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不断!上海金融法院的法治实践
2020-07-07 15:18:0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严剑漪 郑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把上海建设成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更需要一流的法治护航。6月19日下午,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首次举行金融司法环境的专题会议,论道金融司法的各国实践,上海金融法院获得多方“点赞”。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专家认为,上海金融法院的设立,是全球金融法治的最佳实践。


  作为全国首家金融法院,成立近两年来,上海金融法院围绕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锐意进取,探索创新,大胆实践,以改革为统领打好组合拳,推出一系列新机制、新举措,努力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营商环境,让当事人获得便利、高效、公平的司法服务,为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全球卓越城市提供了有力的金融司法服务保障。

  ■力推繁简分流改革

  开通执法办案的“高速路”

  在线庭审,当庭调解,当场送达,庭审从开始到结束用时仅10分钟,从立案到审结仅24天,这是上海金融法院简案快审专项团队成立后首起案件的审理速度。

  便利、高效、公正的司法服务是投资者最看重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要素之一,也是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评价指标“执行合同”中的重要考查项目。

  上海金融法院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法院,牢牢把握繁简分流改革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建制、组团、技术保障等全方位推进改革试点,提高金融司法程序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当事人的诉讼体验,满足人民群众金融纠纷解决需求,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0年3月11日,上海金融法院简案快审专项团队正式成立。团队按照“一审一助一书”的比例配备辅助人员,最大限度减少法官的事务性工作,以期形成快办合力,提高审判效率。

  团队负责人周荃具有博士学位,曾审理全国首例新三板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等典型案件,具有多年金融审判经验。 “我们对简案采用‘电子送达+在线开庭’方式审理,打造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同时在审理过程中,采用要素式审理模式,简化案件审理流程,促进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周荃说。

  除了“提速”,上海金融法院还强调“精审”,加大对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的管理监督,由院庭长、审判团队负责人重点参与繁案审理,力争办成精品案件。

  在纠纷解决的提质增效上,上海金融法院的智慧法院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6月10日,上海金融法院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全流程智助立案、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自动语义识别、智能风险评估、高科技人脸识别,中小投资者保护舱,诉讼业务一窗受理、多元解纷一站通办、辅助事务一键委托、文件材料一柜收转、诉讼服务一屏通览,智慧云集的诉讼服务中心,集约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诉讼体验。

  ■首创示范判决机制

  畅通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新渠道

  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中,“中小投资者保护”是一个重要维度。

  “上海金融法院创新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探索中小投资者司法保护新路径。”今年全国两会上,上海金融法院这项机制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近年来,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中小投资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证券群体性纠纷诉讼呈现激增态势。

  如何妥善化解此类证券群体性纠纷,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19年1月,上海金融法院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关于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的规定,首创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在处理群体性证券纠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先行审理、先行判决,通过发挥示范案件的引领作用,多元化解平行案件纠纷。

  2019年3月21日,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首次在审判实践中适用。上海金融法院在方正科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中,选取一件具有共通性和代表性案件作为示范案件,由证券业案件法官专业委员会5名法官跨庭室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庭审中就投资者损失核定还引入第三方专业辅助支持机制。

  5月5日,首例示范判决案件公开宣判。首例示范判决案件生效后, 637件平行案件顺利化解,千余名投资者得到赔偿款7000余万元。

  示范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得到了金融界、法律界的高度认可。“示范判决与支持诉讼、诉调对接等机制相结合,可以缩短诉讼周期、降低维权成本、增强投资者诉讼能力,有效解决投资者维权难的问题。”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中国代表团成员、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高度评价。

  在示范判决基础上,上海金融法院进一步创建“示范判决+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多专业、高效、便捷的维权渠道,提高纠纷化解效率。截至目前,上海金融法院已通过证券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高效稳妥地化解了4455件证券纠纷,极大地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的司法需求。

