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优劣直接关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从“大厅办”到“掌上办”,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从“多个门办一件事”到“一窗通办”……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在优化政府服务上拓展内涵、创新方式,为民营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不过,受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当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持续低于整体投资增速,前10个月仅增长1.6%。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开始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比如生产经营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削减空间有所缩小。而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市场主体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如何满足市场主体对更敏捷、更通畅、更便利、更公平社会服务的需求?
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体现出法治、公平、高效的导向。法治方面,报告强调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这将进一步坚定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的信心;公平方面,报告提出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这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性生态;高效方面,报告提出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这将继续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提高民营经济的运行效率。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只有营造包容、善意的环境,才能让民营经济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接下来,需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在为民服务上做“加法”,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不断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减税降费等纾困帮扶政策,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体制更顺、机制更活、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聚焦优势、做精主业增添动力。
政府“搭把手”,也需要企业“努把力”。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民营企业虽然出现暂时经营困难,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努力自救。比如,不少民营企业认识到,创新是化危为机的“金钥匙”,并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据了解,我国已有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它们面对疫情展现出了良好的“免疫力”,成为民营经济潜力迸发的生动写照。有理由相信,未来政企携手,共同拼搏,民营经济能登上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