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
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2017-03-16 08:45:57 | 来源:新华社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大会发言人傅莹的邀请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会开始时,李克强说,刚才我听主持人说,由于来的人多,很多记者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到这里了,大家很辛苦,也充分表现了你们的职业精神,我对中外记者对中国两会报道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时间有限,我们单刀直入,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注意到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持续放缓,今年又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下调到6.5%左右,这是否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存在很多风险,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风险,中国是否能够在世界经济疲软这个大背景下继续扮演世界经济推动者的角色?
李克强:我们把今年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我看到有外媒报道说中国是温和下调了增速。其实,增长6.5%这个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我曾经在中国少林寺陪同外宾看过武僧表演,几岁的小武僧一口气翻十几个跟头不费劲,而练过十几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个跟头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块头大了。如果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因为这是在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7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1万亿美元基础上的增长,而且可以带动1100万人以上的就业。我们这样做符合经济规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低。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推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至于说到风险,今年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这是很大的外部风险。对中国来讲,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我们保持中高速的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在为世界稳定做贡献。当然,我们自己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像你刚刚提到的金融领域。对于这些风险点,我们是高度关注的,发现了会及时处置,“靶向治疗”,不会让它蔓延。当然,我还必须强调,中国金融体系总体是安全的,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有很多应对工具,储备政策许多还没有用。我们的财政赤字率没超过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3%,拨备覆盖率176%,这些都超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国际上所确定的相关标准。所以我们是有能力防范风险的。当然,我们在中高速行进当中也会系紧“安全带”,不会让风险“急性发作”,更不会发生区域性或者系统性的风险。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这四年来您一直都抓住简政放权这件事情不放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您所要求的本届政府要精简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呢?这项工作要不要继续往下推进,如果要继续的话您准备怎么推进?
李克强:简政放权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的确已经完成了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确定的任务,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的名堂多了,不仅是审批权,还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等,这些都属于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的内容。我们就是要在推进过程中,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它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推进这项改革,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不管有多大阻力,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上,把市场的准入放宽了,那就要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环境。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简言之,就是要向依法依规的市场主体发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号;向依靠劳动创业创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绿灯;对那些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亮出黄牌,甚至出红牌罚他下场。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报道说,您每个月在看经济指标的时候,非常关注就业的变化。我们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您特别提到今年我国的就业压力加大。请问总理,今年会不会出现群体性的失业问题?
李克强:可能稍加注意你们就会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当中,有一项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们要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的目标增加100万人。我们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经济增速,稳增长主要还是要保就业。因为就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保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成长劳动力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让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去创造或者说打造“金饭碗”。这几年我们就是通过创造岗位,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这里,我想请外国记者朋友能够多报道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出来的。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凤凰卫视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您首次提到了“港独”问题,指出“港独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否意味着政策上会有什么变化?比如在落实“一国两制”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否会更加强调“一国”而弱化“两制”?或者以后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会减少?
李克强:对“一国两制”的方针要全面理解和执行,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一国两制”的实践要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
至于说支持香港发展,中央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力度,继续出台许多有利于香港发展、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合作的举措。比如说去年我们出台了“深港通”。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开放债券市场,这是国家的需要,香港也有平台。我们准备今年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也就是说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这是第一次。香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有利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香港居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从而受惠,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财新杂志记者:现在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下跌压力,但是要稳住汇率,要么就是消耗外汇储备,要么就要加强外汇管制。您如何看待汇率下跌、外储下降或者外汇管制的代价?这几害相权您会作何选择?
李克强:首先关于汇率。去年因为国际货币市场动荡,特别是美元走高,许多货币尤其是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是比较小的。我们不希望通过贬值来增加出口,这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也不希望打贸易战,这不利于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我们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说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当然,这也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重要贡献。
至于说到外汇储备,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到底需要多少,这有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总之,我们的外汇储备是充裕的,是足以支付进口和满足短期偿债需要的,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说到我们对于用汇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实际上这是法律法规早就规定的。我在这里明确,企业正常的用汇、居民到国外求学旅游等的合理用汇是有保证的。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是有分量的,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共同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澎湃新闻和今日头条就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问题进行了网上投票。到目前,已经有2131万网友投给了“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排第一位。请问总理,国家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李克强: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群众,对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普遍关心是可以理解的。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新华社记者:我们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一些企业抱怨税费负担过重,辛苦半天也挣不了多少钱。也有消费者抱怨,很多高品质的产品在国内生产不了。请问总理,您对此怎么看?有什么进一步改进的政策措施?