  今年3月,在新证券法实施之际,上海金融法院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机制的规定》,探索符合国情和证券市场司法需求的新机制。代表人诉讼机制对普通代表人诉讼制度予以细化,明确了实践中具体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规则指引,细化以“默示加入”为核心的特别代表人诉讼,明确了投资者保护机构参加诉讼的具体操作规范,进一步降低了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

  上海金融法院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脚步从未停歇。

  ■首创大宗股票处置新模式

  解锁案件执行的“金钥匙”

  2020年4月23日,上海金融法院处置的“商赢环球”大宗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竞买成功,总成交价达3.9亿元。这是上海金融法院首创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机制的又一次落地。

  每一项资产的成功处置,每一笔债权的实现,每一个金融案件的有效执结,都是一次营商环境的优化。执行环节也是世界银行对执行合同指标考察的重要内容。

  与其他法院不同,上海金融法院执行案件具有很明显的“金”字特征:标的金额大;涉及金融机构多;待处置财产多为大宗股票等金融类资产。自成立以来,上海金融法院共受理涉及大宗股票处置的案件64件,涉及处置股票的总市值近143亿元。

  金融案件的执行尤其是上市公司大宗股票的强制执行,极易引发货币市场股价震荡。为有效解决大宗股票处置成交率不高、处置价格偏低、股价大幅波动易引发风险等问题,2019年11月,上海金融法院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关于执行程序中处置上市公司股票的规定(试行)》,开创了在证券交易所协助下的大宗股票司法执行的新机制,率先探索了人民法院处置上市公司股票的全新路径。为配合该机制的有效运行,上海金融法院还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协助办理上市公司股票司法强制执行的备忘录,设置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

  “通过与证券交易所约定的信息渠道发布大宗股票司法处置公告,依托证券交易所提供的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平台,完成竞买申报、竞价匹配、结果公示等询价竞买相关事项,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充分实现了处置价值、效率、便利程度、社会效果与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的最大化,能最大限度实现股票处置目的。”上海金融法院执行局局长钟明坦言。

  首支大宗股票处置历时仅半个月,以2.74亿元总价成交,竞买成交的价格与市场价格基本持平,既反映了大宗股票的市场公允价值,又未对该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造成影响,有效提高了大宗股票的执行效率,切实保护了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维护了资本市场稳定。该执行案件入选2019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执行案件。

  成立专门保全团队,实现保全案件全流程集约化管理,80%的保全案件通过线上办理,开发保全辅助办案系统,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上海金融法院通过创新执行方式、规范执行流程,让金融案件执行更专业、高效。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国际金融纠纷解决的优选地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化是趋势所向,成为国际金融纠纷解决优选地,提升中国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一直是上海金融法院肩负的使命。按照“知识能力专业化、审判思维现代化、司法视野国际化”的标准,培养一批通晓中外金融法律政策、谙熟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具备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高层次金融审判人才,是上海金融法院建院伊始便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9年4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与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在金融法律决策咨询、联合开展金融风险防范专题研究以及复合型高端金融法律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提升中国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

  同年11月29日,首期“金融法治菁英项目”正式开班,这也是双方在共同培养金融法律人才方面持续深化合作的最新成果。课程为期一年,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业界专家,通过集中面授、沙龙、闭门研讨、论坛等形式开展培训项目,内容涵盖资本市场基础、公司治理、投资决策、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前沿等。经选拔,全院共有31名法官、法官助理参加培训,补强金融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质。

  2020年4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成立译研社。译研社着重从“本土问题,全球视角”入手,旨在打造前沿、开放、比较的金融审判实务交流平台,立足实践问题,定期分析研究域外金融司法新案例,翻译传介我国金融审判的新进展,并逐步成为沟通中外金融司法交流的新窗口。

  “金融大讲堂”“智荟融法”沙龙……上海金融法院搭建各类学习平台,培养干警的多元思维,加快知识更新和体系升级,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