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二天,“爷爷奶奶花百万元给孙女补课”登上热搜。面对镜头,在考场外等候的83岁奶奶提到,孙女从小到大补课花费100多万元。两位老人都是60年代的本科生,希望孙女能考上清华,到时候一起送她去北京。
对此有不少人吐槽,百万补课费过于夸张,孩子承受的身心压力太大。但在我看来,需要理性看待这件事。
首先不宜过多指责老人。毋庸讳言,补课虽不被提倡,但仍是普遍现象。很多家长都有“别人都补,我家孩子不补就会被落下”的焦虑。20世纪60年代大学文凭的含金量无需多言,两位老人显然非常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愿意尽其所能陪伴孩子成长、为孩子学习提供帮助。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为孩子请名师辅导花费百万无可厚非。
其次,不能因为有人花得起百万元补课费用,就认为“穷人家孩子输在了起跑线”,进而抨击高考公平只是表象。
补课补什么?可以从三个角度解读。一是课堂内容没消化,课后再听一遍补上漏洞。二是补充习题,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熟练掌握知识点。三是补充校内没讲到的知识。
逐条分析不难发现,补课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其一,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与其课上开小差,课后假用功,倒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把“预习—听讲—复习”的流程每一步都认真走好,给自己省下宝贵的课余时间,用于读书、实践、培养爱好、拓展视野。
其二,做题贵精不贵多。在学校老师已经布置了相关习题的情况下,把知识点学会了还翻来覆去地做练习,和“抄写汉字一百遍”没有本质区别,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其三,补课的知识补充作用不明显。以高考为例,一方面,有大纲划定较为明确的考试范围,试卷难度也相对稳定。所谓难题,大多是把多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极少出现超纲的情况。前几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中出现“共享单车”,由于一些地区仍未普及这种新事物,招致舆论质疑。这反而说明,可能在客观上不利于一部分考生作答的题目是极少数,一旦出现就会引发关注。另一方面,近年来,高考命题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这些能力不是补课班可以在几个课时内灌输给学生的,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去领会——看,这又回到了第一点。课内能完成的不拖到课后,才能有时间丰富自己。
因此,你花十万元补课,她花百万元补课,二者没有本质区别。确切地说,补不补课绝非高考成绩的决定因素,更与能否考上清华关系不大。近年来,有高分考生“感谢中产家庭”,也有人“感谢贫困”。其实我认为,家长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给孩子创造安宁的学习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笔者有个疑问:“考上清华”究竟是孙女的愿望,还是爷爷奶奶的期许?而且,考上清华是这名考生多年学习的唯一目的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愿被清华录取,恐怕会让她的人生陷入缺少目标与意义的混沌状态。笔者更期待家长说,“希望孩子能去自己心仪的大学,学喜欢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