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科技+实干 执行跑出“加速度”
2022-06-20 08:56:4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李洁 陈泳滨 崔琳琳
 

  执行周期冗长、执行标的到位率低、相关部门配合度不足……这些都曾是法院执行工作长期面对的“梗阻”问题。为实现执行效率和执行效果的“双提升”,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科技“搭台”,用实干“探路”,推动执行工作跑出“加速度”。

  安装“智慧大脑”

  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

温岭法院执行干警在网络查控平台发起财产冻结。

  “被执行人账户新入账十多万元,快点发起冻结!”看到反馈内容,坐在电脑前的查控专员小陈很是激动。相比过去每天都要外出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如今小陈的工作轻松了不少,通过网络就能查控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我下班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无遗漏新立案件没查询的,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则是看看昨天的网络冻结有无反馈。看到被执行人账户上的钱足额冻结,一天心情都美美的!”小陈笑着说。

  这是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积极对执行流程进行解构、压缩、重组,利用“智慧大脑”扎实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所带来的全新改变。

  “以前,执行办案人人都是全能型选手。”温岭法院院长汪勇钢介绍,温岭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矛盾纠纷频发,执行案件年均收案量在9000余件。然而,在这个信息技术催生“生产力”的时代,单兵作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改革迫在眉睫。

  安装“智慧大脑”后,温岭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设立10个工作小组(2个简案组、3个繁案组、4个终本管理组和1个综合查控组),实行“分田到人”的模块化管理,中心“大脑”与实施“躯干”相协调,改变了“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促使项项有人管,事事有落实。比如有人专门负责案件流程管理,关注流程节点管控,及时进行审限反馈、流程规范提醒,提升案件办理的规范性;有人作为案件质检员,严格对照质检标准,对报结案件进行全面质检,对终本案件是否存在有财产未处置、案款是否支付完毕、是否符合终本条件等进行重点检验。

  同时,执行指挥中心还设置了“369”工作模式,以强化中心与事务管理对接。“369”即设置3个子中心,紧扣6大执行环节,以事项集约化管理实现9大科学目标,以“大脑”统筹优化团队配置,有效释放执行效能。

  今年以来,温岭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后,实现简案速执快接,繁案聚力攻坚,旧案专人跟进,一季度首执案件执结率为71.89%。简案团队2名干警便能办结2000余件,占比首执案件近25%。

  “目前我们通过建设并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整合全院执行资源,统一指挥调度,已实现执行事务工作办理集约化、智能化,工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汪勇钢说。

  实现“数据跑步”

  执行“一件事”持续推进

4月8日,台州法院人身保险产品财产利益执行一件事改革现场会在温岭召开。

  执行具有理财性质的人身保险产品一般需要执行干警到保险公司临柜办理,如果不去临柜办理,则要将保险执行文书送至辖区内的保险公司,再由其邮寄到上级公司,有些甚至需要再转递至省公司,等上级公司办结后寄回。整个过程等待时间长、流程繁琐,即便以最快速度办结,也需要一周的时间。

  据统计,温岭法院2020年办理的各类保险查控业务量非常大,亟须运用数字化平台提高效率。2021年8月,温岭法院与平安人寿台州中心支公司等签订了会议纪要,在全省率先实现保险查控平台化。

  保险查控平台以浙政钉平台为依托,由法院、保险公司设置专员对接,查控相关文书、证件等,并由双方专员传送接收,一般在2个工作日就能办结业务。随后,保险公司专员会在司法协助执行结果反馈表上签字确认,并通过浙政钉平台传回给法院专员。

  在此基础上,保险查控处置“一件事”改革应运而生。温岭法院绘制保单数据集成、控制集成、人工智能查控算法辅助三个场景,细化拆解关联投保人、受益人与被执行人信息,流转扣划任务、进行节点时限设置,并根据保单查询结果分析财产申报等17项任务,构建多个相关又相互独立的指标,形成统一整体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该应用场景以浙江法院办案办公平台为基础,增加了保险数据模块,并接入台州市银保监会保单查询系统、各保险公司保单处置系统等数据端口,注重提取归类共性、高频信息,比对确定关联执行系统数据,对锁定保险保单、拒执打击等应用场景提高数据支持。

  “现在平均扣划时间减少至一天以内,还全程留痕。”执行干警对这样的高效改革感到兴奋。

  今年以来,温岭法院已在线发起查询1571人次,在线冻结395人次,在线扣划231人次600余万元,在线解除冻结30人次,平均办理时间由5天缩短至30分钟,节约车辆、补贴等成本40余万元,节约临柜办理3万余人次。

