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通报“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成果
2022-12-30 15:49:5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高明正
 

  “我原来预估的诉讼成本是500余元左右,没想到打个官司才10块钱,刚好赶上了小额诉讼程序新规,感觉真不错”“本以为很麻烦得跑好几个窗口,这么快就办好,一窗通办很方便”……群众的呼声就是哨声。一年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筹全市“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12月30日上午,北京高院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北京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情况。

  北京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旭辉表示,北京高院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痛点热点,一体化统筹,清单化管理督导,有序有效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全市法院开门纳谏、广听箴言,截至11月底,共召开各类座谈会74场,发放调查问卷 37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千余条,确保工作举措与群众需求、基层需求、社会需求紧密贴合。坚持党建引领,以学习教育筑牢根基,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提升服务群众本领。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群众感知度。运用“京法网事”“北京法官”公众号等自有媒体,广泛宣传全市法院亮点做法600余次;以党的二十大代表宋鱼水为主角,融入北京法院8位重大典型事迹,录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们的答案》短视频,通过地铁、公交、公众号、抖音平台等推送,投放首日播放量达3万余次,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以司法正能量和鲜明的价值观激励干警、感召社会。

  李旭辉介绍,北京法院知责于心、履责于行,立足审判职能,不断创新完善司法便民利民举措,诉讼服务更加高效便捷。降低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至每件10元,调解方式结案或申请撤诉的收费标准降为0元,降低人民群众诉讼成本。自2022年9月1日施行新规以来,全市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受理案件22155件,累计为群众减少诉讼费834万元。立足“一站式服务”工作目标,推出“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智慧精准的诉讼服务。如丰台法院率先推出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9464人次,为群众办理三项以上事务376人次,平均办理时长9.5分钟,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针对鉴定周期长、机构退案率高、当事人往返跑等问题,发布推广委托鉴定“工具书”。

  一年以来,北京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案件共计17288件,法院审查周期从31.5天缩短至12.8天,委托成功率同比提高了20余个百分点,鉴定人审查受理时间由6.5天缩短至2.6天,一次性审查通过比例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针对“被执行人名下车辆难查找”“被查封车辆难以实际扣押”等问题,探索建立路侧停车信息查询系统,今年以来,累计查询车辆停车信息4392次,成功扣押车辆20辆,推动50余起案件成功执结或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开展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和其他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行动,加大执行力度,重点解决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近5个月的时间,执结了9635件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到位近2亿元。

  北京法院还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治理、落实普法责任。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双百分百”参与诉源治理机制,全市法院410个党支部与近两千个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共建,开展活动1200余次,超过2200名党员法官深入基层参与诉源治理,了解群众需求,提供法律服务。签署“总对总”诉源治理工作意见11份,入驻调解组织401家。

  持续优化诉源治理12368“一号响应”专线服务功能,联合多部门推进12345与12368“双号联通”,今年以来,12368诉讼服务热线响应全市16个区341个街乡镇的各类诉源治理需求1904个,满意度达100%。构建线上线下多维普法体系,将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为重要抓手,线上打造“京小槌”普法IP矩阵,“京小槌普法课堂”微动漫走进首都公交地铁、城市商圈、商务楼宇,受众人次过亿,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开通“京小槌普法”专栏,发稿620篇,阅读量2100万;线下依托“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小组接单、党员办单”工作模式,深入社区、村居,开展“讲解式巡回审判”“京法巡回讲堂”等普法活动千余场,用司法案例旗帜鲜明地宣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责任编辑:黄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