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理念 全力助推老年人维权
2017-12-06 14:48:1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胥苏江 周陈华 夏裕峰
  为扎实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以老年人维权为聚焦点和着力点,坚持理念转变、方法转轨、治理转型,对包括赡养、离婚、继承等各类型纠纷中的涉老案件,开展专业服务、定向服务、精细服务,持续积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前不久,该院家事审判庭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敬老文明号”。

  一是从“平等保护”向“优先保护”转变,开辟涉老维权绿色通道。立案环节,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老维权工作室及热线电话,坚持问题有人解、难题有人应,对行动不便和居住偏远的老人,一律上门立案、巡回审判。审理环节,围绕“专家法官、专业团队”思路,组建涉老案件专业合议庭。在全院择优抽调4名员额法官,同时,选任12名老龄委、妇联干部担任人民陪审员,共同参与涉老案件审理,力求对各类涉老纠纷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把脉、精准化解。执行环节,创新“小额速执”机制,由1个执行团队专门负责涉老案件执行,加大对赡养费、医疗费、抚恤金等案件的执行力度。在此基础上,对涉老案件建立专项台账,将老年当事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生活现状等一一列明,定期开展“家事暖阳”回访活动,动态掌握、及时反馈老年人案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状况,实现走访零遗漏、服务全流程、诉求快响应。

  二是从“一元思维”向“多元思维”转轨,凝聚涉老维权最大合力。拓宽多元路径。紧盯“和谐”的核心目标,紧抓“调解”的关键抓手,着力塑造“6+3+N”的多元解纷机制。即,由法院、妇联、老龄委等六家单位与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员等“三大员”组成“标配”,再根据纠纷情形,邀请社区村居干部、乡贤人士积极参与,实现部门联动、纠纷联调、隐患联处。总结多元方法。树立问题导向,定期交流经验,并积极借鉴先进法院做法,先后总结出耐心倾听法、亲情感召法、成本分析法等10余种工作方法,增强涉老案件调解的灵活性、说服力和成功率,避免“法律胜诉、亲情败诉”现象。吸纳多元力量。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涉老案件,一律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一律组织相关村居社区的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从道德视角开展评议说理,在适当时机,邀请记者采访报道,传递正能量,唱响正气歌。

  三是从“末端受理”向“前端治理”转型,放大涉老维权社会效应。注重普法宣传。建立法官以案释法制度,要求将普法宣传贯穿案件处理始末,说清事理、说透法理、说通情理,让“当局者”受教育、“旁观者”受影响。以“大讲堂”“小板凳”等灵活形式,定期开展普法活动,配合以道德伦理、孝道文化为内容的漫画宣传板、宣传手册,让群众乐于学、易于懂、善于用。注重源头预防。搭建“一村一法官”平台,通过法官挂钩主要村居担任“法治村主任”,加强与镇村干部的信息交流,有效掌握涉老纠纷动态,让各类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注重综合施治。积极融入社会综治大格局,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定期对涉老案件进行归类、统计、分析。针对涉老维权中的普遍性、趋势性问题,每年编发老年人权益司法保护白皮书,及时发送司法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