  日前,温岭法院还将住房公积金、股权等在内的25家协助单位、36项高频协助事项纳入执行“一件事”平台,累计在线发起协助事项14000余件次。

  “不单是保险,执行工作数字化之后,极大地提升了查控的效率,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腿’。”温岭法院执行局局长朱伟对执行“一件事”改革信心满满。

  创新“智管模式”

  “海上智慧执行”亮相渔区

温岭法院石陈法庭开展“海上智慧执行”集中行动。

  温岭市石塘镇拥有国家级中心渔港,有很多被执行人从事渔业捕捞、远洋运输工作。海上找人难度远超陆地,如何跨部门协作,推进海上执行融入数字化,是摆在温岭法院面前的一个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执行到位率,切实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2021年以来,温岭法院联合市公安局、渔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等单位,探索打造“海上智慧执行”机制。

  该机制以卫星定位技术和燃油补贴数据库为依托,利用实时更新的船员、船舶登记数据库精准定位船只及人员,实时获取被执行人所在船籍港、航道及入港时间等信息,实现提早布控、实时传唤被执行人。

  温岭法院还联合市海事局等部门,对入港的目标渔船依法扣押,同时通过跨部门一键通查、扣划燃油补贴并同步短信告知被执行人的方式,双管齐下切实提升渔区执行质效。

  “真是感谢你们,渔民们常年都在海上,要找到他们非常难。现在好了,那些在海上的‘老赖’想赖也赖不掉了……”日前,包某激动地握着执行干警的手连声感谢。

  曾某从事渔业作业,两年前因经营所需向庄某、包某借款共30万元,后经营不善,未在约定的时间内偿还借款。庄某和包某催讨未果,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曾某告上法庭。但直到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曾某都一直没有现身。

  在“海上智慧执行”机制的帮助下,执行干警通过船舶、船员数据库的对比分析,锁定了曾某所在船舶的GPS定位。2021年11月5日,在该船进入台州市椒江港口后,法院联合海事、港航渔业等部门,及时限制了曾某出港。之后,曾某如实申报了他的收入,承诺分期还款,最终与庄某、包某达成和解协议。

  “法官,我交钱了!”20天后,曾某打电话告诉法官,他已经按期支付了首笔3万元的执行款。

  2021年以来,仅石陈人民法庭就执结涉渔案件544件,执行到位金额1641万余元,同期自动履行率上升8.3个百分点,专班开展联合执行9次,查询渔船1443艘,传唤被执行人264人次,发送短信1647条,发起扣划13次,扣划燃油补贴137万余元。

  打造“便捷驿站”

  “共享法庭”助力执行

村民在共享法庭观看拒执罪庭审直播。

  “共享法庭”是浙江法院推出的又一个重大改革创新,以“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为标准配置,集成浙江解纷码、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模块,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功能。

  依托“共享法庭”的建设推广,温岭法院将执行查控的触角延伸至街镇、村社等社会治理末端,打造基层执行查控网,解决了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文书送达等难点痛点,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过去,每到年底,执行干警都需要奔赴辖区各村社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可能分得的股份分红款;如今,随着“共享法庭”在辖区村社的建成和普及,股份分红款的“查冻扣”被插上了“云翅膀”,执行干警坐在办公室里,通过“共享法庭”就能线上送达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查明被执行人的股份发放时间和金额,款项也能被及时扣划到位,整个过程高效便捷。

  “‘共享法庭’加强了法院执行局与村社的双向互动,我们通过‘共享法庭’,就能发起文书送达、协助调查、冻结扣划等相关请求。”温岭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郭群瑶介绍。

  当前,温岭法院已初步形成执行干警“定人定岗”联络机制,与联系村社逐一对接、分析辖区内未履行完毕案件数量、当事人信息及具体金额等情况,依托“共享法庭”定向进行执前催告;积极构建与村社“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联络员的正向联系,实地摸排被执行人家庭情况、履行能力,与被执行人深入沟通,协同推进执行和解。

  “我们村已经有五六个人主动联系履行义务了。”石塘镇东兴村党支部书记郭定喜为“共享法庭”点赞。

  对于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温岭法院通过庭务主任、联络员对其送达预罚款、预拘留告知书,并组织其观看拒执罪等庭审直播,为其播放执行宣传短视频,充分发挥“共享法庭”普法宣传教育特点,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目前,温岭法院共建成“共享法庭”651家,实现了镇街、村社全覆盖。仅今年一季度,就通过“共享法庭”曝光被执行人273人次,公布精品案例5件,协助送达900余次,促成和解182件。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共享法庭’建设,拓展‘共享法庭’应用场景,借助‘共享法庭’打造基层执行查控网,同时加强审执衔接和审执联动,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和效果。”温岭法院副院长金新福说。

责任编辑:常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