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推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纠纷预防和诉源治理,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迈向更高水平。必须在司法裁判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通过深化司法公开、强化裁判文书说理、发布典型案例、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依法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
关于公正司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进一步指出,公正司法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为此,各级人民法院应严格履行宪法法律职责,将公正司法融入司法实践各方面,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应以更强力度深化司法改革,推动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推进法治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应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持续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加快完善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模式,推动科技与司法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应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以公开促公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以监督促规范。
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进一步诠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其目标任务,也是其重要保障。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因此,各级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全面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法治获得感。必须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持续推动智慧服务升级,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司法信息服务,方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公平正义,努力让司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