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代表聚焦非遗传承 助非遗技艺变“财富”
2019-03-08 19:13:51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张一凡 张伟
3月8日,恰逢“三八”国际妇女节。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女性人大代表许下了春天的新期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让流传千百年的非遗技艺变成“财富”,助力乡村振兴。
国家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举措让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水仙倍感兴奋。“30年前,外国人只花了500块钱买了一张我们200年历史的马尾绣的老绣品。”这让宋水仙至今还难以释怀,“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被买走了,后辈们怎么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宋水仙表示,非遗不仅仅是手工艺,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是我们的根和魂。外面的人觉得我们水族神秘,我们就要让他们了解水族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以非遗引领文创产品和旅游。”她期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
加强非遗的传承赢得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从江县马安村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祖英的认同。韦祖英表示,她将推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里,让非遗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我们要告诉子孙后代,不能忘记我们苗族的刺绣,一定要一代代传下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展示的“竹编”成为众人的焦点。杨昌芹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有关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计划。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并将非遗作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之一。以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为例,官方早在2013年起实施“锦绣计划”,充分调动发挥绝大多数深石山区、民族地区妇女指尖上的技艺技能,至此带动了近50万名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成为推动贵州省脱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公司董事长石丽平带来一件70名绣娘精心绣制的绣品“凤舞花开”向代表展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石丽平说,通过加强苗绣技能培训,发展壮大苗绣产业,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财富”。
国家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举措让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水仙倍感兴奋。“30年前,外国人只花了500块钱买了一张我们200年历史的马尾绣的老绣品。”这让宋水仙至今还难以释怀,“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被买走了,后辈们怎么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宋水仙表示,非遗不仅仅是手工艺,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是我们的根和魂。外面的人觉得我们水族神秘,我们就要让他们了解水族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以非遗引领文创产品和旅游。”她期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
加强非遗的传承赢得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从江县马安村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祖英的认同。韦祖英表示,她将推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里,让非遗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我们要告诉子孙后代,不能忘记我们苗族的刺绣,一定要一代代传下去。”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展示的“竹编”成为众人的焦点。杨昌芹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有关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计划。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并将非遗作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之一。以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为例,官方早在2013年起实施“锦绣计划”,充分调动发挥绝大多数深石山区、民族地区妇女指尖上的技艺技能,至此带动了近50万名妇女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成为推动贵州省脱贫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公司董事长石丽平带来一件70名绣娘精心绣制的绣品“凤舞花开”向代表展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石丽平说,通过加强苗绣技能培训,发展壮大苗绣产业,有信心也有能力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财富”。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