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精神纯粹的践行者

——追记江西高院二级高级法官胡国运
2020-06-29 09:43: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新法制报 | 作者:胡佳佳 程呈
 

  人际交往中他不善言辞,但谈起法律和审判业务却侃劲十足。

  他生性温和,身上毫无“江湖气”,但骂起人来也毫不客气,对突破法律底线的当事人、律师、朋友常“怒发冲冠”。

  工作中他思想开放,时有破旧创新之举,但永远不变的是渗透血脉的司法为民情怀。

  他,就是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共产党员胡国运。

  5月6日,年仅56岁的胡国运在办公室突发疾病,因公殉职。离去时,他的办公室桌上还摊开着准备5月11日开庭的案卷……

  1987年7月北京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胡国运进入江西高院工作,担任过讲师、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等职务,2019年8月至殉职前为江西高院二级高级法官。

  一位有深度的法官:行走的法律法规

  1964年11月,胡国运出生在江西南昌五星垦殖场,幼年时家境清苦。因时常与在垦殖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下放的知青交流,青葱少年胡国运的心中就扎根了“北京读大学”的种子。

  怀揣梦想、付诸努力,1983年,胡国运考入北大法律专业。

  据北大同学万利平回忆,胡国运性格温和,学习劲头却相当强劲,没日没夜的。他尤记得这位老同学当年如何节衣缩食,一定要买一个录放机把外语学好的过往。

  刻苦的学习,回报给胡国运的是精湛的专业素养。1987年,胡国运毕业回到老家江西工作后,“知识渊博”“业务能力强”等名声在江西法院系统乃至全省法律界广为流传。

  “记忆力惊人”,是很多法律人提及胡国运时最佩服的一点。

  “对法律条文、经典案例,甚至是司法解释的条文,记得都相当详细……”江西高院民一庭法官李平回忆时难掩钦佩。

  曾给胡国运做过书记员的江西高院民二庭法官汪娣娣说,胡国运是他的法律引路人,“我们都尊称他为行走的法律法规”。

  胡国运谈法律,观点清晰,总是从立法精神入手,点明要害。在和他常打交道的律师群体中,他这个特点名声在外。

  律师刘卫东回忆了他多年前初识胡国运时求教的一段轶事。

  1995年,刚做律师不久的刘卫东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律师,遇到一个法律问题,冥思苦想了几天,都没有想明白。他想到向北大法律系毕业的胡国运法官请教。

  约到哪儿聊呢?一个周末,刘卫东给胡国运打电话征求意见。

  没想到听说探讨法律实务,胡国运一口答应了,他的意见是:一起去一所大学对面的一家法律书店见。

  没多久,胡国运蹬着自行车就来了。倚在自行车上,两位法律人站在书店门口探讨了50多分钟。

  “他跟我详细讲解了他的观点和其中的法律关系,让我茅塞顿开。”刘卫东说,谈完两人就各回各家了。这次交往,是他第一次请教胡国运并领教到他扎实的法律功底。

  胡国运曾说,谈业务,欢迎律师来探讨,“谈别的不要来敲他的门”。

  “很佩服他,他喜欢从立法精神剖析问题,而且对应到案件裁判的精确法条。”如今已是律所主任的刘卫东仍觉得不可思议。

  同样受教过的还有各地民事审判岗位的很多法官。

  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段毅就是胡国运的“铁杆粉丝”。段毅说,胡国运是全省法官心中民商事审判权威,大家遇到法律难题时,第一个念头都是向他请教。他总是悉心指导,乐此不疲。

  一位有温度的法官:让司法裁判更温暖

  5月14日中午,江西高院民一庭吴玉萍、李平、吴狄三人又在一起讨论案件,他们各执己见。

  争论不下之际,三人突然都沉默下来,眼眶湿润,因为以往这种时候,他们定会一致要求:去问问胡庭长,看他怎么说。

  任江西高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十余年,因业务能力出众,胡国运被评为“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并被江西法院人誉为江西民商事审判的“领路人”。

  但胡运国却总是说:“厚实的法律功底是一个法官不可或缺的素质,但一位法官更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

  法官吴玉萍回忆,自己曾审理过一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考虑到这起案件一审送达程序错误,她打算发回重审。发回重审的理由是充分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时任江西高院民一庭庭长的胡国运了解案情后发现,案件涉及的400多万元工程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工资。他对吴玉萍说,如果案件简单发回,按规定程序走,兜兜转转又得一年半载,但是农民朋友的工资拖不起啊!

