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海盐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冯峰当起了“主播”。沈玲丽 摄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执行办案的双重压力,浙江省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实践“零接触不见面执行”“线上不间断执行”,推行“善意文明不机械执行”,找准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有力推动了执行理念和执行方式的深刻变革,为“两手硬、两战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司法助力。
■“不见面”执行
司法温度进一步提升
“‘移动微法院’真的太方便了!”3月11日,身处湖南的张大爷拿到4300元执行款,连连点赞。
张大爷在台州各地唱了三十多年的戏,年纪渐长便选择退休,后把戏服等租给了陈某,但陈某未支付租赁费,遂诉至三门县人民法院。法院判决后,陈某仍未履行,张大爷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上官芳芳很快将租赁费执行到位,但受疫情影响,张大爷被困在湖南,上官芳芳便通过远程指导他注册浙江“移动微法院”,线上办理了领款及结案手续。
“现在房产拍卖需要确定起拍价,如果双方达成一致价格,可以省钱省时,双方是否同意议价?”“同意!”“下面请被执行人开始报价……”2月3日,玉环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沈贤忠通过“移动微法院”组织了一场线上“议价会”。经过几轮“讨价还价”,身在宁波的双方当事人便就这处位于“黄金地段”的住宅以330万元的价格最终确定下来。不久后,该套房产以337万元的价格顺利成交,债权人的权益在特殊时期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障。
在执行一起被执行人系香港注册企业、标的额超亿元的案件时,为克服交通管制等困难,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电话、“移动微法院”等方式,组织案件当事人采用股权议价形式商定相关股权以1.4亿余元价格起拍。3月6日通过淘宝进行司法网络拍卖,4月7日由一家在美国纽约上市的公司以起拍价成交。拍卖款到位后,债权人得到了优先受偿。
5月13日上午,在龙游县人民法院执行接待室,执行干警杨振正在执行一起劳动报酬案件。跟往常不同的是,在外地的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都没有到现场,而是通过“移动微法院”视频连线开展沟通协商。这次视频通话是杨振为这个案件进行的第三次沟通协商,终于双方达成最后的还款方案。
在执行两批标的额达430余万元的劳动工资系列案件过程中,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协同越城区人民法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移动微法院”为100余名远在安徽、湖北、贵州等地的民工线上办理领款手续,第一时间完成线上“打款”。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通过视频连线,让因被限制出入境而被困意大利的被执行人徐某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徐某当即转账支付了首期执行款,并表示自己会按照协议内容按期还款。法院当天解除了对徐某的出入境限制。
安吉县人民法院通过跨国视频连线,确认当事人身份,为远在越南的申请执行人“云放款”80万元,并在线办理了结案手续。
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借助基层网格员,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让网格员代为向村里的老人交付赡养费等执行款。
疫期防控期间,浙江法院执行干警运用“移动微法院”“浙江智慧法院”等移动平台办案的工作模式,让“零接触”“不见面”执行成为流行,全省执行办案微法院使用率达到85%。
■“不间断”执行
力度效率进一步提升
“感谢法院为企业解忧,在疫情期间帮我们执行到位51.5万元货款。”5月20日,浙江某门业公司负责人吴东君专程赶到江山市人民法院,给执行干警郑智华送来了锦旗。
因上海某公司欠货款未付,浙江某门业公司起诉,并申请对被告的银行账户进行财产保全。法院判决,由上海某公司支付货款94万余元及违约金。2020年3月19日,浙江某门业公司向江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承办人郑智华了解到,受疫情影响,申请执行人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存在一定的困难,他通过执行查控系统核查发现被执行人账户内已冻结存款达53万余元。
他第一时间制作法律文书,并上传至人民法院执行事项委托系统,委托上海当地法院异地划拨。4月25日,被执行人账户内的存款顺利转入法院执行款专户。同日,郑智华通过一案一人一账户管理系统,将到位的案款发放给浙江某门业公司。
“贵院法官以实际行动确保执行工作不掉线、不打折,圆满解决了这个金额大、执行难的民事纠纷,防疫不妨案,执行不迟行……”3月5日,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给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一封感谢信。1月下旬至2月底期间,宁波中院执行干警克服疫情期间的重重困难,协调督促广西的被执行人陆续将近2亿元的执行款分期履行完毕。
青田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转变办案思路,利用电话、“移动微法院”开展执行,打破空间壁垒,不让被执行人存有借疫情躲避执行的侥幸心理。
