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访小窗口 传递司法正能量
——记贵州省十大“最美政法干警”、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助理审判员李中付
2013-08-09 15:37:2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谭董新 杨镇海
  年龄28岁,未婚,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2011年1月进入贵州省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后,他先后被评为该院先进工作者、市直机关优秀公务员、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日前,他又荣膺贵州省首届十大“最美政法干警”称号。

  这些,让毕节中院立案二庭助理审判员李中付的身上蒙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初出茅庐  勇挑重担

  人民法院的信访接待一向“费力不讨好”。正因为如此,信访接待窗口长期以来基本上成为一些临近退休的老法官奉献余热的岗位,被人戏称为“夕阳红事业”。

  在分到立案二庭工作的那天,庭长对李中付说:“小李,信访接待窗口的老张工作非常认真敬业,你到那儿可以跟他学到很多东西。”老张是退休后返聘到信访接待窗口工作的老法官。李中付二话没说,就来到了信访接待窗口,跟着老张干了起来。

  信访接待窗口至少承担着受理审查申诉等10余项职能,服务事项往往具有繁杂、缠人等特点,是全院最为辛苦的岗位。年轻的李中付到了信访接待窗口之后,向老张学习,向当事人“学习”,在实践中锤炼自己,很快掌握了相关业务知识,进入了角色。为了提高受理申诉复查工作的效率,方便当事人申诉和申请再审,李中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制作了民事再审申请须知、行政、刑事申诉须知等发放给当事人。为了优质高效地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他在加班加点的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于2011年4月11日建立了该院窗口服务电子台账登记,并不断加以改进。2012年下半年,他又开始对来信和来访登记采用电子台账登记,使该院的窗口接待更加规范、科学,对提高工作效率、便民利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360分即可获得司法考试A证的李中付以427分的高分通过司法考试,专业素质较高。来到信访接待窗口后,他除了承担接待窗口的主要工作,还承担着部分协助复查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合议庭记录、卷宗装订及其他工作。2012年,李中付个人协助办理了各类申诉复查案件10件,装订卷宗17卷,34册,处理一般交办件6件;接待窗口共受理申诉、申请再审74件,其中给予信访答复33件,建议调卷复查及其他处理数41件;共处理来信606件、普通来访26件;共完成窗口服务接待2841件,3805人次;协助该院领导干部完成日常接访工作和十八大期间的接访工作共68件,75人次;完成来信来访相关数据统计、报送和分析等工作。在2012年7月老张因老伴生病离开信访接待窗口到今年5月初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李中付“独守”信访接待窗口,一个人承担了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接待窗口的全部事务,仅窗口服务一项工作,就完成了2513件,服务人数3502人次。

  李中付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同事们对他赞赏有加:“小李子,真不错!”

          悉心服务+感情投入=群众信任

  “小伙子,有对象了吗?如果没有,我给你介绍一个如何?”

  “不用了,已经有了,谢谢您啦!”

  这段对话不是发生在婚姻介绍所里,而是在毕节中院信访接待窗口。对话的双方就是李中付和一位年长的来访人员。

  来访人员居然主动要求给李中付做媒,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是李中付对来访人员的感情投入得到的回报。

  正因为对群众满怀感情,尽管自己的生活也很拮据,当与其只有一面之缘的当事人提出没有路费回家的时候,李中付总是主动借钱给当事人做车费回家。少数来访当事人因害羞不敢喝放置在接待室的饮用水,细心的李中付发现后,主动在饮水机旁张贴了“下有水杯、饮水自取”的提示语,让这些当事人打消顾虑。有当事人不慎遗失法院裁判文书要求重新领取,李中付总不厌其烦,根据当事人提供的线索,到相关业务庭或档案室查找后交给当事人,并叮嘱其小心保管。

