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巡回审判包,带着法徽,爬过南山、雷山、大茗山,走过田坎,来到景区、村组、企业、学校、田野……近年来,湖北省大冶市一支特别的“长征队伍”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走过了近100公里的山路,足迹踏遍56个行政村(居),让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挎包法庭”架构便民线路图
大冶辖10个乡镇、4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国有农场,全市共有494个行政村(居)。
“开启新时代‘长征路’,向494个行政村(居)挺进!”。大冶市人民法院以点带面,架构起“挎包法庭”便民服务“线路图”,号召全院干警“到农村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张彩色的大冶市全景版图上,一面面红色三角旗逐渐向全市社区、村辐射、延伸……
6月30日,“挎包法庭”第56面红旗插在了保安镇农科村胜水湾,大治法院保安镇人民法庭负责人曹中文公开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全国人大代表、大冶市保安镇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和当地老干部、乡贤等全程参与,庭审结束后,与干警一同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
大冶法院坚持关口前移,建立以巡回审判点为重要支点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巡回审判推动法官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组成诉调对接调解员队伍,凝聚起强大调解合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
截至目前,全市14个诉调对接工作室已向56个行政村(居)辐射,相应成立56个巡回审判点,覆盖率已近10%以上的行政村(居),3年内覆盖率有望达到50%以上。
巡回审判走进寻常百姓家
“感谢你们的高效审理,解了我们燃眉之急!”70多岁的黄大爷来到巡回审判点向驻点法官和“银发先锋”党支部再次表达谢意。
5月16日,速裁团队员额法官马璐、“银发先锋”党支部书记袁致能一行来到一品人家小区巡回审理16起物业纠纷案件,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调查,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现场化解矛盾7件,促成9件案件当事人达成初步调解意向,物业公司整改安全隐患20余处。
大冶法院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堵点、难点、痛点,通过家门口审判、调解、宣传、咨询、法治帮扶等方式,让法院庭审“走进寻常百姓家”。
殷祖人民法庭辖殷祖镇和刘仁八镇,辖区东西相距40多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偏远的村子距法庭单程就有七八十里,法官进村办案除坐车外,有的还要走数小时山路。
日前,被告黄某因交通事故受伤,行动不便。殷祖法庭庭长胡国艳和书记员郝本舟一行,翻山越岭抄近路赶往黄某所在村,装有法槌、台签、录音笔、笔记本电脑等的多功能挎包,将他们的肩膀勒出了深深的红印。
多功能挎包是大冶法院巡回审判干警的标配。“挎包法庭”干警几乎踏遍了全市每一个山区,练就了一双“铁脚板”。
“通村法官”延伸服务微触角
挂起国徽、布置法庭、打开庭审设备,原、被告双方就座,一个简单而又规范的审判庭就在社区、村中搭建起来。
大箕铺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频发,大箕铺人民法庭负责人朱光华邀请特邀调解员全程参与,在大箕铺镇石家堍村16组龙塘自然村山脊上,巡回审理了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促成原、被告消除积怨,达成和解,原告当庭撤诉。
从产业到行业,从社区到村组,从网格到楼栋,从线下到线上,像这样的特邀调解员,大冶还有200多位,他们大部分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贤、退休干部、教师,还有综治办、社区村两委干部。他们随同“挎包法庭”,参与巡回调解,是“通村法官”的左膀右臂。
“通村法官”除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外,还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大力推进“三农”问题解决。
与此同时,“通村法官”深入社区、村组、网格、楼栋,了解社情民意,发放移动微法院二维码,引导当事人扫码注册,参与在线平台调解,进一步提高乡村司法服务覆盖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化的法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