2月25日,青田法院执行干警在引导被执行人林某通过“移动微法院”完成财产申报后,结合案件标的以及线上冻结金额,认定其有能力履行,立即敦促林某自觉履行义务。林某在得知法律后果后,一改之前的敷衍态度,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履行完毕。
如何实现疫情防控期间执行工作“不间断”?杭州市两级法院建成“慧执行”移动终端,依托“城市大脑”进行大数据共享和网上查控。台州法院拓展网上执行,建立不动产线上查控特别协作、车辆查控专线、银行微查控机制,广泛开展“云查控”。温州法院将“温州执行”模块迁移至浙政钉平台升级为“智慧执行”,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入,可随时随地对接法院内网执行办案系统,快速查找案件信息、查控财产、发起布控,一站式办理执行案件,并实时提醒待办事项,实现出差、居家期间移动办案办公。
长兴县人民法院借助基层网格员及“健康码”大数据智能识别技术,网格员一旦发现被执行人居家的,由网格员事先查其“健康码”,对于“绿码”被执行人则将他带到村委会、辖区法庭或卡点进行执行约谈、督促履行。
此外,全省法院充分运用“移动微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执行事项委托系统、一案一人一账户管理系统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有效应对了疫情对执行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
■“不机械”执行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如果我们的账户不能及时予以解除冻结,将直接导致公司定的生产经营无法正常运转,目前手中的50多万件防护服无法按时顺利交货……”4月26日,两被执行企业发函给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求助。
4月17日,南湖法院受理申请执行人某银行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执行一案,依法对两被执行企业的银行账户进行冻结。
南湖法院立即核实,了解到两家企业自2月1日开始就为疾控中心生产民用防护服,是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执行法官联系申请执行人释明相关情况,征得其同意变更强制执行措施:法院对两企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活封”,仍允许企业正常生产,但不允许处置,同时解除银行账户的冻结,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提供高效司法助力。
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莲都区人民法院针对抚养费、抚养权等涉家事执行、涉行为执行类案件推行“执前沟通+在线督促”举措,从立案到进入执行查控阶段形成完整闭环。
丽水市、区两级的执行实施案件全部在丽水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执行专区统一立案,在一起涉及抚养权纠纷执行案件中,陈某通过“移动微法院”申请立案执行,立案人员通过线上核查认为该案转入执前在线沟通模式,更有利于化解矛盾。为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及时将孩子带回,立案人员通过电话告知在线沟通,劝导被执行人为孩子考虑同时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该案在立案阶段顺利执结。同时,该案的另外一起已进入执行程序的涉配合房产过户关联案件也在同一时间顺利执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要不是法院的柔性执行,我们公司200多人就散了!”5月28日,站在新的车间里,金华晟博工具公司办公室主任余娜感慨万分。在一起拍卖成交房产的强制腾空过程中,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努力居中沟通协调,审慎权衡双方利益,积极主动拿出解决方案,在特殊时期为租赁在该处的晟博公司争取到15天宽限时间,顺利完成了一份价值上千万元的外贸订单。
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法院查封了某汽车空压机厂名下3辆汽车和一处工业用房,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受疫情影响,该厂生产经营雪上加霜。了解情况后,执行法官利用“移动微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在线达成执行和解,为被执行人进行信用修复,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屏蔽,解除对被执行人3辆汽车的查封,帮助被执行人企业在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疫情防控期间,浙江全省法院秉持强制与善意并举的理念,运用大数据排查与湖北、防疫等相关的重点企业经营情况,线上协调各方主持和解,线上处理信用修复助力信贷,线上发放执行款、救助款等成常态,给疫区企业和个人、困难当事人送去“及时雨”——
为416家企业和3917名个人线上修复信用;
为11家重点医疗保障物资企业实施信用修复(含外省企业2家),为企业争取融资扩大产能创造条件,共获得银行授信3000余万元,包括急救车、医疗床、防护服、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超过2亿元的防疫紧缺物资顺利投入生产;
为10名一线防疫医护人员解除乘坐高铁、飞机等限高措施(其中2名护士援鄂),使他们顺利投身抗疫;
为2起司法网拍在线办理成交手续,便利交易各方申请贷款近1.6亿元,有效防止了新的债务纠纷产生,激活了债权债务链多方利益;
……
上面这组数据,是浙江全省法院1月下旬以来“不机械”执行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