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航创新为己任,破知识产权审判之难题,开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之通路。三年来,人民法院用改革的思路保障改革,用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交出一份无愧于党和人民重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司法答卷。
破题——
用法治力量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
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面对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来抓、怎么抓、抓哪里?与千载难逢的时机一同而来的,是重若千钧的挑战。
三年来,人民法院直面新任务和新挑战,以实干笃行的作风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让保护创新贯穿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审判工作始终。
全国法院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对司法保护知识产权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坚决落实严格保护政策,提升民事司法保护水平,发挥刑事审判威慑作用,有效惩治知识产权犯罪,强化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助推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司法利剑出鞘,为创新发展大步向前披荆斩棘、破除障碍。成绩斐然的三年间,一批充满力度的案件走进人们视野——
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与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等一批民事案件得到妥善审理,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确、稳定、可预期的规则指引,筑牢了公平竞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治根基。
以北京易查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犯罪为代表的一批刑事案件得到依法处理,严厉打击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彰显刑事审判威慑犯罪的高压态势。
克里斯蒂昂迪奥尔香料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申请驳回复审等一批行政纠纷案件受到广泛关注,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宣示人民法院支持、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决心。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冲击着法律保护边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标准必要专利、生物医药等科技前沿领域的新问题逐浪而来,叩响了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的大门。
“云计算”如何规范发展?数据隐私如何有效保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结国内首例云计算服务责任案,为未来云计算行业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法律规则。
专利权如何认定?通讯技术有何特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结诺基亚公司与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案,为通讯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案件审理提供借鉴。
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激流。
一系列具有标杆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司法案例一锤定音,用法治力量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迈向更高水平,探索崭新领域。
开路——
以改革创新开辟审判能力现代化征程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需要的不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更要有谋全局、定乾坤的智慧。
放眼全国,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迸发活力,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在统筹规划、定向施策中驶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当2019年第一道曙光洒在崭新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牌子上,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发展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时刻。设立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的专门机构,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取得重大突破。
开局之年,奋楫扬帆谋新篇。
一年多来,知识产权法庭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实施“统一裁判标准系统工程”,优化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机制,推进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发展,为全国法院探索发展新路径。
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各地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正在被打破,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改革创新中激流勇进。
这是一条不曾停歇的进取之路——
2017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批复在21个城市成立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跨区域集中管辖审判体系不断优化。
南京知识产权法庭推行专业化、集约化审判模式,回应高新技术园区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杭州知识产权法庭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为群众提供在线诉讼司法便利。深圳知识产权法庭立足区位优势,深度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案件已超10万件。三家法院在提升审判质效、统一裁判尺度方面的经验,成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示范标杆。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
三年来,人民法院强化问题导向,着力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诉讼规则,积极优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模式,发布技术调查官选任工作和参与诉讼活动的指导意见,构建起以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技术鉴定人为主体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制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体制性难题正在得到有效破解,一个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正逐渐完备,初具规模。
奋蹄——
凭奋进担当书写“双循环”发展新篇章
改革永远在路上。
三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布局顶层设计,陆续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关于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知识产权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为知识产权审判事业发展勾画清晰明确的“施工图”。
以钉钉子的精神深化改革,人民法院进一步细化裁判规则,统一司法理念和法律适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审判水平。
三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加速推进司法解释工作,先后颁布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行为保全、商标授权确权、专利授权确权、商业秘密、网络侵权、电商平台、加大制裁力度和刑事保护等十余项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各级法院加强案例指导制度建设,创新案例指导工作方式,探索独具特色的案例发布常规机制。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创新是关键一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重要保障。
一花独放不是春,大国担当呼唤着全球思维和国际视野。
中国法院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外信息沟通交流机制,派员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法官论坛、亚洲太平洋地区法官竞争法研讨会、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AIPPI)年会、国际商标年会等国际对话。
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中国司法经验迈上国际舞台,加深了世界对东方司法智慧的认可和理解,获得了尊重、赢得了赞许。
站在新起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征程大幕已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前不久胜利召开。这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创新”一词被反复提及,贯穿始终。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对创新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的新课题召唤着新的使命与担当。
策马扬鞭自奋蹄。
向着服务保障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世界科技强国的更高目标,人民法院将继续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护航创新的法治足音将愈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