李克强: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很多篇幅提出了许多措施来强调,今年要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特别是那些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收费本来是有用途的,有的是用来“养人”的,减少收费,那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我明确提出,中央政府要带头,一般性支出一律减少5%以上。我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许多地方政府也都有这样的表示。我们就是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我们还要通过像降网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够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当然,根本上还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至于消费者抱怨中国的一些产品质量不优,这说明我们的企业需要让产品进入质量时代,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实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提升企业产品和装备的质量。国际上有一种舆论,说是不是中国会减少进口,开放有所收缩,这是误解。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必然要更大地打开开放的大门,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当然我们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让中外企业双赢。对于普通消费者所需要的一些优质产品一时供给不上,我们还可能考虑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总之,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从中受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企业下决心,通过发扬工匠精神,使自己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台湾《联合报》记者:去年以来两岸关系越来越复杂严峻,前景令人担忧。面对这样的形势,大陆如何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两岸同胞的福祉?
李克强:两岸是骨肉同胞,血浓于水。不管岛内形势如何变化,都割断不了两岸的亲情,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也改变不了我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我们对台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
两岸的和平发展确实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概有500万台湾同胞往返于大陆和岛内。我们会出台更多政策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工作、生活,享受一家人一样的便利条件。对台商来大陆投资,我们是欢迎的。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曾经有人提出,希望继续保持对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我重申: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终归我们是一家人。
《新京报》记者:这几年雾霾成了百姓心中的一个痛点,严重地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但是每当重大活动来的时候蓝天也就回来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拍照、刷朋友圈。请问总理,怎么样才能让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呢?
李克强:雾霾问题的确是百姓的痛点。蓝天和空气一样,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蓝天,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环保特别是雾霾问题的挑战。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了五条措施,会坚定地向前推进,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是也坦率地告诉各位,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治理雾霾目前重点对着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但今年我参加两会讨论的时候,有科学家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他说中国北方冬季的雾霾成因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当然,这个因素我不便在这儿讲,科学家还要做充分的论证。但是,我想明确,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今天是“3·15”,请总理给消费者说几句话。
李克强: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保护,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天一天多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历时约2小时20分。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近1200名。
记者会开始时,李克强说,刚才我听主持人说,由于来的人多,很多记者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到这里了,大家很辛苦,也充分表现了你们的职业精神,我对中外记者对中国两会报道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时间有限,我们单刀直入,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们注意到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持续放缓,今年又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下调到6.5%左右,这是否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存在很多风险,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风险,中国是否能够在世界经济疲软这个大背景下继续扮演世界经济推动者的角色?
李克强:我们把今年经济增速定在6.5%左右,我看到有外媒报道说中国是温和下调了增速。其实,增长6.5%这个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我曾经在中国少林寺陪同外宾看过武僧表演,几岁的小武僧一口气翻十几个跟头不费劲,而练过十几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个跟头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块头大了。如果今年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增量比去年还要大,因为这是在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7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1万亿美元基础上的增长,而且可以带动1100万人以上的就业。我们这样做符合经济规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会低。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推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力量。
至于说到风险,今年世界经济政治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这是很大的外部风险。对中国来讲,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我们保持中高速的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在为世界稳定做贡献。当然,我们自己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像你刚刚提到的金融领域。对于这些风险点,我们是高度关注的,发现了会及时处置,“靶向治疗”,不会让它蔓延。当然,我还必须强调,中国金融体系总体是安全的,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有很多应对工具,储备政策许多还没有用。我们的财政赤字率没超过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13%,拨备覆盖率176%,这些都超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国际上所确定的相关标准。所以我们是有能力防范风险的。当然,我们在中高速行进当中也会系紧“安全带”,不会让风险“急性发作”,更不会发生区域性或者系统性的风险。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这四年来您一直都抓住简政放权这件事情不放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您所要求的本届政府要精简三分之一行政审批事项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二呢?这项工作要不要继续往下推进,如果要继续的话您准备怎么推进?
李克强:简政放权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的确已经完成了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确定的任务,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的名堂多了,不仅是审批权,还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等,这些都属于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的内容。我们就是要在推进过程中,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它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推进这项改革,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不管有多大阻力,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上,把市场的准入放宽了,那就要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环境。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简言之,就是要向依法依规的市场主体发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号;向依靠劳动创业创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绿灯;对那些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亮出黄牌,甚至出红牌罚他下场。
中央电视台记者:您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报道说,您每个月在看经济指标的时候,非常关注就业的变化。我们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您特别提到今年我国的就业压力加大。请问总理,今年会不会出现群体性的失业问题?
李克强:可能稍加注意你们就会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当中,有一项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们要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比去年的目标增加100万人。我们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经济增速,稳增长主要还是要保就业。因为就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保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成长劳动力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让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去创造或者说打造“金饭碗”。这几年我们就是通过创造岗位,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这里,我想请外国记者朋友能够多报道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出来的。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凤凰卫视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您首次提到了“港独”问题,指出“港独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否意味着政策上会有什么变化?比如在落实“一国两制”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否会更加强调“一国”而弱化“两制”?或者以后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会减少?
