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
《意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系统性要求,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都在提级。这其实释放了明确信号,那就是要像重视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样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只需要将实体保存好,就不怕“失传”,但是,非遗就要在不断的传承中获得生命,被一代代人记录、传播,否则就会真正消失。
事实上,此次《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实施非遗记录工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专业记录水平,广泛发动社会记录,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记录;加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
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资源整合,要依靠专业的文化保护部门,社会力量当然也不可或缺。现实中,很多被冷落乃至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恰存在于民间,需要发动民间力量方能确保保护的高效化。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捞”,其实变得越来越方便。如有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10日,单某短视频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就超过1.4亿;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短视频平台上的涵盖率就达97.94%。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得以生动呈现,也走进了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这无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创新的记录与展示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说到传统文化遗产——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它们距离年轻人太远、太冷门,而无法激发社会兴趣,但其实未必。如这几年就连续有省、市高考状元报考考古专业。此外,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看似冷门、冷僻的技能、手艺却往往能够出圈,成为爆款。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竹漂绝技传承人杨柳的表演视频就吸引了近百万粉丝,而最近一名85后女孩修古籍的短视频更是在抖音收获千万播放……此外,制墨、竹编、古法制醋等小众、冷门的技艺视频也常常脱颖而出,被更多人看见。它们虽然并非全部是非遗技艺,但在丰富当代人的生活与表达方式的同时,展示了非遗在互联网时代新的记录与传承的可能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在传承、传播与普及。只有让它们在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中被不断创新展示,被更多人看见、感知,才能获得持续的生命力。这个方面,我们的创新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