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法院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织牢一张纠纷调解网络、推出一条涉企绿色通道、设立一道心理辅导关口,凝聚起了更强的解纷力量,打造出了更优的解纷渠道,为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快速便捷的诉讼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线对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
“湘东区法院正在与您连线……”9月21日,接到湘东镇司法所连线申请后,湘东区法院指挥中心干警立即与该所工作人员进行视频连线。随后,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出现了湘东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身影。
“高速挂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产生了一人死亡、两车受损的严重后果。就赔偿问题,事故双方当事人和保险公司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为此,特向法院咨询赔偿金的计算问题。”司法所工作人员简要介绍完事故情况后,直接表明了连线的目的。
简要了解案情及事故责任的划分后,值班法官将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计算标准,以及相关案例的处理情况一一作了阐明。
详细了解有关法律规定后,拥有丰富调解经验、经过专业培训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底气十足,联合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交通警察、村委会干部,通过法理的讲解、情理的分析,最终让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像这样的画面,在我们指挥中心经常出现。”湘东区法院院长黄智勇向记者介绍。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多元化解工作,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湘东区法院与湘东区司法局建立了多元化解诉调对接平台。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借助于政府干部、村委干部、律师以及社会力量等,将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萌芽状态。
法院立案前,便将案件委托湘东区司法局进行调解,湘东区司法局根据属地原则,将案件分配至当地司法所。当地司法所在法院的指导下,借助于志愿者、村委、援助律师等力量,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开展调解工作。此外,湘东区还成立了交通事故、民间借贷、婚姻家庭、金融借款等多个行业调解委员会,通过行业人员的专业化调解,从源头化解矛盾,将纠纷平息在法院“门外”。
多元化解诉调对接平台就是一张遍布全区的信息化调解网络。平台搭建两个月以来,湘东区法院诉前调解案件185件,案件平均调解时限为17天,调解成功率达85%。
“点对点”服务保障企业权益
近日,在湘东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服务企业工作站,某化工陶瓷公司负责人李某经与工作站工作人员沟通后,不到10分钟便办好了立案手续。
“通过服务企业工作站这一绿色通道,做到涉企案件立案、审理、执行‘一站式’办理,改变了过去要分别到立案、缴费、申请财产保全、执行等多个窗口办理的现象。”黄智勇告诉记者,工作站设立后,不仅提升了涉企案件的服务质量,还大大提高了涉企案件的服务效率。
服务企业工作站不仅配有法院的工作人员,还配备了值班律师、保险公司人员等,既能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又能协助企业快速办理立案、网上缴费、财产保全手续,以及现场购买财产保全责任保险等,确保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
记者了解到,在外地引发纠纷的企业还可以通过该院的服务企业工作站实现跨域立案,通过向有管辖权的异地法院提交立案申请,异地法院采取在线审核的方式办理好立案手续,方便企业诉讼。
据统计,自服务工作站设立以来,已受理涉企案件112件,远程视频调解涉企案件8件,办理跨域立案3件。
“面对面”疏导消除矛盾压力
湘东区法院的法官在办案中常常会遇到思想偏激、情绪激动、与他人矛盾较深的当事人,有关人员虽多次多方做其思想工作,但效果甚微。为此,该院成立了一间特殊的辅导工作室——“中国好人”夏云剑工作室,专为当事人和干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借助专业人员的专业手段,缓和当事人的激动情绪,缓解干警的工作压力。
夏云剑作为湘东区的一名先进典型人物,既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和调解经验十分丰富。“我院设立夏云剑工作室,就是以公众人物的影响力来化解矛盾,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知识为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以法律工作者的身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同时也为审判一线的法官纾解压力。”该院立案庭庭长易平艳告诉记者。
自工作室设立以来,夏云剑已为25名当事人提供了心理咨询,为当事人解答心理困惑难题40余个,为法院干警上了三堂心理辅导课程,有效解除了当事人的心理疙瘩,缓解了干警的心理压力。
“湘东区法院将以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为支点,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带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在‘争创一流’活动中贡献出更多的‘湘东经验’!”黄智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