  最后,根据胡国运的建议,吴玉萍依法对部分事实先行判决,让农民工尽快拿到了工资款。“他对案件当事人始终保持着关注和倾听的姿态,这是他职业素质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吴玉萍感慨道。

  法律往往滞后于现实生活的发展。胡国运认为,法官不仅要辨明是非,还应具备理论的前瞻性。

  庭里在2012年接手过这样一起案件:一对夫妻,婚姻关系名存实亡,丈夫瞒着妻子借了大量外债,债主起诉要求夫妻俩还债,但是女方认为她不应该承担共同债务。

  法庭合议时,胡国运认为,虽然这个案子标的额只有30万元,但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大量存在,这对夫妻另一方不公平。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起小案件,但是在胡国运看来,这是无数类似家庭面临的共性问题。”李平说,胡国运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梳理研究,并到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专门汇报。后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这样的债务不应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胡国运常对身边的年轻法官说,提高办案质量,不仅要对案件准确定性,认定事实清楚,更要想着判决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在维护法律威严的同时传递法律的温暖。

  胡国运在担任江西高院民一庭庭长后,加强对下指导,要求全面提升全省法院民事审判整体水平。

  积极指导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让“清官不再难断家事务”,是胡国运倡导司法温暖的另一种体现。

  2016年,南丰县人民法院被江西高院推选为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试点之初,南丰法院对改革的发展方向有些迷茫。

  南丰是世界橘都、中国傩舞之乡,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里。“蓄道德能文章”“正己而治人”,正是曾巩提出的齐家理念。“曾氏家风在南丰被推崇有影响力,值得提倡。”胡国运到南丰法院调研家事审判工作情况时,提出把曾氏家风文化融合到本地法院家事审判的理念当中,提炼出一种适合当地群众的家事纠纷处理模式。

  在胡国运的指导下,南丰法院结合南丰本地文化元素,提出了“和合”理念,并将其作为南丰家事审判的核心理念,成就了一套适合当地的家事纠纷处理模式。

  “以‘合’为目的,始终把感情修复摆在第一位。”南丰法院副院长赵霞说,南丰法院家事审判坚持胡国运提出的“和合”理念,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和合”理念进入南丰法院司法实践多年,其间多次完善。如今,该院的家事审判改革成为家事审判“江西样板”。

  除了南丰经验,全省家事审判改革,在胡国运的指导下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4家法院和3名个人荣获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一位有担当的法官:不惧威胁,坚守法律底线

  “只要证据充分,有法律依据,说理明确,就没什么可怕的,我做你们依法办案的后盾。”这是胡国运担任江西高院民一庭庭长时,经常跟庭里法官说的一句话。

  江西高院研究室副主任颜凌云还记得在民一庭工作时,曾办理过一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二审案件。审理中,颜凌云认为,一审对案件事实认定有错误,上诉人的上诉理由有法律依据,但这件案件的被上诉人却通过各种方式给合议庭法官施压,并扬言“改判就大闹”。颜凌云向胡国运汇报后,他就曾这样掷地有声地对颜凌云说。

  胡国运悉心指导颜凌云,一起完成该案的审理。案件下判后,尽管被上诉人不服,组织人员闹访,但是由于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说理明确,被上诉人的闹访也改变不了“铁案”的事实。

  “他黑白分明,从不屈服任何外力。”律师何大年对此深有体会。

  2006年,何大年接手一个标的额达3亿余元的案件,他是被告的代理律师。何大年说,他接手这件案件后,虽然经过详细调查,分析了整个案件,觉得自己代理的被告这一方是占理的,但是由于这件案件原告是北京的公司,其代理律师又是从法院系统出来的知名律师,这让何大年心里打鼓。没想到,最后胡国运作出公正判决,被告方胜诉了。

  当然,胡国运也有“怕”的时候。他不是怕自己办的案件出问题,而是担心自己的家人受到威胁。

  江西高院民一庭刘伟伟回忆说,几年前,胡国运曾办过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因为坚持秉公办案,没给四处说情的当事人面子。事后,当事人四处打听到胡国运的家庭住址,并扬言报复他的女儿。这让胡国运担心了好长一段时间,所幸女儿平安无事。

