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有方向,脚下有力量。山东法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力共绘产业强、环境优、生活美的“齐鲁画卷”——
壮美山东,海晏河清天地宽
2022-06-09 08:42:0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贺 闫继勇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甲天

  2020年11月,青岛海事法院对“狮子”轮上21名外籍船员积极展开人道主义援助,在疫情防控的同时采取合理可行措施将外籍船员安全、高效遣返,充分保障了船员的合法权益。范峻恺 摄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三次亲临视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勉励“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示,赋予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光荣使命,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山东法院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2018年以来年均结案194.8万件。扎实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全节点、全流程、实时在线的“24小时在线法院”,实现了办案模式重塑、流程再造,为中国司法贡献了“山东智慧”。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具体举措,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裁判指引。不断完善海事审判体系,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家首次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开展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8046.6亿元,有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成为全国收案数量降幅最大的省份,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从老区沂蒙到黄河两岸,从鲁西平原到黄渤海之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来到山东考察调研。殷殷嘱托如春风送暖,激发争先之志;似春雨润物,鼓舞奋进之心。

  古老的齐鲁大地,如何焕发时代新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山东,触摸发展脉搏,感受法治力量,答案将一一呈现。

  【情景回放】

  (2013年11月·济南)

  习近平来到山东省农科院,视察智能化温室和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了解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情况。习近平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摘自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司法作为】

  早上6点左右,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的蔬菜市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交易。

  第一茬顶花带刺、青翠欲滴的黄瓜,不一会儿工夫就被客商打包装车并发往全国各地。

  清新瓜香扑鼻而来,这背后,不仅有良田支撑,升级换代的良种更是功不可没。

  2020年,寿光有71个蔬菜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超过之前历年来的总和。从“菜篮子”到“种子库”,“种业翻身仗”背后,潜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2018年8月,原告寿光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发现被告汤某售卖的“博盛99”黄瓜种子与自己的“德瑞特79”黄瓜种子极为相似,检测公司进行DNA谱带数据比对后判定为疑同品种。

  “DNA技术虽然效率高,但对黄瓜品种检测来说是否足够权威,业界争议较大。”承办法官刘军生认为,必须找到让双方都心服口服的办法。

  经研判,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采用国际公认的DUS田间种植检测方法,重新进行对比鉴定。结果显示,“博盛99”和“德瑞特79”在49个测试性状中均无明显差异。

  “其实《黄瓜测试指南》中共有50个基本性状,本案虽有1个性状未予检测,但根据接近阈值的侵权认定标准,应认定鉴定结论有利于原告。”刘军生介绍,“在此情形下,我们适时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一举化解了品种权人‘举证难’的问题。”——维权之路有了奔头。

  2021年,济南中院跨区域受理山东中西部十市技术类案件1336件,其中植物新品种案件数量达58件,同比增长427.27%,创历年来新高。

  新形势下,如何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

  近年来,山东法院严格落实新修订的种子法,大力推进种业“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破解“举证难”问题,不断提高种业种源司法保护水平;推动建立种业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防范和化解种业知识产权案件的整体合力;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引导种业市场主体依法维权,营造种业保护的良好氛围……

  清风吹过希望的田野,山东法院用最严保护催生一幕幕“种业振兴”的故事,在沃野田畴上谱写着丰收的鲜活注脚。

  【情景回放】

  (2018年6月·青岛)

  习近平来到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习近平走进实验室大楼,结合展板、电子屏、实物模型和样品标本展示,听取实验室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能源、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构建综合立体海洋观测网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了解深远海科考船队共享平台建设和科考船工作情况。习近平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摘自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司法作为】

  2021年6月21日凌晨4时许,自山东日照东行百余海里,高大的中心立柱刺破海水,连廊“伞骨”缓缓张开,有着两个足球场大小、重1500吨的八角网箱“深蓝一号”浮出水面——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从梦想走进了现实。

  素有“冰海之皇”美誉的三文鱼作为一种冷水性鱼类,人工养殖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低纬度海域,利用底层冷水团养殖三文鱼更是全球性技术难题——

  2018年5月底,“深蓝一号”出坞,拖航过程中发生两次倾斜事故;投入首批三文鱼鱼苗后,又出现网箱网衣破损、部分鱼苗逃出网箱等情况。

  出资方就“深蓝一号”建造质量问题向青岛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研制方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2亿元,研制方随即提起反诉。总投资1.15亿元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重大项目,眼看就要陷入僵局。

  “双方仅争议的焦点问题就有10余项,提交的证据有5000多页,装满了6个行李箱!”承办法官宋俊文介绍说,为了一次性解决所有争议,法院把本诉与反诉依法合并,先后共进行了8次开庭审理,光判决书就有4.2万多字。

  经二审维持原判后,双方当事人在青岛海事法院判决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并自动履行完毕。

