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锦囊”力保“类案同判”
——北京三中院统一类案裁判尺度工作记事
2020-08-05 08:35:4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宋洪印 于洪群 刘白露
 

  “类案同判”是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正的朴素追求,也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司法中的直观体现。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建院七年来,积极探索类案裁判尺度统一的方式和路径,摸索出类案审判指引、类案强制检索、专业法官会议、专项课题研究等确保类案裁判尺度统一的四条“锦囊”。

  类案审判指引——

  编纂法官办案的“工具书”

  樊思迪2017年进入北京三中院工作,入院第一天,就收到庭长送给她的一套秘籍宝典——《类型化案件审判指引》。这套书是北京三中院法官办案的工具书,民商事案件中的27类案由裁判规则在这套书里都能一一找到。

  樊思迪还清晰地记得,这套工具书2017年第一版印刷出来的时候,北京法院还没有以案由为纲编辑的裁判指引,而本书主要用于本院内部业务交流使用,因而在北京法院系统一书难求。两年后,书籍再版,案由从27类扩充到43类,字数也达到了100万字。

  这套审判指引工具书分为民事、商事两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设定的四级案由和顺序进行编排,通过抽取每类案件的核心要素,归纳出相对统一的裁判思路和裁判标准。指引覆盖了婚姻家庭、买卖合同、劳动争议等案件占比大(约占民商事案件90%)、争议多、典型性强的案由,让法官一卷在手,有章可循。

  同时,每类案件的审判指引分为事实要点和法律要点两部分。事实要点指出法官需要审查的事实;法律要点按照模块化、分层级设置,详细列明相关法律规范及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以婚姻家庭纠纷类案件为例,法律要点包括婚姻效力、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离婚损害赔偿五大模块,其中财产分割模块逐级细化到了房屋、债券等标的物分割,将涉及该类具体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指导案例等进行系统梳理,列明争议问题的倾向性意见,为统一法官裁判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目前,除民商事领域外,审监、刑事、执行领域的审判指引也都基本编写完成。

  类案强制检索——

  打造尺度统一的“矫正器”

  提炼先例中的裁判规则,对后案进行指引和约束,有利于从源头上避免“类案不同判”。对于存在法律适用争议或者可能不同判的类案,要求承办法官必须进行检索。

  齐晓丹是北京三中院民一庭原庭长,从2019年11月开始,按照院里的统一要求,对于存在法律适用争议或者可能不同判的类案,都必须通过北京法院网、法信、中国裁判文书网等信息平台进行强制检索。检索范围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参阅案例,还包括该院经审判委员会或专业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例,有时还要在全国法院生效裁判文书范围内进行详细检索,最大限度地保证检索效率、质量,做到精准分析。检索结果显示类案存在多个裁判规则或裁判标准不一致的,需制作检索报告,经合议庭研究后提交法官会议讨论,必要时提请审委会研究。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中,承办法官史智军对于利息问题产生了疑问,和庭长探讨后,庭长建议就这个问题制作类案检索报告并提交法官会议讨论。

  “经过法官会议的深入研究,不仅给案件承办人提供更完善的裁判思路,也为以后处理该类案件统一了尺度。”齐晓丹如是说。

  专业法官会议——

  组建解决分歧的“智囊团”

  早在七年前建院之初,北京三中院就探索建立了“审判例会”制度。2015年底,该院制定出台法官会议工作规则,实现了从“审判例会”到法官会议的转型。

  该院将个案作为类案研究的切入点和抓手,通过统一法官会议审理报告样式,要求归纳报告要旨,提供类案及关联案件检索报告,初步提炼裁判规则。再通过法官会议平台的充分研究,实现类案裁判规则从初步拟定、充分酝酿到基本确立。各级法官会议突出类案审判实务研究,适时结合专题调研、业务培训、专家论证等,确保裁判规则确立的科学性、可行性。

  为了开好例会,该院指定研究室专门组建法官会议的秘书组,负责法官会议的日程安排、资料递送、会议记录、文件整理、成果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全力保障法官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吸收研究室人员参与后,为案例选材、课题研究、论文选题等方面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有力保障,实现了审判工作与调研工作的深度融合。

  建院以来,北京三中院召开法官会议共研究案件1万余件,发布类案裁判规则会议纪要近100期,整理出数百个审判实践中争议问题的处理建议。针对租赁合同、拆迁利益分配、劳动争议等实践中争议问题比较多、裁判尺度不统一的领域,制定了规范性意见。经过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件有8篇案例入选北京法院参阅案例,1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法官会议统一类案裁判尺度的效能正在不断释放。

  专项课题研究——

  描绘类案裁判的“路线图”

  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司法信息数据的标准及管理、类案裁判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将为实现裁判尺度统一提供科学正确的路径选择和理论支撑。

  2014年,北京三中院中标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调研重大课题《关于人民法院司法信息数据标准、自动生成、应用及管理有关问题的调研》。2019年,北京三中院又中标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类案裁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研究》和司法改革专项调研课题《类案检索报告制作和运用机制研究》。三项课题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类案裁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今年7月,北京三中院已完成最高人民法院两项课题的调研和报告撰写工作。宏观层面,以大数据分析为视角,全面梳理类案裁判现状,从类案的判断标准及识别、类案裁判标准化与法律适用统一、类案裁判规范化与审判权运行规范、类案裁判的技术辅助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类案裁判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体系构建。微观层面,深入研究类案检索报告的结构、要素、形式及报告适用的效力范围、程序规则和成果转化。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北京三中院开展类案裁判尺度统一工作规划了实现路径。

  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为类案裁判尺度统一工作带来了强力支撑。北京三中院早在2014年就对人民法院司法数据的标准构建、自动生成和应用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系统,实现类案自动识别、类案精确检索、类案精准推送、类案参照标记、类案数据共享,是下一步北京三中院智慧法院建设推动类案裁判尺度统一的工作重点。

  北京三中院探索建立裁判尺度统一机制,有效避免了裁判标准的重大分歧,显着提升了案件的审判质效,有力促进了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