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遗经济”点亮新生活
2021-04-07 10:27:33 | 来源:广西日报
 

  从织锦刺绣到竹编工艺,从唱响三声部民歌到传统民族乐器制作传承,近两年,广西注重挖掘非遗资源,强化传承利用,使非遗项目不仅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更成为群众增收创富的利器,“非遗经济”发展愈发红火。

  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是有名的绣球村。该村2300多村民,有半数从事绣球制作。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旧州的绣球风情街和壮族生态博物馆、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非遗保护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

  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是绣球文化扶贫的实践者之一。该坊近年举办绣球技能、技艺培训300多场,受益群众两万多人。“我们先对绣娘进行培训,约定时间再到村里收货,工资现结,按件计酬。”绣蕴坊创办人王秀芬说,如今公司年营业额达500多万元,带动400多农村妇女居家就业。

  柳州市级非遗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伊园创办彩云苗艺,以基地和扶贫车间为依托,累计培训妇女近3000人,帮助原贫困户增收60余万元。如今,她带着160多名绣娘一起制作苗绣,绣娘月入1500元至3000元。

  马山县的三声部民歌与壮族会鼓、扁担舞一道被誉为“马山三宝”,是节庆或重大活动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已成为马山民间文化艺术的名片。

  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该县古零镇安善村下安屯温桂元从2007年起把壮族三声部民歌展示中心和培训基地设在自己家中。这位八旬老人已经整理和创作了上千首壮族三声部民歌。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芦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78岁的苗族老人梁炳光除自己制作和修理芦笙外,还在县城开设了芦笙制作传承展示馆,传艺授徒60多名。

  近年来,融水设立非遗专项资金,通过“奖、扶”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广泛宣传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传承和创新。同时在县城苗家小镇建立民族传统工艺人才孵化中心,计划用3年时间,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安置户、乡村旅游经营者、创业创新青年、下岗失业人员等进行培训,通过发展“微工厂”和“匠人村”与旅游相融合,让群众从非遗传承发展中获益。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