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民警的生死走访路
2017-01-13 11:02:04 | 来源:长安微信公号
这里是苍茫辽远的帕米尔高原,也是“一带一路”的高原驿站,因地处万山环抱、高寒缺氧,被称为“万山之祖”“生命禁区”。
这里,更是红色革命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起源地。
在中国版图上,一路向西,临近边界线上,就可找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雄伟壮丽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像一柄正义之剑,矗立在亘古荒凉的雪域高原。
他叫丁发根,今年47岁,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安局马尔洋派出所所长。6岁时跟随家人走上高原,至今已在帕米尔高原生活了41年,在马尔洋派出所连续工作了8年。因长期各种高原疾病侵袭,目前他的体重仅有53公斤。
8年时光,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里十分短暂。而这8年,对于长年坚守在高原上的丁发根来说,极不平凡,终生难忘。每一次进山走访塔吉克牧民,都要骑骆驼或长时间徒步,翻达坂、踏雪山、趟冰河、走悬崖、过索道,很多地方荒无人烟、山高路险,好几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马尔洋派出所离县城135公里,辖区面积6670平方公里,派出所辖4个行政村534户2019人,有43条沟和38条大大小小的河流。辖区最远一户人家距离派出所1200余公里,而这还是单程,将整个辖区走访一遍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
丁发根说,辖区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不通车,全靠步行。有时候一走就是10多个小时,六七十度的大山、陡坡、悬崖,脚下是湍急的河流和深不见底的峡谷,完全徒步行走,走到后来,腿都失去了知觉,只能拖着腿、咬着牙往前一步步挪着走,走到最后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所以每次从大山里回来,他都会感慨,能活着回来好幸福!
这些年,丁发根用双脚走遍了塔县的每个乡、村和小组,走过最难走的路、经历过很多次生死考验,每次翻山越岭,都是一次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严峻挑战,一路上随处都可能遇到困难和危险,所以他的车上随时备着气泵和补胎工具,以自救或者帮助过路群众。骑骆驼过河,随时都有被河水冲走的危险。
丁发根说,前些年,有一次过索道,他的左手小拇指被滑轮绞进去,滑轮最后被夹停,伤到骨头,他的手很快像面包一样肿起来,因为当时手头还有工作,他举着受伤的手走了50多公里,才回到乡里,后来赶到喀什市紧急治疗,连续打了一个多月的吊针,总算保住了左手。
长期在高原上,条件艰苦、氧气不足,丁发根和同事们大都患有高原疾病,工作时间长了会患上心室肥大病症。这8年时间里,丁发根得过胃穿孔、肠梗阻,加之长期吃不上蔬菜、水果,很容易便秘。
丁发根说,高原上工作就是这样,走千山万水、行千峰万壑、入千村万落、想千方百计、道千言万语,直到走完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在派出所这几年,丁发根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本子和笔,随时记录牧民的意见建议。派出所少数民族民警、协警多,他还教会每一位年轻民警学会工作、学会做饭、学写汉字、学说普通话。丁发根说:“派出所是我的家,每个民警都是我的好兄弟、好战友,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走访,把马尔洋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看护好、守望好,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每一位高原民警的责任。”
很多次,有朋友问他:“你这么多年在塔县、在大山里坚守下去的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丁发根想了很多年,最后才给出了答案。他说:“动力就是对帕米尔高原的感情,动力就在那些大山里面的牧民身上,他们每家每户知道你来了,主动在那里等着你,家家做好饭、煮好奶茶,甚至连80多岁的老人都会跑老远来迎接你。你说我们为啥、图啥,就是为了他们,他们对民警这么好,我们就得掏心窝子对老百姓好。”
丁发根回忆说,辖区有一位叫青迪克的老人,今年50多岁,患有心脏病。有一次丁发根走访时,见老人突然发病,赶紧把自备的救心丸让青迪克吃下,老人因此得救了。后来,每次听说丁发根来了,老人都会牵着自家的马走20多公里,接丁发根进山。
这几年,丁发根每次进山,都要提前几天做准备工作,买馕买药买榨菜,去的时候,他会顺便买上几百块钱的常用药给牧民带过去,将亲戚朋友捐助的衣服用骆驼和毛驴驮过去,每家每户分一些。同时,把办好的户口本、二代身份证给他们送过去,和老乡们围坐在一起,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
回想起在高原工作的这些年,丁发根表示:“只要进山就要办很多事,回头想想其实都很平常,平常得就像帕米尔高原大山深处的小石子儿一样,很不起眼。”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不因为缺氧而缺精神,不因为环境贫瘠而选择放弃。他,和每一名警察一样,有着对幸福的梦想,有着对城市的向往,有着对团圆的希冀。但是,既然选择在高原,就将人生信仰的根系植入广袤的帕米尔高原,并在这里忠贞坚守!
