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大大提升;群众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勤俭节约风尚蔚然兴起……记者日前从云南省保山市政法部门了解到,该市把传统习俗、民族特色与国家法律、时代要求相融合,部署全市843个村、111个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用“小村规”撬动“大治理”。
据了解,保山位于中缅边境,有世居民族13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村规民约是最接地气、最有针对性的基层自治规则。针对一些村寨大操大办、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陋习,保山市明确“反对薄养厚葬,不得舞龙舞狮请乐队”,抵制索取“天价彩礼”等,让勤俭节约成为共同习惯。“我们还约定不请神弄鬼,不搞封建迷信,不参加邪教组织,不沾染‘黄赌毒’,不参与传销活动,让歪风邪气、违法犯罪没有滋生土壤。”保山市政法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还提倡邻里守望,约定“你有困难我来帮、邻里友爱一家亲”,邻居外出走亲访友、务工经商,应帮助照看,让互帮互助成为生活常态。
针对民族杂居、风俗不同、发展滞后等实际,保山市约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 “手牵手维护民族团结,心连心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全市26个村寨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针对部分村寨“赌酒排酒”“早婚早育”等老问题,约定“少喝酒、爱自已,发家致富还靠你”,昌宁县长山苗族村约定“不早婚、不早恋,婚育新风要牢记”,近三年没有发生未达法定婚龄私下成婚的问题。着眼共同富裕,隆阳区傈僳族移民安置点黎新小区约定“自力更生靠自己,全家老小看好你”等内容,教育引导部分村民戒除好吃懒做、追求勤劳致富,激发共同发展内生动力。
针对疫情外防输入压力巨大、跨境违法犯罪突出等问题,保山市制定了“守国门、护边寨、拥军警,军民齐心稳边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守护好边疆、建设好家乡”等条款,约定“男人守边境、妇女守网格”,让“为国守门、为国把关”成为沿边各族群众的共同信念,扎牢守边护边稳边人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