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铁名片”更闪亮,来看我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硬核”操作
2021-12-18 20:14:15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段续 王帆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中心装配一车间里,一列列动车组一字排开,工人紧张忙碌。和谐号、复兴号;抗高寒,抗风沙;混合动力、可变轨距……这里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培养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姚智慧就是其中一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姚智慧说,“作为一线高铁工人,我们必须从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检测,为高铁创新保驾护航。”

  进厂10年,姚智慧是这里近万名工人中的一员。能同时容纳77节动车组车厢的组装车间,是她的另一个家。在她看来,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就是这些年科技成果的集中体现之一。

  姚智慧是一名接线员。她和同事们有一手绝活:复杂的操作规程,能倒背如流。“它们刻在大家的脑海里。每一道工序,都关系行车安全。”她说。

  一列动车组,会用到80多种线型、近20000根导线、约100000个接线点,这些是列车的神经。姚智慧班组的工作,就是保证这些线束接触可靠,运行稳定。否则,1毫米的误差,小则影响音响照明,大则导致车辆故障。

  这项工作,必须“零差错”。在普通人看来,这些导线的样子都差不多。但在他们看来,每一根线,每一个点,都是重如千钧的责任。

  “每天要接200至300根线,每根线要反复确认十几次,然后质检人员再进行反复确认,直至万无一失。”姚智慧说。接线完成后,操作员的实名标签就被挂在线束绑带上,和这根线永久地卡在一起,直至列车退役。

  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长久磨炼。接线需要剥开电缆外皮,劲儿大了,损伤金属线,劲儿小了,又影响效率;线束又粗又硬,要想固定成型,使蛮力不可取,用巧劲才能完成;接线时金属丝外露容易形成毛刺,如果接触不良,会影响系统工作……

  为了精准地“剥皮”,起初姚智慧每天练习200多次,回家时手指疼得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为了把线束捆好,她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上,练习捆扎技术;为了除掉毛刺,她把手套的拇指和食指尖剪下来,用皮肤感觉线束是否顺滑地接到孔内……

  就这样,伴随高铁的发展,姚智慧不断成长。如今,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她成为一名巡检员,时时刻刻抱着“找茬”的心态,保障作业“零差错”。

  姚智慧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她深感使命重大,要更加注重总结凝练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实践案例,一起攻坚克难。

  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一批像姚智慧一样的青年工人奋战在各自岗位上,他们逐渐成长为通原理、会操作、能创新的“多面手”,为高铁事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