  在办案中,胡国运无论对知名律师,还是年轻律师,都做到充分尊重律师权利,认真倾听律师意见,依法保障律师权利。为此,他也成为很多律师的朋友。

  2019年底,律师邹玲因一个建筑工程方面的案件第一次接触胡国运。

  “胡国运是二级高级法官,是前辈……”起初,邹玲有很多担心和顾虑,不料整个案件办下来,邹玲完全被胡国运的专业、敬业精神折服,“他完全没有架子,就像一位长辈,认真倾听当事人、律师的所有陈述”。

  今年2月底,正在乡下为父亲料理后事的胡国运接到邹玲的电话后,还耐心听完她的陈述和证据材料说明。“判决宣布,没有完全支持我们的观点,他又耐心给我解释并答疑了。”邹玲说。

  “做人如君子,做法官亦如此。”这是胡国运指导年轻法官吴狄写《现代法治之国的君子法官》调研文章中阐述的君子法官,而君子法官更是他的初心。33年来,胡国运始终遵循君子之道,恪守做人之理,践行着自己的君子诺言,不惧威胁,坚守法律底线。

  一位有“洁癖”的法官:清正廉洁胸怀坦荡

  用一身正气形容胡国运,再贴切不过。

  江西高院民一庭曾有年轻同志办案遇到“打招呼”“说情”的难题,一时不知如何处理,向胡国运请教。每一次胡国运都鼓励他们:一切按法律办,“案外的压力我来扛”。

  江西高院办的都是大案要案,来找关系的常常“不是一般人”,有人提醒他,太耿直容易得罪人。胡国运深知这一点,但他对庭里的法官、对家中的爱人都常说一句话: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法律。

  早年,胡国运小舅子刘忠明下岗失业,工作不好找,刘忠明曾有小心思,想过姐夫胡国运在省高院上班,能否让姐夫找找朋友帮他安排个工作。他没想到只提了个开头,就遭到了姐夫的拒绝。

  妻子刘新明忆起胡国运当年的一连串反应,至今印象深刻:

  “我现在帮他要了个职位,明天人家找我要点什么,我有什么能交换?不就是手上这点裁判权吗?这是我的吗?!我能给吗?!”

  “我不喜欢八面玲珑,讨厌因为利益向人低头。”

  “家里什么事都听你的,唯独我的工作你不能插手!”

  ……

  句句犹新,字字在耳。

  刘新明说,她从没有担心过丈夫胡国运的廉政问题,只担心他会不会得罪人,因为很多人叫他“硬骨头”。她记不清多少次,把为案子的事来家里找丈夫的人堵在门外,但记得曾有一次,因考虑生硬的待客之道不妥,她想让前来找胡国运的当事人进屋坐下好好说,被胡国运骂了一通。

  胡国运调任民一庭庭长后,第一次家庭聚会时就跟大家说,民一庭案件更多,他的家人绝不能去接触当事人。他说,这是底线,底线没守住,这个大家庭也不会安宁。

  从此,刘新明再也没有因为案子的事跟爱人开过口,“首先是我不敢,其次是我佩服他、敬重他”。刘新明心里也明白,丈夫也并不是对弟弟不关心。

  确实,因为考虑到小舅子离异和失业等问题,胡国运一边给予经济帮助,一边帮助小舅子学习法律知识,同时鼓励他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他还主动把小舅子的孩子接到家里协助抚养和教育。小舅子有一次手骨折住院,胡国运每天一顿汤送到医院照顾他。岳父老年痴呆,胡国运也第一时间把老人接到家里照顾赡养。

  “此生太感激姐夫了。”刘忠明说,姐夫不仅是他的法律老师,还是影响他怎么做人的老师。

  江西省人大代表张工认识胡国运多年,他说,胡国运是个纯粹的人,从业多年,不沾江湖气,没有铜臭味,为法律人树立了榜样,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学习的楷模。

  江西高院立案二庭庭长龚雪林说,胡国运30多年来,真正做到了用司法实践践行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诺言。

  “以负责的心,做好分内的事;以不变的心,坚持自己的理念。”胡国运的微信签名处,这条处世理念仍静静躺在主人的个人页面,永远不会变……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