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群众难题”中累积公信力
2020-06-04 19:56:48 | 来源:河北新闻网 | 作者:吴峻栎
 

  近日,河南郑州有市民称,在惠济区江山路与科技路交叉口往东100米处的机动车道上有一根电线杆。之后她向各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将电线杆移走,然而连续20余天打了33次电话,有关部门只是加装了有反光防护的防撞桶,电线杆却并没有被移走。近日,市长热线回复李女士称,这根电线杆目前归属不明,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本来,政府新建道路,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加快城市发展,但因为规划建设不合理,电线杆影响道路美观和使用不说,还额外增加了市民出行“危险源”。虽然有市民和媒体的反映、报道,但仍“涛声依旧”,拦路电线杆无形间成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路障”,不经意使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丢了分”,也让群众“寒了心”。

  近年来,各地探索建立的“接诉即办”“马上就办”等方法,通过政务平台APP、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手段,加强了沟通互动,及时解决难题,得到群众肯定拥护。特别是疫情期间,部分官员针对农产品滞销等问题,纷纷变身“网络主播”为当地特色产品直播带货,既树立党员干部“好样子”,又鼓了百姓的“钱袋子”。

  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本是政府份内之事,也是提升公信力之举。不过,该新闻中当地部门处理电线杆的做法明显违背了依法行政原则,让群众有种投诉无门的无奈,还容易让人产生“一根电线杆难倒一个政府部门”的误解。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不应推推扯扯、躲躲藏藏,而要正视问题,主动担当,切实把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当作最大事加以解决。

  一方面,要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心用力用情用智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做到民有所呼必有应,民有所想必有思,民有所难必有解,民有所需必有为。另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方式,应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用好“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无难事、悉心办”。当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也是重要方面,无论群众通过哪种途径找政府“吐槽”“说理”,无疑是相信政府会帮助解决,因此,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多大、多难,都应及时反馈问题的进展、解决的程度和下步的打算,杜绝把问题的“球”踢回给群众。同时,还应建立长效机制,把监督考核与追责问责并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应紧盯群众需求,将心比心,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特别是进入5G时代,更应谨防“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最终由小事演变成大事。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