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的石拱桥
2017-12-05 15:22:55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赖青云
清晨,几片树叶不知何时飘落小院,恍然间一丝秋意的感知悠然而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经意间跃然思绪 ,那小桥流水的意境自然的总是让我联想到城北的石拱桥。
我家不远处有一条溪流自西向东,年复一年沿着宁都县老城区的北门静静的流淌,由此城镇分为城内城外,北边城外的那边叫做桥背。桥背,给我的记忆与印象中不仅仅是一个城郊村落的名称,而是这座横跨龙边溪衔接宁都老城北门的一座桥,一座全部用青麻石筑起的石拱桥。它将城里与城外连起却又在城镇的概念上在这里做了符号上的分隔。
据记载,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县令赵不低率领民众建造,名北当桥。元代尚书钱普撒哩易其名曰拱辰桥,距今已800多年。因洪患后来屡有毁建,现存桥为清乾嘉年间所建,相传桥下溪流为青龙所变,由此又取名接龙桥。文革前,据长辈们说还能见到"接龙桥"三个繁体字的石碑立于桥头。桥身全部用青麻条石直接砌成,全长约5500公分,宽630公分,分别由三个相同大小的圆拱组成,三个圆拱的跨度各自均为100公分,高约560公分。桥面中间4000公分是平坦的路面,两头为上下级台阶各15级,每一级台阶宽90公分,高15公分。三个圆拱间的两脚在各自迎向水流的一面是尖尖的船头形状,以防流水的压力,也便于排解和分流洪水的冲击,可见古代先民的卓越才能与智慧。在没有起重设备和吊车的情况下,当初建造过程是何等艰辛,它汇聚了古人精湛的工匠技术与精神,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们的勤劳与勇敢。
城北石拱桥是宁都县城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桥。宋淳祐六年(1246)虔化知县夙子于桥旁兴建梅江书院。祀朱熹门人曾兴宗。文天祥书匾额。元延祐二年(1315)遭兵毁。文乡诗国,郎郎书声至今缭绕于耳。桥的北端几颗樟树,几户人家与桥的一端毗连,沿路是密集的店面房屋,滑亮的鹅卵石路面向北伸延,可见当年繁华。1931年9月的一天,就在桥头一家“刘记小酒馆”的楼上。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地下特支成员在以煮鸡吃为名的掩护下秘密开会,第三次讨论争取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入党的问题。赵博生入党后,开始了他新的政治生涯。同年12月14日的傍晚,天下着蒙蒙细雨,赵博生在城内宣布全军官兵起义加入红军,这就是著名的“宁都起义”。我不知当年那千军万马走过这石拱桥时那是何等的状观与豪气冲天。桥面还算宽敞,没有了护栏,道道车辙、脚印使本身并不完全平整的桥面早已磨砺出粗糙中的光滑。它已将当年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印痕深深地珍藏,桥身上下斑驳的大青石和横生的老藤诠释了岁月无法掩饰的风霜。
它曾经是人们进入县城的唯一通道,目前仍遗存的老城墙印证了那远去的曾经时光。城头原是有一拱形城门的,上书有“拱辰门”三字,很小的时后依稀还记得城门两边深深的轴窝。下得桥来还要上近百级青石台阶,登上城墙再下台阶方进得城内。
时光,就这样轻轻的拂去每一捧历史的尘埃。
小时候,大人们在桥头脚下河沿边的长长的青麻条石板上用木槌捶打洗衣服,我们就在浅浅的河水中追逐那些逆水游动的小鱼,它们有时排列有序,又时左时右,时快时慢,任流水的湍急,它们能在水中保持纹丝不动。它们就在我们脚底下旁若无人,当我们企图想去捕捉或捞起它们时,它们却像箭一般在水中穿梭,只留下鱼肚白在阳光中银光闪动,着实令我们兴奋,雀跃欢呼。
水上拱桥,长虹卧波。石拱桥默默地见证了从桥上走过的每个行人。陌生的擦肩而过,熟悉的相视寒暄,偶然的一见倾心,相恋的挽手相伴,等待的举目张望,分别的离愁别绪……
一座桥,一条路,一帧抒写世间悲欢故事的画卷。
陆游《五云桥》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穿越了千年的文化之音萦绕在耳边,不失清婉。石拱桥,如同这河水涓涓流淌,书写了一方之地的沧桑岁月,令人为之感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桥背与老城之间早已找不出曾经的隔阂,一条溪水将城镇融为了一体,它自然的成为了一道城中风景。唯有这座桥,几乎淹在城市的高楼之间,它的上游下游分别建起了新的大桥,它仍横旦在龙边溪的南北之间,它孤独的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风采,见证每一个时代的记忆,夺巧固护,用于天下。
有来自桥背的一些定居或工作在外的同学时常会在微信中提起那座桥,那桥是否还在?那桥会拆吗?那桥有没有保护?它是一个游子的牵挂,它是我们不倦的话题。
