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风从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吹过,草甸清冷起来,巍峨的天山在草原上投下整齐明晰的影子。蒲公英轻柔地飘向天空,小天鹅们不时从湖面掠过,练习飞翔。海拔近2400米的小镇上,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迎来了开学季。
270多公里,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是离和静县城最远的教学点,这里如今只有126名学生,却有50位老师在坚守,牧民们春夏秋冬四处转场,孩子们就寄宿在这里。
学校党支部书记斯尔古楞介绍,学校原本是个马背上的学校,牧民和孩子们逐水草而居,老师们就背上小黑板走马上课,马蹄悠悠,书声琅琅,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青草香味里又夹杂了书香气。毕业于此的赵晓雪又回来当了教师,她说:“以前上学特别冷,我们都带着牛粪当燃料,围着炉子坐,中间还好一点,外围的同学冻得缩手缩脚。”
如今学生们集中住进整齐的楼房,当年的小黑板变成了电子白板,能够播放课件和各种名师课程,学校里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舞蹈室、马头琴室全部配齐,教室和宿舍都装上了电暖气,孩子们可以到处撒欢。老师们也时刻担着责任,除了日常教学更得操心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每个班主任都有一个推子,给孩子们理发。
教学条件好了,但遥远的路途和寒冷的气候仍然相伴。
秋风一吹,寒冷就从西伯利亚上路了,到了冬天,北风夹着鹅毛大雪吹白了巴音布鲁克,温度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赵晓雪说:“冬天,狗比人多,只剩下医院、派出所和我们学校有人,加油站里可能还有两个人。”
寒假在白茫茫的雪季开始,很多牧民家长住进了冬窝子,没有信号,联系不上,班主任或者党员老师就把孩子先领回家,等家长觉得寒假差不多开始了,找个有信号的地方打个电话,再把孩子接走。几位女老师说:“很多孩子不经意间就会叫我们姐姐、妈妈。”
高海拔加上高寒,不少年纪大的老师患上心肺疾病,高血压和关节炎也很常见,守得最久的恰格德尔待了35年,60岁的他今年退休。
赵晓雪说:“草原上的学生们淳朴、善良、勇敢,我们愿意坚守,有一次把一个很调皮的孩子送回家,他说老师穿好衣服,不要感冒了。”懂事的孩子、优美的环境都让老师们很快敞开心扉,支教老师傲云说:“有时候写着教案,抬头就看见了雪山草原。”
如今随着生态搬迁和旅游业规划,很多学生和牧民一起搬下了山,住进了楼房,学校的初中部也搬走了,只剩下6个小学班和3个学前班。“今年入学的只有10名学生。”斯尔古楞心情复杂,“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进城开阔眼界,振翅高飞,但我们也会在这里坚守。”
学校的办公室里,窗台上的植物高低错落,远处的草甸连绵起伏,一眼望去都是希望的绿色,绿色之中偶尔出现白色身影,那是小天鹅们从容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