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未成年人长期沉迷于玩游戏当中,一些网络游戏平台做了防沉迷设置,限定了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谎称能破解防沉迷设置,乘机借此骗取钱财。近期,南宁市民陈先生就向《新闻在线》反映,他12岁的儿子最近就中了骗子的骗术,损失了6万多元。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监管力度,采取了过滤不良内容的“青少年模式”,在很多游戏平台也设置了防沉迷系统,这等于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安装了一道道“闸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谎称有破解高招,乘机诈取钱财,这显然是一个犯罪新动向。
应该说,防沉迷设置对限制未成年人过度玩网络游戏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然而,措施再有效也要监管好孩子。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疫情下,学生使用手机或电脑上网学习的机会增多。即使孩子借用家长手机学习,家长也要监管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可见,有了网络游戏平台安装的防沉迷设置,并非意味着并万事大吉。监护人家长,还必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小陈是向妈妈借用手机后才上当受骗的。而如果小陈妈妈当时向孩子了解情况,或即使把手机借给孩子也要留意他用手机到底在干什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了。此外,家长的微信号、账号等也不能随意透露给孩子,。
尤其是像小陈妈妈这样的打工族,收入较低,微信包里的零钱都是帮人代收的贷款,如此损失令人痛心,却也教训深刻。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父母才是“第一责任人”。尤其是疫情下,孩子需要上网学习,家长绝不能对孩子整天在干什么不闻不问。家长对孩子的监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是失职。
目前,小陈的家人已经向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报了案,希望警方能够追踪线索早日破案,也希望警方对这种新型犯罪活动给予严厉打击。然而,严厉打击仅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家长必须管好自己的孩子。也可见,仅靠网络平台设置防沉迷系统还不够。唯有各方携手,形成合力,才能减少甚至杜绝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