  “法院的判决指出了网箱建造、工艺升级和海上拖带安装中的一些问题,给我们后续的网箱建造提供了参考。”项目负责人汤庆凯目光坚定,“现在网箱运行得非常好,我们也更加坚定了在这个产业布局的信心。”

  耕海牧渔、乘风破浪的愿景背后,依法用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山东法院不断完善海事审判体系,深入推进海事审判精品战略,制定服务保障上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20条意见,服务保障海洋强省建设;依法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相继审结“尼莉莎”轮、“大象”轮、“狮子”轮等系列涉外海事案件,当事人主动申请青岛海事法院管辖港口扣押船舶,充分展现了我国司法公信力和国际形象。

  人海和谐、美美“渔”共的精致画卷徐徐展开,山东法院在经略海洋中奏响一曲曲海上牧歌。

  【情景回放】

  (2018年6月·烟台)

  习近平十分关心企业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在万华烟台工业园,得知企业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直至自主创造的道路,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全球异氰酸酯行业的领军者,习近平鼓励企业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向前。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有这么一股劲,要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

  (摘自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司法作为】

  “开工!”2022年2月25日,随着一声号令,总投资7345亿元的90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齐鲁大地掀起虎年建设热潮。

  位于万华烟台工业园的烟台分会场,一座座塔吊长臂挥舞,一辆辆重型卡车来回穿梭——万华高端精细化学品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45亿元,部分技术实现首次国产化。

  这不仅是在疫情影响之下激流勇进的坚挺,更是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2020年,烟台万华集团将青岛某气体有限公司诉至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原来,受疫情影响,被告青岛某气体有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支付供气费、土地租金等款项,严重影响了万华集团整体布局规划。

  “双方都是本土重点企业,而且案情较为复杂,如若审理时间过长,对谁都不利。”承办法官方广志告诉记者,“其实,最大的争议就在于被告在涉案土地上建有多处附着物,围绕地面附着物的赔偿以及电费的结算,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摸清症结,就能对症下药。

  烟台经开区法院对相关资产进行委托评估,并据此多次主持双方调解,久拖不决的积怨一朝解决。2022年第一季度,烟台经开区法院共计化解涉辖区企业债务案件1003起,化解债务4.54亿余元,帮助企业有效缓解资金难题。

  产业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法治,正是一座城市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底色。

  而山东法院正着力把这份底色擦得更亮——

  在“调判结合、调解优先”前提下,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探索示范诉讼方式,带动批量案件高效解决;

  加大涉企诉前或诉讼财产保全审查力度,尽量采取对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保全措施;

  穷尽执行举措,提升执行到位率、执结率,同时慎用、缓用强制执行措施,为企业存活发展留下余地和空间……

  “一揽子”举措,见发展远略,更见个体关照;见司法力度,更见细微温情。

  2022年一季度,烟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列山东全省第2位,实现了经济发展“开门稳”“开门红”。

  这,又何尝不是市场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铿锵回响?

  【情景回放】

  (2021年10月·东营)

  习近平听取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沿木栈道察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习近平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

  (摘自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韩正出席并讲话》)

  【司法作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在东营境内,万里黄河终于放慢奔流的脚步,将自己舒展出最婉转的扇面,形成黄河三角洲上大片湿地,一层一层向着浩瀚大海不断延伸。

  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孕育着芦花飘雪、万鸟竞翔的生机和希望,也潜藏着河水断流、海水倒灌的脆弱与危机。

  人与自然,该如何在这片大河息壤之地达成一种精妙的平衡?

  2022年3月10日,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东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衔接“直通车”机制启动仪式。

  在该机制下,对侵占、毁坏黄河水工程及堤防等违法行为,在黄河河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若相对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起诉,可以由河务部门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东营两级法院通过与生态环境局、黄河河务部门等加强执法司法对接,依法支持环保行政执法,共同推动破解黄河保护“九龙治水”的难题。

  “我们建立‘直通车’机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促进全市法院环保非诉执行案件的执结效率,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东营中院环资庭负责人李敏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法院执结环保非诉执行案件36件,同比增长了9%,执行时限缩短了17%。

  不久前,针对油田的油泥砂和落地原油污染问题,东营中院主动作为,支持环保行政机关依法处置,高效执结环保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总标的额达1.37亿元,促使胜利油田建成国内首座油泥砂焚烧炉和23个油泥砂暂存池,建设了规模为5万吨/年油泥砂无害化焚烧工程和3万吨/年洗砂工程——胜利油田开发40多年来遗留的油泥砂污染环境问题成为历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东法院不断践行“两山”理念——

  创新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出台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在黄河三角洲、基层黄河河务局等地设立巡回审判庭20处,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审理;

  与沿黄其他8个省区高院签署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具有黄河特色的司法修复基地16处,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黄河三角洲,海风吹拂,芦花摇曳,几只鸿雁、斑头雁栖息在水中小洲上,十分安详。

  而站在潮起潮涌的黄河入海口回望,齐鲁大地上,一山一水一幅画,一步一景一安澜,人民法院的司法足迹清晰可辨。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