这里,更是红色革命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故事起源地。
在中国版图上,一路向西,临近边界线上,就可找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雄伟壮丽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像一柄正义之剑,矗立在亘古荒凉的雪域高原。
他叫丁发根,今年47岁,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公安局马尔洋派出所所长。6岁时跟随家人走上高原,至今已在帕米尔高原生活了41年,在马尔洋派出所连续工作了8年。因长期各种高原疾病侵袭,目前他的体重仅有53公斤。
8年时光,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里十分短暂。而这8年,对于长年坚守在高原上的丁发根来说,极不平凡,终生难忘。每一次进山走访塔吉克牧民,都要骑骆驼或长时间徒步,翻达坂、踏雪山、趟冰河、走悬崖、过索道,很多地方荒无人烟、山高路险,好几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马尔洋派出所离县城135公里,辖区面积6670平方公里,派出所辖4个行政村534户2019人,有43条沟和38条大大小小的河流。辖区最远一户人家距离派出所1200余公里,而这还是单程,将整个辖区走访一遍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月。
丁发根说,辖区很多地方根本没有路、不通车,全靠步行。有时候一走就是10多个小时,六七十度的大山、陡坡、悬崖,脚下是湍急的河流和深不见底的峡谷,完全徒步行走,走到后来,腿都失去了知觉,只能拖着腿、咬着牙往前一步步挪着走,走到最后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所以每次从大山里回来,他都会感慨,能活着回来好幸福!
这些年,丁发根用双脚走遍了塔县的每个乡、村和小组,走过最难走的路、经历过很多次生死考验,每次翻山越岭,都是一次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严峻挑战,一路上随处都可能遇到困难和危险,所以他的车上随时备着气泵和补胎工具,以自救或者帮助过路群众。骑骆驼过河,随时都有被河水冲走的危险。
丁发根说,前些年,有一次过索道,他的左手小拇指被滑轮绞进去,滑轮最后被夹停,伤到骨头,他的手很快像面包一样肿起来,因为当时手头还有工作,他举着受伤的手走了50多公里,才回到乡里,后来赶到喀什市紧急治疗,连续打了一个多月的吊针,总算保住了左手。
长期在高原上,条件艰苦、氧气不足,丁发根和同事们大都患有高原疾病,工作时间长了会患上心室肥大病症。这8年时间里,丁发根得过胃穿孔、肠梗阻,加之长期吃不上蔬菜、水果,很容易便秘。
丁发根说,高原上工作就是这样,走千山万水、行千峰万壑、入千村万落、想千方百计、道千言万语,直到走完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在派出所这几年,丁发根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本子和笔,随时记录牧民的意见建议。派出所少数民族民警、协警多,他还教会每一位年轻民警学会工作、学会做饭、学写汉字、学说普通话。丁发根说:“派出所是我的家,每个民警都是我的好兄弟、好战友,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走访,把马尔洋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看护好、守望好,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每一位高原民警的责任。”
很多次,有朋友问他:“你这么多年在塔县、在大山里坚守下去的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丁发根想了很多年,最后才给出了答案。他说:“动力就是对帕米尔高原的感情,动力就在那些大山里面的牧民身上,他们每家每户知道你来了,主动在那里等着你,家家做好饭、煮好奶茶,甚至连80多岁的老人都会跑老远来迎接你。你说我们为啥、图啥,就是为了他们,他们对民警这么好,我们就得掏心窝子对老百姓好。”
丁发根回忆说,辖区有一位叫青迪克的老人,今年50多岁,患有心脏病。有一次丁发根走访时,见老人突然发病,赶紧把自备的救心丸让青迪克吃下,老人因此得救了。后来,每次听说丁发根来了,老人都会牵着自家的马走20多公里,接丁发根进山。
这几年,丁发根每次进山,都要提前几天做准备工作,买馕买药买榨菜,去的时候,他会顺便买上几百块钱的常用药给牧民带过去,将亲戚朋友捐助的衣服用骆驼和毛驴驮过去,每家每户分一些。同时,把办好的户口本、二代身份证给他们送过去,和老乡们围坐在一起,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和惠民政策。
回想起在高原工作的这些年,丁发根表示:“只要进山就要办很多事,回头想想其实都很平常,平常得就像帕米尔高原大山深处的小石子儿一样,很不起眼。”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不因为缺氧而缺精神,不因为环境贫瘠而选择放弃。他,和每一名警察一样,有着对幸福的梦想,有着对城市的向往,有着对团圆的希冀。但是,既然选择在高原,就将人生信仰的根系植入广袤的帕米尔高原,并在这里忠贞坚守!
责任编辑:刘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