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 (陈中伟) “从起诉到拿到执行款只用了两天时间,办事效率真高!”。8月13日,一起买卖合同案在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法院白马寺法庭调解结案,家住该县文星镇北郊居委会的原告肖某在拿到首批5万元执行款后,对法庭的高效办案赞不绝口。
今年来,该院为提高人民法庭办案效率,强化便民诉讼服务功能,通过对人员、装备、办公场地等进行整合,将位于湘江以西的城西、新泉、白马寺等3个人民法庭集中办公,成立河西中心人民法庭。自年初以来,中心法庭办案质效稳步提升,办公经费得到有效缩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群众参加诉讼更方便了。
“不到五分钟就拿到调解书,真方便!”今年年初,家住岭北镇的农民工刘某在为被告任某等人改造修理船舶过程中不慎摔落受伤造成九级伤残。案件经新泉法庭主持调解,双方达成由被告方赔偿各项损失14万元的协议。协议签订后,法庭通过电子签章系统打印民事调解书,当场送达给双方当事人。
而在此之前,即使是当场调解的案件,都需要法庭向院机关申请车辆,回到院机关打印文书后逐一盖章,当事人一般至少要第二天以后才能拿到文书。而院里公务车辆本来就紧缺,法庭当日申请用车后,并不一定在次日有车用。
湘阴法院以湘江为界,在河东设置2个法庭,河西设置3个法庭,下辖6个乡镇30多万人,近三年年收结案均超过1000件。因法庭辖区面积较大,且距离县城较远,采用电子签章后,进一步解决成本高、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中心法庭地处位于辖区的中心地带,距离最偏远的南湖洲镇洋沙洲社区也只有20多公里。法庭还设立立案窗口,实行统一远程立案、电子签章,并经常深入辖区村组开展巡回审判,从距离、服务、效率等方面切实落实便民举措。
法庭通过科技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诉讼便民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诉讼群众的肯定。
“如今在法庭也可以当场立案,结案后当场领取文书,为人民群众参加诉讼省了不少事。”家住南湖洲镇的人民陪审员吴建兵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里话。
审判质效提高了。
7月26日上午,城西法庭审理原告姚某、杨某与被告周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
庭审过程中,两原告及其家属指责被告方不关心原告伤势,情绪非常激动,在庭审过后又将被告周某的车辆围堵,阻碍其离开。中心法庭干警和工作人员全部放下手中工作,兵分三路进行处置,安抚当事人情绪、疏散围观人员、做好汇报沟通。经过法庭人员的通力协作,最终将这起突发事件妥善处理在萌芽状态。
“小案以庭为单位办理,大案合力解决。中心法庭的这种工作模式,让原本人手不够的基层法庭力量得到充实。”城西法庭的“85后”女庭长黄斯琴在办案中经历让她颇有感触。
3个法庭配备员额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各类人员21人,分成三个审判小组。简易程序案件法庭为单位组建审判团队办理,疑难重大案件则集中中心法庭审判力量办理。通过对审判力量的整合,进一步挖掘了内部潜力,激发了干警活力,同时,也提高了对突发案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能力。
今年1至7月,三个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1371件,审结1103件,结案率80.45%,结案率同比增长30.05%,案件改发率降低22.21%,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16天,各项审判质效均得到提升。
办公经费下降了。
在人员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安保力量不足一直是困扰基层人民法庭的问题。“如今进入法庭人员都进行了安检,干警们安全感明显增强了。”白马寺法庭庭长汤林如是说。
今年,该院以租赁的方式租下湘阴县临资口大桥原收费站办公大楼,改造为中心法庭,对审判区、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了严格区分,在审判区配置了安保系统,设立立案信访室、接待室、调解室、科技法庭,还配备了食堂、支部活动室。在全院仅5台警车的情况下,为中心法庭配备一台办案用车用于三个法庭办案。1至7月,法庭办公经费同比缩减近50%。
从该院人民法庭集中设置的实践来看,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不过,正如该院院长李卫东所言,“每一项改革性举措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和验证,希望我院在人民法庭建设的这些探索能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