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零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邀请律师“坐堂问诊”让诉讼服务接“地气”
2017-11-06 15:16:02
     中国法院网讯 (刘黎明)  近日,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与孟村言公律师事务所签署合作协议,由言公律师事务所每周派出1名律师到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值班提供诉讼服务,自此,言公律师事务所律师们有了一个新身份“孟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值班律师”。此项工作是孟村法院为了让诉讼服务更接“地气”,努力化解纠纷,减少案件增量的具体举措和有益尝试。同时,让具备专业素养的律师以第三方身份独立参与案件的化解,能够保持中立立场,有利于推动纠纷的化解。

  开展律师进驻诉讼服务工作,是孟村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的要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创新诉讼服务模式,提高诉讼服务水平,全面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人民法院与律师共建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值班律师制度,有效的化解了一部分案件,为社会营造了良好稳定的环境。通过邀请律师进驻诉讼服务中心,依靠律师的“法律权威”为诉讼群众答疑解惑,高效及时地提供更加准确、优质、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有效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促进诉讼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司法更加贴近群众定会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满意,从而在增强司法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也会不断提升。如果值班律师发现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可能存在错误或者瑕疵的案件判决,值班律师可向法院提出建议,促使问题进入法律程序解决。另外值班律师还有对生效法律文书判后答疑,劝导服判息诉;对缠访、闹访的信访人,引导其依法按程序理性表达诉求;协助申请人依法依规申请救助等义务。这一举措从根本上为纠纷主体维权并疏导化解矛盾,民意渠道更畅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共建了案件化解阵地和工作平台。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律师工作窗口”,每天由1名律师进行法律、立案、信访等咨询,引导当事人客观看待案件事实,正确理解法律适用原则,依法、理性维权;并由值班律师义务担任特邀调解员,与法官一同进行诉前调解。并建立重大、敏感案件沟通制度,对一些社会关注的突发事件和媒体聚焦的热点案件,积极邀请律师协助调解,促进案件顺利解决。与此同时明确了律师参与化解案件的范围、工作职责和原则。以及参与案件化解工作的律师应具备的条件;同时孟村法院还积极落实“三个一”制度,即一日一汇总、一周一调度、一案一建档;会同值班律师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更专业、更及时的法律咨询。

  引导律师发挥作用。积极为律师参与调解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律师向当事人强调诉讼风险,在律师协助下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尽力将纠纷解决在诉前。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要求律师充分发挥当事人信任的优势,协助法官做好释法说理、利弊权衡等工作,积极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合力化解矛盾,避免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

  强监督确保了司法廉洁。在诉讼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律师主持庭外和解,调解期间一般为5天。当事人达成协议,法院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及时制作民事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失败,法院继续审理并及时判决。律师参与调解过程中,严格监督法官,坚决杜绝介绍案件、单独会见、行贿受贿、吃请送礼等现象。定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教育,研究解决办法,制止不良倾向。

  孟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茹介绍说,之所以孟村法院在今年十九大安保期间实现了“零信访,零进京非访”的“双零”目标,主要是孟村法院近年来深入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诉讼服务。让诉讼服务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充分满足了群众司法需求,同时邀请律师参与诉讼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对于全面强化诉讼服务中心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推进作用。律师作为“第三方”介入诉讼服务,对案件的化解成效明显,律师在长期积累的办案经验中,可以准确把握当事人想要达到的目的,从“切实解决问题”的角度反映当事人诉请,引导其合理表达诉求。对于接待的疑难案件,落实一案一律师责任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开展释法析理,帮助诉讼当事人准确理解法院依法作出的法律处理意见劝导服判息诉。同时,律师以法律人的角度可以帮助诉讼当事人分清形势、找出问题的症结,还能起到宣传法治、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所以律师提供的法律咨询服务自然会更接“地气”。

  孟村法院邀请律师“坐堂问诊”诉讼服务中心,使诉讼服务更接“地气”,让法院司法公开公正的形象更深入民心,孟村法院将与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共同携手,努力让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奋进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