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优秀党员
——延安学习感想
2016-06-29 15:32:37 |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 作者:机关党校学员 郑学步
  从4月30日党校开班,经过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感慨很多。以前认为努力工作才是工作的实质,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的提升离我很远,通过中央党校老师的讲授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共产党人是需要理想的,共产党人也必须自信。有了理想才能保证我们不会迷失方向,有了自信才能保证发展的持续性。

  自信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共产党人并不缺乏,理想对于我们来说却显得抽象。6月12日我们怀着崇敬,怀着期待,怀着疑问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这里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延安之于中国共产党是凤凰涅槃之地,之于共产党人是精神家园。

  我十年前曾来到过这里,今天的延安与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十年前的延安漫山黄土,河水干涸,是名符其实的黄土高原,十年后的这里山变绿了,水变多了,城市建设更现代化了。这里的气候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降水量较之十年前翻了一番,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老师说延安现在全年有三百多天的晴天。我有时都会怀疑在这么美好的环境里去回顾老一辈共产党人怀揣理想在艰苦环境里奋斗的历程是否真实。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党、我们共产党人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着克服一切困难的延安精神,有着对道路、理论、制度强大的自信心。拥有了这些,我们就能使黄土变为绿地,荒山变为良田,污水变为清泉。

  现场教学期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去。梁家河村现在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即使这样从延安市出发也要坐将近一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这里。我们坐着摆渡车进村过程中,一路讨论着这个地方,大家一致的看法是这里好偏僻啊,属于标准的山沟沟,在这个地方看看还可以,长期住下去就……

  47年前,十五六岁的习近平来到了梁家河大队,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打坝掏粪,修公路,建沼气,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直到1975年秋天才离开,整整七年的时间啊!习总书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够扎根基层,以苦为乐,带领大家搞建设,抓生产,任劳任怨以大局为重,我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延安精神的一种体现。这不就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需要唤起的吗?!很多人认为延安精神离我们很遥远,那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我想说的是延安精神是一种思想状态,它并不会落伍,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共产党人更需要用它来武装自己、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事业才能薪火相传。

  在返回延安的路上,看着道路两侧“两学一做”的标语牌,我感慨万分。延安之行并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开始,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也并不是形式上的,“学”是为了更好的“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合格”两字价值万金,意义非凡,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鞭策。也许梁家河村是习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吧,这里处处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特别是“两学一做”的标语,将做合格党员的要求改为做优秀党员,这是一种很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境界,也许我这一生都会在成为优秀共产党员的路上,永远达不到这个目标。回头凝望习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内心忽又释然,只要不放弃理想信念,哪怕一直在路上那又何妨?!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