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8枚金牌、61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形象地诠释了本届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含义。
完成飞跃的,不仅仅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冬残奥会上取得的成绩,还有我国近年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精准扶贫、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针对性政策和措施,持续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法治体系,推动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相关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有效改善了残疾人民生,有力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8500万残疾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
从2002年盐湖城冬残奥会首次派团参赛,到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取得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再到北京冬残奥会的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名,这种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这件看似意料之外的事情,实则在情理之中。在中国残联理事、体育部主任、代表团秘书长赵素京看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成绩,与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
赵素京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正是国家实力的提升、残疾人民生的改善,才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有条件参加冰雪运动,才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运动员有机会、有底气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实现梦想。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过程中,我国提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数年间,我国的健全人和残疾人相互鼓舞、携手共进,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
自2016年起,我国连续6年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首届只有14个省(区、市)的残疾人参加,发展到现在有31个省(区、市)参加,已基本覆盖全国。活动激发了广大残疾人参与冬季运动的热情,对残疾人冬季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影响深远。
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的显著提高和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让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坚信,“此次北京冬残奥会带来的影响一定是持久的,会给中国的残疾人带来重大影响,让更多残疾人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
无障碍设施和环境建设持续推进
从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可触可使用的坡道、盲文、无障碍卫生间,到智能化无障碍服务平台,再到新闻、体育赛事转播的手语播报系统,北京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服务可谓无微不至。
2019年11月,在北京市残联的推动下,北京市抓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契机,启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专项行动。截至2021年底,北京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精心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基本实现无障碍化,群众好评率达到88.35%。
北京围绕冬残奥会进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我国打造无障碍环境的一个缩影。中国残联新闻发言人郭利群介绍说,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在无障碍出行和服务环境方面,3598组列车设置了残疾人专座,城市公交车配备车载屏幕、
语音报站系统;无障碍信息终端产品供给也在不断增加。
无障碍设施和环境建设工作,还在加快推进。
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要继续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课题研究,推进无障碍立法进程,推进无障碍认证;继续推进重大项目典型引路,打造无障碍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且可用好用实用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机制;继续提升公共设施点线成面,优化无障碍公共服务;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详解任务指标,细化落实路径方法。
广大残疾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传递进入最后一天。作为组委会驻地第三棒火炬手,杨淑亭身穿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圆满完成冬残奥会火炬接力传递。
2011年,一场车祸让杨淑亭高位截瘫,面对人生的不幸,她努力抗争。不仅靠经营工艺品淘宝店还清债务,还在各方支持下开办了企业,带动家乡数百家贫困户脱贫,获得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杨淑亭的奋斗故事,正是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写照。
农村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残疾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15周岁及以上残疾人识字率接近79%,残疾人融合教育得到加强;残疾人就业政策逐步完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残疾人如期实现了全面小康,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解宏德介绍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内,中国残联将全力推动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建立残疾人跟踪访视机制,做到残疾人返贫致贫“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残疾人的稳岗就业帮扶,持续推动对残疾人家庭的产业帮扶;进一步做好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等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工作。
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法治体系
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法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2021年5月,我国直接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有80多部、行政法规50多部。
近年来,国家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助残社会组织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关于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这些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立足于公民权利,进一步加强了对残障人士的保障,对残疾人就业、教育、康复、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助残组织发展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将残疾人享有的社会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说。
此外,我国还印发了一系列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规划,《“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规划文件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为持久系统地保障残疾人权益,我国在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的同时,也在推动各方面建立管根本、顾长远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为保障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发展作出系统安排;《“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内容和政策措施……全方位、立体化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