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奉节“溜索法官”:扎根大山为民办实事
2016-06-23 14:02:18 | 来源:华龙网 | 作者:黄宇
  穿着制服严肃地高坐在法庭之上,显得威严而不可接近,这是在影视剧里常出现的法官形象。而在重庆奉节的大山里,却有一群不一样的法官,他们办案的地方在田间地头或山林河涧之中,出行还要靠溜索滑行在河面上。2015年初,华龙网品牌栏目“百姓故事”以《溜索法官》为题将他们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众多网友为其点赞。近日,他们入围了2015“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

  常驻高山农村的法官 溜索和走山路是“家常便饭”

  重庆市奉节县第三人民法庭(文中简称:三法庭)常驻在该县兴隆镇,其海拔1200米,气温常年较低。法庭辖区内共有五个乡镇,包括太和、龙桥、云雾、长安及兴隆,从海拔200多米的沟壑到海拔2123米高山,都在辖区之内。

  庭长程政清,审判员李明航、舒涛,书记员王威,法警余春洋,五个人组成了三法庭。他们中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刚满24岁,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一大早,程政清抱着鲜红的国徽,而舒涛则抱着装有几十斤重普法材料的箱子,二人麻溜地跨上了铁索,他们要去回龙村普法。因为村里和外界交通极为不便,一条横架在河面上的铁索成为了村民外出过河的唯一交通工具,要想去回龙村,就得吊着铁索溜过去。铁索离河面十来米,下面是湍急的河流,两个铁钩子一前一后吊起一块简单的木板,人就这么悬空地坐在上面,没有安全带也没有扶手,“吱!”一声,伴随着偶尔颤微的颠簸,铁索载着两个人溜到了河对岸。

  如今,程政清和舒涛已经能够像当地村民一样吊着铁索淡定渡河,但回忆起第一次溜索渡河的时候,程政清直言,心里是有些害怕的,“虽然那里只有几户人家,但不管有没有案子,都要去走走,问问老百姓有没有什么需求。”

  流水的法庭铁打的庭长 8年没休过一次公休假

  今年是程政清到三法庭的第八个年头。25岁时,血气方刚的他辞去了在万州的律师工作,来到这个偏远的乡镇,开始了他理想中的法律事业。

  这八年间,环境艰苦的三法庭里人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只有程政清一直在。他从书记员一直做到庭长,三法庭在成长,他也在成长。同事们编了一句话形容他:流水的三法庭,铁打的程庭长。

  程政清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三法庭,可他都选择了留下来。外公去世的时候,初生的女儿生病的时候,他都在办案子,来到三法庭八年,他甚至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老婆埋怨过、朋友劝说过,但是他没有一次动摇过,因为三法庭需要他,大山深处许许多多的老百姓需要他。“我们多冒一点的风险,他们少冒一点风险,有什么关系。”

  他这样坚持着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他说,通过法制宣传,对一些能预见的案件,能提前避免,形成真正安定的法制社会。“这是我的理想,虽然看起来很难,但我依然坚持。”

  巡回在深山里的三法庭 80、90后在此燃烧火热青春

  除了庭长程政清,巡回在大山深处的三法庭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

  李明航是五个人中唯一的外地人,来自陕西,今年28岁。一口纯正的当地话让人感受不到他是外地人。“这里的老百姓很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听不太懂普通话,要和他们拉近距离,就只有我来学当地话了。”

  而在来三法庭前,书记员王威和其他“90后”男生一样,时尚、爱玩、喜欢一切新奇的事物。当初他听从父母的意愿,考了公务员回到家乡做一名法庭书记员,从去年10月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在三法庭,他的心一直和同事们在一起。

  “他们每一个人都影响着我。程庭长,8年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舒涛,刚结婚也没有休过婚假;李明航,离家那么远见一次父母都难。”王威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留下了自己最好的青春,“但换来的结果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