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法院固化少年审判四项帮扶制度显成效
2014-01-09 11:16:17 | 来源:中国法院网重庆频道 | 作者:王凯
  在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固化工作制度,取得较好成效。日前,该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制度被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未成年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

  诉讼帮扶制度。该院按照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的方式,与团区委、区妇联组建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帮扶队,依法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13年以来,对首批10名适格成员颁发聘书并进行定期业务培训。帮扶对成员为符合适用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理解诉讼程序和有关法律知识,监督司法人员在诉讼中有无违法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目前,已在3起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使用了4次该制度。

  心理帮扶制度。该院出台《巴南区人民法院关于“圆桌审判”的若干规定》,在涉诉各阶段,找准感化点,寓教于审、审教结合,营建轻松和谐的庭审环境,缓解对抗心理,达到挽救的最佳效果。建立未成年人轻罪刑事档案封存制度,消除刑事处罚给未成年人身心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入心理矫正机制,庭审中设置心理辅导员席,引导矫正不良情绪,提升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效果。2011年以来,对134名未成年犯轻罪犯罪记录进行了封存,对230名未成年犯进行了心理疏导。

  就业帮扶制度。该院争取区工商联支持设立失足少年“新生起点站”就业帮扶平台。实行共同管理,法院推荐,工商联考察,企业参与的工作路径。对有意向提供岗位的企业及岗位情况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岗位及待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组织企业,帮扶对象面对面沟通,引导企业共同参与帮扶未成年犯就业矫正工作,促成双方签订就业协议。截至目前,已帮助6名16至18周岁缓刑和刑满释放未成年犯成功就业,无一人有再违法犯罪记录。

  教育帮扶制度。该院向涉诉未成年人家长发送“法制宣传卡”,借助少年之家平台每两月召开一次爱心帮教会和家长法制学习会,帮助涉诉少年家长学法懂法,掌握与子女沟通技巧,打开涉诉未成年人“心结”。积极开展法制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在全区15所中小学校开展“关爱明天法官行”专题法制课25课时,旁听师生2万余人。连续3年利用寒暑假期到留守儿童聚集的社区提供假期安全权益维护讲座5次,鼓励青少年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