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基层之治 | 周庆智:当前基层治理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2020-11-09 15:52:51 | 来源:人民论坛网 | 作者:周庆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周庆智作主旨演讲。

  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一直做基层治理方面的研究,基层治理之所以重要,因为治理本质上是地方性的,或者是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最重要的体现。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后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国、地方和基层,都是在不断地探索和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借今天这样的机会,我们可以不断总结发现好的经验和好的创意,而且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实践,不断地向国家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上推进,这是这次活动的题中应有之意。

  首先,我想讲一下推进基层之治的背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巨变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我们已经从过去的单位社会进入了现在的公共社会,这意味着人们的利益调节机制和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是生活在单位社会,也就是城里是组织,农村是人民公社的集体化形式。改革开放以后,从过去非常集体化、组织化的形式进入了一个个体化、多元化和契约化的这样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中,这是组织结构的变化。第二个变化是社会联系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过去有问题要找组织,那个时候个体和政府的接触几乎是没有的。进入了多元化的公共社会,尤其是在城市,人际关系的个体化、契约化,构成了新的社会关系。第三个就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每天不断地有大量的人走出体制,或走向经济形式中,这一变化是决定性的。因为社会有了空间,社会有了创新和创造力。

  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比如说服务型政府建设,责任型政府建设。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处于发达地区后来在全国铺开的党群服务中心,这是相当突出的一个成就,因为它把效率低下、结构分散的机制整合起来,带动加强治理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在制度建设方面,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不断地推进基层治理样板和模式,其中有些样板具有一定价值和政策启示意义,需要把这些经验概括、提升和总结,并融入到国家政策法律体系中进一步推进。

  现在的基层治理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健全,首先是需要加强政府的公共权威。治理是常态化的。公众权威怎样建立起来,怎样跟个体民众一起建立互信的社会政治关系是常态化治理的关键。应对公共危机的时候,政府跟公民个体之间的政治互信十分重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威,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把权力和责任关联起来。有权力但是权力是约束的,还得担起责任,这个责任是公共责任,不能光有权力没有责任,要有担当。

  第二,把权力和义务关联起来。这个权力是指Right,而不是Power,这个权力是指公共领域,一定要有权力同时也要有义务。公民个体不能全依赖政府,政府也不必与公民个体设立一种支配和义务关系,如何建立健康的公共领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这一公共领域是建立在价值共享和利益共享的基础上。

  第三,加大政府的公共性建构。这个公共性的核心是民生。我们还需要努力不断加强民生这方面的建设,比如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正在不断提出共建、共治、共享,自治、德治、法治等“三治”“三共”的结合,积极摸索开展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新路子。

  最后我们会形成三个体系:政府治理体系、社会治理体系还有市场或者是公司治理体系,这样就能形成完整的基层治理体系。在这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能得到恰当的边界清晰的界定和不断地阐释,我相信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不断挖掘地方或基层创新的亮点,我期待着接下来的活动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