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让天灾绊住脱贫攻坚的脚步
连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内涝、滑坡险情不断。洪水来势汹汹,汛情牵动人心。
有人感慨,2020年的天灾人祸似乎格外频繁,但拉长目光即可发现,中国其实自古就是一个多灾之邦。因为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华夏大地“有史就有灾”,其中旱涝之灾尤甚。据记载,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的大水灾就有1092次,较大的旱灾有1056次。多灾多难,也从深层次塑造和影响着中国社会。由于水患频发,中国人视“海晏河清、四海安澜”为太平理想;协力治水的需求,孕育了中华民族大一统、集体主义等人文传统,塑造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抗争精神,也让抗灾能力成为中国人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合格的关键标准。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并不缺乏战胜灾害的智慧。但受制于农耕时代薄弱的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封建王朝松散的社会形态,中国人饱受自然灾害之苦。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力与日俱增,社会组织形态深刻变化,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健全,抗灾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就拿治理水患来说,国家集中有限财力投入攸关国计民生的水利项目,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兴建。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提前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动员”的抗灾管理体制:只要进入汛期,灾害隐患点便进入全天候监测状态,一旦暴雨如注,各级部门立马动员群众避险转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叠加制度优势,更加激发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执行力。
灾害与贫困总是相伴而生,中国抗灾能力的由弱变强正是创造“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的重要因素。一些贫困地区靠天吃饭,但自然条件不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而动辄出现的天灾则导致雪上加霜。这个意义上,将抗灾与扶贫结合起来,正是脱贫攻坚的应有之义。一方面,通过建设预警系统提升防灾能力,让生产生活免受灾害频袭;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突破自然条件造成的局限,持续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兰考通过治理内涝化身绿色海洋,成功摘掉穷帽;毛乌素通过治沙改善生态,成为“塞上粮仓”……事实证明,多措并举提升防灾抗灾能力,贫困地区便能积蓄起永续发展的生态资本,减贫事业也就有了有力保障。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贫困的梦魇就始终如影随形。中国人对此感受更深,早在汉代就以丰衣足食的“小康”指代一个理想的社会。我们党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从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到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实现大发展,全社会基本实现小康,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今年,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之际,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在这个关键时刻,年初遭大疫,年中遇汛情,突发状况给我们的圆梦之路陡增挑战。但要看到,从整合11个部门成立应急管理部,到建成近20万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中国抢险救灾的能力与日俱增。我们都有底气、有能力穿越风雨,不让天灾绊住脱贫攻坚的脚步。
搏击风雨的过程,其实也是砥砺精神的过程。20多年前,16名驻守在湖北汉口龙王庙险段的共产党员立下一块写着“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一道任何洪水都冲不垮的“精神大堤”从此牢牢矗立。今年高考期间,一些地区道路被淹,有民警帮助考生划着澡盆赶考,有学校调集挖掘机送考生进考场。前路再难,也挡不住中国人追梦的脚步。继续发扬这股精神,踏平坎坷成大道,我们必将实现全面小康,续写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