李克强:对“一国两制”的方针要全面理解和执行,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一国两制”的实践要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
至于说支持香港发展,中央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力度,继续出台许多有利于香港发展、有利于内地和香港合作的举措。比如说去年我们出台了“深港通”。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开放债券市场,这是国家的需要,香港也有平台。我们准备今年在香港和内地试行“债券通”,也就是说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这是第一次。香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有利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香港居民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从而受惠,有利于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财新杂志记者:现在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下跌压力,但是要稳住汇率,要么就是消耗外汇储备,要么就要加强外汇管制。您如何看待汇率下跌、外储下降或者外汇管制的代价?这几害相权您会作何选择?
李克强:首先关于汇率。去年因为国际货币市场动荡,特别是美元走高,许多货币尤其是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是比较小的。我们不希望通过贬值来增加出口,这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也不希望打贸易战,这不利于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的稳定。我们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说在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当然,这也得益于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重要贡献。
至于说到外汇储备,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到底需要多少,这有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总之,我们的外汇储备是充裕的,是足以支付进口和满足短期偿债需要的,远远高于国际标准。
说到我们对于用汇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实际上这是法律法规早就规定的。我在这里明确,企业正常的用汇、居民到国外求学旅游等的合理用汇是有保证的。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是有分量的,汇率会保持基本稳定。
澎湃新闻记者:今年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27家网络媒体共同发起“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澎湃新闻和今日头条就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问题进行了网上投票。到目前,已经有2131万网友投给了“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怎么办”,排第一位。请问总理,国家准备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李克强:中国有句古话:有恒产者有恒心。包括网民在内的广大群众,对70年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普遍关心是可以理解的。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当然,也可能有人说,你们只是说,有法律保障吗?我在这里强调,国务院已经责成相关部门就不动产保护相关法律抓紧研究提出议案。
新华社记者:我们在调研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一些企业抱怨税费负担过重,辛苦半天也挣不了多少钱。也有消费者抱怨,很多高品质的产品在国内生产不了。请问总理,您对此怎么看?有什么进一步改进的政策措施?
李克强: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很多篇幅提出了许多措施来强调,今年要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特别是那些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收费本来是有用途的,有的是用来“养人”的,减少收费,那政府就要过紧日子。我明确提出,中央政府要带头,一般性支出一律减少5%以上。我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许多地方政府也都有这样的表示。我们就是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我们还要通过像降网费、电费、物流成本等措施,力争今年减税降费能够达到万亿元人民币。当然,根本上还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至于消费者抱怨中国的一些产品质量不优,这说明我们的企业需要让产品进入质量时代,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实施《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提升企业产品和装备的质量。国际上有一种舆论,说是不是中国会减少进口,开放有所收缩,这是误解。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必然要更大地打开开放的大门,更多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当然我们会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让中外企业双赢。对于普通消费者所需要的一些优质产品一时供给不上,我们还可能考虑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总之,要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从中受惠。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企业下决心,通过发扬工匠精神,使自己的产品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台湾《联合报》记者:去年以来两岸关系越来越复杂严峻,前景令人担忧。面对这样的形势,大陆如何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两岸同胞的福祉?
李克强:两岸是骨肉同胞,血浓于水。不管岛内形势如何变化,都割断不了两岸的亲情,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也改变不了我们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我们对台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
两岸的和平发展确实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概有500万台湾同胞往返于大陆和岛内。我们会出台更多政策让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创业、工作、生活,享受一家人一样的便利条件。对台商来大陆投资,我们是欢迎的。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曾经有人提出,希望继续保持对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我重申:我们会继续提供优惠,让台商、台湾同胞和大陆一起共享发展的机遇。终归我们是一家人。
《新京报》记者:这几年雾霾成了百姓心中的一个痛点,严重地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但是每当重大活动来的时候蓝天也就回来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拍照、刷朋友圈。请问总理,怎么样才能让持续的蓝天不再是奢侈品呢?
李克强:雾霾问题的确是百姓的痛点。蓝天和空气一样,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希望看到更多的蓝天,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环保特别是雾霾问题的挑战。我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了五条措施,会坚定地向前推进,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但是也坦率地告诉各位,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治理雾霾目前重点对着燃煤、尾气排放、扬尘等,但今年我参加两会讨论的时候,有科学家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重要的因素,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他说中国北方冬季的雾霾成因在全世界都是特殊的,当然,这个因素我不便在这儿讲,科学家还要做充分的论证。但是,我想明确,国家为此将设立专项基金,不惜重金组织最优秀的相关科学家攻关,抓紧把雾霾形成的未知因素找出来,使治理雾霾更加有效。
大自然的阴晴风雨不是人类能支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支配我们的行为,可以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雾霾要治理,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今天是“3·15”,请总理给消费者说几句话。
李克强: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消费者,都需要权益保护,用网络语言说:我们要给优质产品“点赞”,把不良奸商“拉黑”。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优质产品一天一天多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历时约2小时20分。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近1200名。
责任编辑:刘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