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走过这座桥的,它经受了天灾战祸的考验,历经了数百年的苍桑。有它在,我们在城市的方向就不再迷茫,我们的思念就还在。河水变了,房屋变了,但是城北的石拱桥没有变,桥底下的流水朝着东方晨曦的方向没有变。它很普通,它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法院
我家不远处有一条溪流自西向东,年复一年沿着宁都县老城区的北门静静的流淌,由此城镇分为城内城外,北边城外的那边叫做桥背。桥背,给我的记忆与印象中不仅仅是一个城郊村落的名称,而是这座横跨龙边溪衔接宁都老城北门的一座桥,一座全部用青麻石筑起的石拱桥。它将城里与城外连起却又在城镇的概念上在这里做了符号上的分隔。
据记载,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县令赵不低率领民众建造,名北当桥。元代尚书钱普撒哩易其名曰拱辰桥,距今已800多年。因洪患后来屡有毁建,现存桥为清乾嘉年间所建,相传桥下溪流为青龙所变,由此又取名接龙桥。文革前,据长辈们说还能见到"接龙桥"三个繁体字的石碑立于桥头。桥身全部用青麻条石直接砌成,全长约5500公分,宽630公分,分别由三个相同大小的圆拱组成,三个圆拱的跨度各自均为100公分,高约560公分。桥面中间4000公分是平坦的路面,两头为上下级台阶各15级,每一级台阶宽90公分,高15公分。三个圆拱间的两脚在各自迎向水流的一面是尖尖的船头形状,以防流水的压力,也便于排解和分流洪水的冲击,可见古代先民的卓越才能与智慧。在没有起重设备和吊车的情况下,当初建造过程是何等艰辛,它汇聚了古人精湛的工匠技术与精神,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们的勤劳与勇敢。
城北石拱桥是宁都县城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桥。宋淳祐六年(1246)虔化知县夙子于桥旁兴建梅江书院。祀朱熹门人曾兴宗。文天祥书匾额。元延祐二年(1315)遭兵毁。文乡诗国,郎郎书声至今缭绕于耳。桥的北端几颗樟树,几户人家与桥的一端毗连,沿路是密集的店面房屋,滑亮的鹅卵石路面向北伸延,可见当年繁华。1931年9月的一天,就在桥头一家“刘记小酒馆”的楼上。原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地下特支成员在以煮鸡吃为名的掩护下秘密开会,第三次讨论争取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入党的问题。赵博生入党后,开始了他新的政治生涯。同年12月14日的傍晚,天下着蒙蒙细雨,赵博生在城内宣布全军官兵起义加入红军,这就是著名的“宁都起义”。我不知当年那千军万马走过这石拱桥时那是何等的状观与豪气冲天。桥面还算宽敞,没有了护栏,道道车辙、脚印使本身并不完全平整的桥面早已磨砺出粗糙中的光滑。它已将当年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印痕深深地珍藏,桥身上下斑驳的大青石和横生的老藤诠释了岁月无法掩饰的风霜。
它曾经是人们进入县城的唯一通道,目前仍遗存的老城墙印证了那远去的曾经时光。城头原是有一拱形城门的,上书有“拱辰门”三字,很小的时后依稀还记得城门两边深深的轴窝。下得桥来还要上近百级青石台阶,登上城墙再下台阶方进得城内。
时光,就这样轻轻的拂去每一捧历史的尘埃。
小时候,大人们在桥头脚下河沿边的长长的青麻条石板上用木槌捶打洗衣服,我们就在浅浅的河水中追逐那些逆水游动的小鱼,它们有时排列有序,又时左时右,时快时慢,任流水的湍急,它们能在水中保持纹丝不动。它们就在我们脚底下旁若无人,当我们企图想去捕捉或捞起它们时,它们却像箭一般在水中穿梭,只留下鱼肚白在阳光中银光闪动,着实令我们兴奋,雀跃欢呼。
水上拱桥,长虹卧波。石拱桥默默地见证了从桥上走过的每个行人。陌生的擦肩而过,熟悉的相视寒暄,偶然的一见倾心,相恋的挽手相伴,等待的举目张望,分别的离愁别绪……
一座桥,一条路,一帧抒写世间悲欢故事的画卷。
陆游《五云桥》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穿越了千年的文化之音萦绕在耳边,不失清婉。石拱桥,如同这河水涓涓流淌,书写了一方之地的沧桑岁月,令人为之感怀。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桥背与老城之间早已找不出曾经的隔阂,一条溪水将城镇融为了一体,它自然的成为了一道城中风景。唯有这座桥,几乎淹在城市的高楼之间,它的上游下游分别建起了新的大桥,它仍横旦在龙边溪的南北之间,它孤独的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风采,见证每一个时代的记忆,夺巧固护,用于天下。
有来自桥背的一些定居或工作在外的同学时常会在微信中提起那座桥,那桥是否还在?那桥会拆吗?那桥有没有保护?它是一个游子的牵挂,它是我们不倦的话题。
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走过这座桥的,它经受了天灾战祸的考验,历经了数百年的苍桑。有它在,我们在城市的方向就不再迷茫,我们的思念就还在。河水变了,房屋变了,但是城北的石拱桥没有变,桥底下的流水朝着东方晨曦的方向没有变。它很普通,它是我们的传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