  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方便当事人,李中付将废旧纸张剪切成小块,制作便签,用于帮当事人写电话号码、法官姓名、案件编号等信息。对来申请再审、申诉但因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李中付就像医生一样给来访人开出“药方”,将需要补正的事项一一列明,力争一次性全部告知应补正事项。有一次,一位老年当事人在其信访材料上捺印后,因没有纸揩手指上残存的印泥而手足无措。李中付看到这一幕后,赶忙从自己身上找了一张纸递给老人。后来,李中付就在接待窗口放置了卫生纸,提供给当事人取用。

  一件件小事,体现的是一片片真情。由于李中付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接待、服务,得到了当事人的信任,使大部分当事人带着满意笑容,说着“谢谢” 离开。一些当事人再次踏足信访接待窗口时,还记得李中付的好;向他借路费回家的当事人中,也有人主动来还钱给他。去年11月,李中付接访过的一位威宁当事人第二次到毕节时,就给李中付带来了一小包核桃表示感谢,理由很简单:“上次我来查案子,您真的很好。”尽管李中付婉言谢绝了这位当事人的心意,但他心中愈加坚定了干好工作的信念。

  对当事人是“感情投入”,对亲人却是“感情缺位”。2012年7月底,在老张离开的第二天,李中付的母亲在老家不幸摔断了右锁骨住院治疗。消息传来,他本应立即请假回家照顾母亲,但因工作需要,母亲住院一周后他才申请休假五天,加上两个双休日,回家独自一人照顾母亲出院。后向父母讲好医嘱,解释了工作情况,取得父母的理解后就返回工作岗位。

            坚守小窗口  传递正能量

  法院的信访接待窗口,有时像集市一样热闹,来者形形色色,有诉求合情合理者,也有无理取闹者甚至上访“专业户”;有说话“炮火连天”、破口大骂者,也有不善言辞、寡言少语者;有认真听取法官辩法析理者,有荤素不吃固执己见者;有进门就撒泼者,有法官要下班了也坚持着不走者……令人望而生畏。

  处理这些来访群众的诉求,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没有超人的忍耐力、没有受得住气的定力、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是不可想象的,精神脆弱者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一个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尚且吃力,对李中付这个参加工作不过两年的年轻人来说,其困难可想而知。但是看起来老实憨厚,经常笑容可掬的李中付做到了,他对岗位没有挑三拣四,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把满腔的热情化作对来访群众的一片深情,全力投入工作之中。对来访群众,他一视同仁,甘当“出气筒”和“吸纳阀”,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认真记录他们的情况,负责任地办理他们的案件。

  李中付对来访群众的感情,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因为他生性善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还因为他把群众视如亲人。李中付出生于四川农村,家境贫寒,父亲身患直肠癌,母亲也患有重病,在家务农的大哥为了帮补家庭,不得不离开年迈的双亲外出打工,是老实巴交的兄长、望子成龙的双亲节衣缩食供他上学,最终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民法官,所以他对父母兄长的感情不言而喻。在异地他乡,李中付把对亲人的感情转移到了来访群众身上,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兄长一样对待,把他们的事当成父母兄长的事来办,久而久之就与来访群众建立了互相信赖、互相怜惜的感情纽带。

  一些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是受“潜规则”意识的影响,认为不送礼案件就得不到公正处理,所以法官有时难免要面对当事人金钱或物质的诱惑,李中付也不例外。由于家中的经济还很拮据,李中付经常要拿出工资的一部分寄回老家补贴家用,到毕节中院工作的两年多时间,他从来没有添置过一件像样的新衣服。尽管如此,李中付却以廉洁为立身之本,坚守法官的底线,坚决做到对请吃者婉言谢绝,对送礼者坚决拒收。曾经有一些申诉人将红包夹在材料中,试图“贿赂”李中付,他发现后当即将材料留下,将红包退回,对申诉人进行批评教育后,承诺请申诉人放心,自己一定会按规定办事。

  “在李中付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全市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价值追求。”毕节中院分管立案工作的院领导说。

  是的,李中付心中始终装着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正因为如此,他甘愿坚守那个小小的窗口,向社会传递司法“正能量”,执着而坚定。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