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锋,男,198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现任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参加工作13年来,他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先进个人”“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初见赵锋,问起他坚守行政审判岗位的初心,他告诉记者:“我的初心就是推进政府法治、维护人民利益、守护公平正义。正是这一初心支撑我坚守至今!”赵锋给记者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将记者的思绪带进他的世界,看到了他熠熠闪光的初心。
站在百姓立场上考虑问题
2016年10月的一天上午九点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准时开庭,赵锋是这次开庭的主审法官。可原告席上空荡荡的,原告——一位湖南农民没有到场。
赵锋给原告拨了几次手机,对方关机;又想到原告可能忘带传票进不了法院大门,他便让书记员赶紧去传达室看看。这时,被告席上的某国家机关的代理人也开始着急了。
见此情景,赵锋对被告说:“原告是外地人,来一次北京不容易,可能是火车晚点或是走错路了,咱再等等。”
上午十点一刻,原告赶来了。他一边作揖一边说:“早上火车晚点了,再倒公交车过来坐过了站,手机也没电了,实在对不起大家。”赵锋请书记员给原告端上一杯水,说:“你从千里之外赶来不容易,我们等一等不算什么。”
休庭后,原告拉着赵锋的手,眼里噙着泪水,感动地说:“真没想到,您能耐心地等我来开庭,您是一位真正替百姓着想的好法官,我信任您。就算输了官司,我也服!”
被告也深受教育,当场表示一定要向法官学习,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回去后会认真核查原告反映的问题,尽可能解决争议。
“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让百姓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力量。”39岁的赵锋践行了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赵法官有一双公正的手
张大爷生前与政府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约定政府给他补偿两套安置房。可第二套房还没拿到,张大爷就去世了。
张大爷早年丧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常年患病,未婚,在张大爷去世半年后也病故,小儿子就成了张大爷唯一的继承人。小儿子找政府要第二套安置房时,政府要求他提供公证书或司法文书,证明他就是唯一继承人。可公证处不敢公证,继承诉讼也缺少适格被告,案件陷入“如何证明我就是我”的僵局。张大爷小儿子不得已,就将政府告上法庭。
2017年8月,接到这个案子,赵锋有点犯难。这是新类型案件,无先例可循,且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和复杂的事实,稍有不慎,就会办砸了,这也是其他部门将原告拒之门外的原因。但赵锋知道,这是原告最后的希望了,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担起责任来,把事实查清楚,绝不能把“皮球”踢出去。
这时正值三伏天,赵锋顶着酷暑,走访村委会、派出所、民政局、档案馆进行调查。被征收的房子是张大爷个人所有还是夫妻共有?张大爷在妻子去世后有没有再婚?婚后有没有子女?张大爷的大儿子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子女?对于这些问题,赵锋逐一核实。赵锋走访区民政局,发现这里婚姻登记档案不全,又跑到区档案馆查,同时到派出所查询户籍信息。为了保证信息全面准确,又请老户籍警带着在一个大库房里,翻阅张大爷家族的纸质户籍档案,以确认其家庭成员情况。此外,还向村里的老人核实情况。最终,赵锋确认了原告的身份,判决政府向其交付安置房。双方都表示服从法院判决。
后来,赵锋到原告家进行回访,了解判决执行情况。原告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非要赵锋抱抱不可,说:“赵法官有一双公正的手,让这双手抱过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追求实质正义
京郊农村有一户姓白的兄妹,哥哥考学进城有了居民户口,妹妹还在农村。他们在父母去世后,继承了300平方米的平房和一个小院。在当地新村建设中,这座平房和小院被拆迁。按照当地政策,安置房只给户口在本村的人,标准为人均40平方米。因此,白家兄妹只有妹妹能得到40平方米的安置房指标。一气之下,兄妹俩把政府有关部门告上法庭。
赵锋接手这个案子后,首先认真调查了其他区县的拆迁补偿政策。通过对比,发现该地区的补偿政策存在瑕疵。于是,他找到区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但对方强调执行政策要“一碗水端平”,不能给少数人开口子。赵锋耐心地说:“拆迁是为了发展经济,但同时也要兼顾百姓的利益。不能因为拆迁降低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这是一个硬道理。执行政策是要前后一致,但如果政策存在的瑕疵损害了百姓的合法权益,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公平,而放弃实质正义。”
为了追求实质正义,切实解决问题,赵锋协调各方,在当地召开现场办公会,法院、区政府的相关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均到场,就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白家兄妹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论证,最终拿出了稳妥合理的方案。白家兄妹十分满意,撤回起诉,矛盾得以实质化解。
“权力就像水流,失去控制就会变成洪水,疏导有方则能福泽万民。”作为一名行政法官,赵锋始终立足行政审判岗位,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件去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让政府的权力在法治的轨道内运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切实肩负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使命!
翻开赵锋的工作簿,一个个记录行政诉讼历史的数字映入记者眼帘:工作13年来,赵锋审结案件1000余件,参与审理案件3000余件,连续蝉联北京一中院行政审判结案状元,先后妥善审结全国首例涉及中央国家机关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案、全国首例新闻记者黑名单案、全国首例信息操纵证券处罚案等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件……此外,赵锋和庭里年轻同志组建“锋行青年法官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0余次,受众千余人。
“十几年来,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而我始终坚守在行政审判的岗位上!有人问我为什么?图什么?很多次,我也这样问自己。从小处说,我有一个法官梦,往大了说,自己心里头还藏着一个家国梦。哪怕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也终将点亮一盏盏烛火,照亮法治的通途。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我将一直坚守下去!”赵锋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