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回访未成年当事人,小男孩拿出亲手捏的“奥特曼”送给法官。
“这是我自己用橡皮泥捏的,是我最喜欢的‘奥特曼’,我想送给你们,谢谢你们。”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温暖工作室”的法官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还有一张字迹稚嫩的纸条,上面写着:“长大以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
自2003年建院以来,南浔区法院不断创新探索涉未成年人审判模式,通过组建“温暖工作室”,将“温暖司法”贯穿涉未案件全过程,用心、用情、用爱温暖孩子内心,点亮孩子的人生。
“法官妈妈就是奥特曼”
法官妈妈们特别喜欢这份礼物:“心中有梦,眼里才有光,我们给予更多的爱和温暖,孩子才会长成美好的模样。”工作室照片墙上法官和孩子们的一张张合影照片,孩子的笑容传递着少年审判法官的温暖。
送“奥特曼”的是浩浩。浩浩从小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改嫁,从此未尽抚养义务。
这两年,已年近80岁的爷爷奶奶渐渐感到力不从心。2019年,奶奶因病住院,抚养浩浩的重担再加上生病欠下的外债,这一家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2021年3月,浩浩起诉母亲要求其支付抚养费。经法官多次调解,双方解开心结,达成和解协议。
此后,法官多次回访,关心浩浩的学习和生活。闲谈间得知,浩浩母亲因自身经济困难,常拖欠抚养费。
“我老了,浩浩还需要他妈妈的照顾,不能把关系弄僵啊!”因为希望浩浩与母亲间保持亲子关系,奶奶一直不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了守护孩子的成长今年4月1日,三级法院联合救助,给浩浩申请了8万元司法救助金。同时,法院也对浩浩妈妈进行教育疏导,希望她能主动关心浩浩,承担起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在法官回访时,浩浩曾发问:“你相信世界上有‘奥特曼’吗?”
还不等法官回答,浩浩坚定地说:“我相信!法官妈妈就是‘奥特曼’,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们一样!”
为了孩子的成长
定期回访、跟踪救助,是南浔区法院在少年审判之外的持续关心爱护。浩浩的一句“我相信”,是法官收到的最朴素却最宝贵的回馈。
对法官而言,案件的背后代表着诸多争议和纠纷,法官每作出一个判断都关乎着一个人、一家人、甚至一群人的命运。法官们希望自己是真正的“奥特曼”,让孩子的健康成长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今年“六一”前夕,南浔区法院在判决一起男方“失踪”、女方起诉离婚的案件时,将婚生双胞胎的抚养权全部判给女方,后又指导女方和婆婆签下了一份监护协议,把其中一个孩子的部分监护权委托给孩子的奶奶。
在这起离婚案件的起诉状中,女方莉莉要求,两个孩子由男方和女方各抚养一名,各自负担抚养费。而本案的被告小枫此时已离家出走两年多。
“虽是离婚案件,但涉及两个孩子的抚养问题,要慎之又慎。”因涉及未成年人切身权益,法官江焘在案件中标注“涉未”标签,导入该院主导建设的“南浔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数字化平台”,同时借助平台智能识别功能,与“温暖工作室”集中办理涉未民事案件的法官及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该案。
立案一周后,法官通过平台与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线上协同,案情很快被厘清。原来在2015年,莉莉和小枫结婚后几经艰辛,生下试管双胞胎。但因早产,孩子在保温箱一待就是四个月。大宝因出生时呼吸困难,曾两次病危,光医药费就花了50多万元,至今仍需长期康复训练。
面对沉重的照护和医疗费用,孩子的父亲选择了逃避。“孩子在杭州时,他一次没去过,每次都说工作忙。”莉莉说,原本医疗报销的30万元可以给大宝用作康复训练,但被丈夫用于网络打赏和赌博,挥霍一空。
2019年10月,小枫一走了之,至今未出现。莉莉只能把两个孩子分别放在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家,自己出去赚钱。她说:“其实,吃了那么多苦才生下的他们,我是想两个孩子都要的,但我没办法啊。”
这个离婚案子下判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两个小孩的成长能有更好的保障。
在多次奔走、多方沟通后,法官建议莉莉,可以将大宝的部分监护职责暂时委托给孩子奶奶行使,而孩子的奶奶也愿意继续照顾一直以来由她带着的大宝。
“谢谢法官,压在心口的石头终于能落地了。”在法院判决准许莉莉与小枫离婚后,获得两名孩子抚养权的莉莉在村委会见证下,和孩子奶奶签订了一份《三方监护协议》,将大宝的部分监护职权委托给奶奶,莉莉每月负担抚养费。
温暖的怀抱
当南浔区法院“温暖工作室”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的法官沙鋆第一次见到童童时,看着他那双清澈但空洞的双眼,不由心疼。
童童的父母于2021年初协议离婚,孩子归女方,男方不负担任何抚养费用。但离婚3个月后,母亲以童童的名义起诉要求父亲承担抚养费。
立案后,法官拨通了童童爸爸的电话,对方一听是法院的便说,“协议三个月前刚签完,转头问我要抚养费,我不接受调解,你们法院直接判决好了。”说完挂掉了电话。
“但凡有办法,我都不愿意找他!”童童妈妈抽泣着告诉法官,离婚后孩子生了一场大病,医院的诊断书上“孤独症”三个字让她几度崩溃。为了照顾孩子,她辞去工作全天24小时陪护孩子。“孩子不知道危险和恐惧,他对疼痛的感觉很迟钝……”言语间,母亲流露出来的无助与无力深深牵动着法官的心。
“涉未成年人的家事案件,只有全力解开双方的心结、化解双方的矛盾,才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沙鋆在案件办理过程引入心理疏导,她邀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医生一同来到童童爸爸所在村。在连续打了5个电话,敲了10分钟门之后,对方终于开了门。原来他也有苦衷:因为疫情很久没有开工,离婚后也见不到孩子,最近收到孩子的消息竟是法院的传票,童童爸的内心也很憋屈。
“你想不想见见孩子?”“我当然想……”法官一句询问让一直拒绝沟通的童爸态度软化。
2021年8月23日,童童走进“温暖工作室”,立刻挣脱了妈妈的手扑到了爸爸怀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这个温暖的怀抱所动容。最后,双方心平气和地谈妥抚养费问题,并约定童童爸爸每个月带孩子出去玩两次。
(文中当事人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