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追忆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法院扶贫干部杨远明
2019-09-11 09:35:4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林晔晗 彭筠童 周星宇
 

  8月27日,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法院驻当地白沙镇石园村扶贫队队长杨远明,因车祸倒在了扶贫的路上,把生命定格在即将胜利却仍在征程的扶贫事业中。

  “父亲走得太匆忙,什么话都没有留下,他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倾心尽力于扶贫事业的精神是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杨远明的儿子杨浩这样说道。

  9月3日,哀乐低鸣,杨远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英德殡仪馆举行,偌大的告别厅里挤满了人,前来吊唁的乡亲们在门外排起了长龙。

  “工作上他是我们的带头人”

  在英德市白沙镇石园村西南方,一排整齐的房屋格外显眼,院落平整,设施齐全。88岁高龄的邓老伯东摸摸西瞧瞧,满眼喜悦。

  邓老伯名叫邓宏成,是石园村最后一户住进新房的贫困户。在大家眼里,邓宏成是一个谁都搞不定的怪老头。“一个人住在屋龄比他还大的破旧老屋,平日里跟谁也不打招呼,除了请他喝酒吃饭他几乎从不说话”,石园村党总支书记朱建中告诉记者,村委、驻村工作队、镇扶贫办轮番做工作,邓宏成就是铁板一块——不搬家也不改造!这成了压在村委干部心中的一块大石。

  2016年5月,杨远明被派到石园村,走访的第一户就是邓宏成家。头回见面,邓老伯对杨远明根本爱理不理。随后几天杨远明也常吃“闭门羹”。

  作为多年的老党员,杨远明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了解到邓老伯不愿意参加危房改造的原因。“您看这样好不好,老屋就不改造了,我们按照规定帮您在村口重新建,至于启动资金我个人先垫付3000元,不够再说。”杨远明掏心窝子的一番话说服了邓老伯。

  担任石园村扶贫队队长已是杨远明五年内的第二次驻村。2015年9月,根据院党组安排,杨远明挂职白沙镇车头村担任第一书记。

  村书记苏小欧回忆起杨远明时两次落泪。“杨书记比我小两岁,工作上他是我们的带头人,平日里是我的好弟弟,没想到走得这么突然。”

  村总支其他人也滔滔不绝,“过去村委人心涣散,村委结构老龄化,村里年轻人不愿意入党,更别说担任村干部,求都求不来。”

  杨远明来了后,先是把村里老党员家里走了个遍,每到一家总是问寒问暖,很多老党员很是感慨:没有想到市里派来的村干部这么关心重视我们这些老党员!

  从过好组织生活开始,村总支一班人慢慢地形成了合力,全村70多个党员从主动缴纳党费、落实“三会一课”开始,党员们也开始对党组织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现在的党总支活力十足。苏小欧骄傲地告诉记者,党总支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一个40多岁、一个才30岁,两人都在广州、佛山等大城市做过生意,有头脑有干劲也有能力,一定能成为村里致富创业的带头人!

  “咱们农村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地里的稻谷正在拔穗,眼看要到追肥打农药的时候了,明天镇里开会,有一笔扶贫尾款资金要提交使用计划,我建议把这笔钱主要花在购买化肥农药和为养殖户购买鸡苗上,现在养鸡到春节前刚好可以出笼,那个时候价钱好……”回忆起杨远明最后一次跟自己谈工作,白沙镇石园村书记朱建中很是痛心。

  朱建中和杨远明二人搭伙一年多以来,石园村产业持续发力。农资供应、庄家医院、农技咨询、金融服务、农村淘宝等项目都稳步推进。朱建中说,“杨远明心里装着全村老老少少,咱们农村就需要这样的干部!”

  “朱光灯,残疾户,与父母同住,本人有精神分裂,偶尔帮人做田地活,约70元每天,无种养,每月做零工平均收入800元;朱明团,47岁,未婚,与父母同住,在番禺鞋厂打工,每月打工收入2700元左右;朱志广,与奶奶同住,外出南海打工,擅长做不锈钢门窗……”走进杨远明生前在村里的住处,记者翻开杨远明的扶贫工作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贫困户的各种情况。白沙镇扶贫办主任卢想坚告诉记者,镇里扶贫干部中,“杨远明队长扶贫工作的底数最清楚。无论什么时候我问他,他都能对答如流,是全镇出了名的扶贫数据库。”

  谈起贫困户基本信息和数据,白沙村扶贫队队长刘贤喜告诉记者,杨远明虽然年龄偏大,但扶贫户基本信息网上填报工作却是镇里最全最快的,为了避免系统高峰期撞车,他想了个绝招:把闹钟定在凌晨2点,闹钟一响他就翻身起床,一屁股坐在电脑前,有时一坐就是一个通宵。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记者采访时刚好赶上石园村小学开学的第一天。

  “村里享受教育补助的学生有22人,没有一个学生因贫脱学。每一次教育补助发放,杨远明都不忘挨家挨户打电话提醒他们领补贴,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建设家乡。”朱建中告诉记者。在杨远明看来,知识和技能才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长远之策。

  邓广湖从小就是个苦孩子,打小就没了母亲,父亲因伤致残,一度也很消沉。两年多前,邓广湖开了一家五金加工店,去年因资金压力差点经营不下去,杨远明了解情况后,跑前跑后帮他争取到了政府免息小额贷款度过了难关。“现在儿女双全,生活安定,靠自己劳动养家糊口,心里很踏实。”为了杨队长,我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他对我的恩情。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已成为杨远明的口头禅,也是他一直的努力目标。三年来,他先后动员贫困户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人员多达113人次,其中27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花生、辣椒,养鸡、养猪等培训,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元。三年来,石园村完成脱贫63户159人,剩余4户11人也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实现脱贫。2018年,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38元。

  杨远明近五年里先后两次驻村,扶贫工作达四年,已经与乡亲们有了深厚的感情。英德法院院长林洁明告诉记者,按照规定,扶贫年满三年就可以申请返回原单位,院党组征求他个人意见,他当时表示,扶贫工作一日没完成一日不回城!

 
责任编辑:邵倩雯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