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访谈·代表委员连线
2022-03-06 09:59: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服务保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 韩秋香: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全国法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大力践行“两山”理念,立足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准确把握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新任务、新使命,坚持司法惩戒与生态修复并重,矛盾调解与司法裁决择优,打击防范与教育督导并行,用生动的司法实践保护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称赞!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保卫蓝天碧水净土,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守护“黑土地”“大粮仓”,推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在新时代谋新篇、开新局。 希望法院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有益经验,依法履行环境资源审判职责,进一步整合司法资源、统一裁判尺度,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推动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打击环境资源犯罪 打造生态司法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中央委员、福建省委会常委,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玉珍:全国法院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宜居环境作出了诸多贡献。 以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为切入点,在深化专业审判机制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形成了打击环境资源犯罪、保护环境资源合法权益的专业化审判队伍,为高效妥善审理涉环境资源案件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探索完善恢复性司法实践为关键点,各地法院探索建立“恢复性环境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模式,切实提升审判结果执行的实质效果,最大限度促进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 以打造生态司法优质品牌为落脚点,不断扩大典型做法、典型案例的影响力,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意识。

  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油菜种植户、临澧县油菜研究协会会长沈昌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各级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最严密法治对生态环境进行最严格保护,环资审判工作取得新发展。 人民法院主动作为,积极履职,在严厉打击各类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美好的环境是健康之本。希望各地法院能够将先进的审判理念交流推广,将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高质量、作出新成效。多开展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活动,让大家都来守护环境,一起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为生态安全筑牢法治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坝州净土阿坝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综合部负责人 王安兰: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民法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各级法院用生动的司法实践,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司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多次走进各级法院视察、调研,旁听案件庭审、参加座谈会议,见证了法院在加强环境资源审判、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希望人民法院可以进一步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一是对环境资源犯罪坚持零容忍态度,充分发挥刑事司法威慑作用,切实把增加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成本和代价落到实处。二是深化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引导被告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环资审判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 孙国文:近年来,我感受到人民法院在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方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经济发展、人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限度内,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着眼更广的司法视野,健全长三角、大运河、钱塘江、瓯江等重点地域、流域司法协作机制,汇聚司法、行政与第三方机构力量,共同守护绿色生态。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全国首例因违法使用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被判处实刑的污染环境刑事案件,被告单位被判处罚金70万元,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这个案子很好地体现了国际视野的司法担当,入选了2020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数据库收录,与世界共享环境保护司法经验,发挥了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我认为非常好。

  为促进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修复举措点赞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能源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教授 李秀香:近年来,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新机制,创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新举措,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护,贡献了更多司法力量。 作为来自江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了解到,江西法院积极开拓工作思路,多管齐下,多方发力,创立了环境资源司法全方位创新发展的“江西模式”,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和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还以公益信托的形式委托基金会管理和监督使用江西全省法院环资案件涉生态环境修复的资金,此项改革举措,促进了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修复的有效衔接,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为出台这样的举措点赞!

  司法力量保护绿水青山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联合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班华忠:近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公正司法、守正创新,以司法之力惩治污染环境行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优美生产生活环境。 作为一名来自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见证了法院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天峨县素有“森林王国,水上天峨”的美誉,是国家、广西林业重点县,也是红水河流经广西的第一座城市,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天峨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创建环境资源保护巡回法庭,组织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召开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联席会,研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审判执行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用司法的力量保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为守护群众美好生活传递法治温度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副主委、郑州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 沈开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更是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近年来,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河南省为例,河南法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出台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及大江大河保护和治理的司法意见。同时,深化黄河流域环资案件集中管辖,设立郑州环境资源法庭,涵盖省内黄河流域、淮河干流、南水北调干渠“两横一纵”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初步形成。

  (以上内容由人民法院报记者  丁  珈  严怡娜 胡佳佳  赵栋梁  人民法院报见习记者  莫小雪  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龚祖山  云连线代表委员采访所得)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