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银幕艺术画廊增添新光彩
——访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
2012-08-06 08:27:1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田水泉
张宏森在《南平红荔》开机仪式上致辞。
开栏的话
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出品、被中宣部列入向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南平红荔》正在福建省南平市紧张拍摄。为方便读者及时了解影片创作情况,本报从今日(8月5日)起开设专栏,全程跟踪剧组,报道电影创作过程,记录拍片现场花絮,展示主创人员风采。今日刊发第一篇。
7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出品,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人民法院报社、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共南平市委联合摄制的电影《南平红荔》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开机仪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不辞辛劳,从新疆出差途中专程赶往福建南平,代表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可以说,这部电影能够顺利开机,凝结着国家广电总局以及电影管理局领导的心血。
趁着张宏森来剧组慰问的机会,记者采访了他。
用电影艺术展现时代精神是电影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众多电影出品单位和广大电影人很早就开始策划,力争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在上百部申请立项的电影中,精心挑选出10部影片,作为向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以全国模范法官詹红荔为原型的《南平红荔》名列其中,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因为当时其他几部献礼影片要么已经完成,要么正在拍摄,而《南平红荔》尚处于项目起步阶段,电影主管部门领导为什么对这部影片有如此信心?
对此,张宏森回答说,是詹红荔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人格打动了他们。詹红荔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少年审判庭的法官,始终坚持忠诚履职,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纠纷,挽救失足少年,积极探索和推进符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新思路新方法,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忠诚于党、牢记使命的崇高品质,以人为本、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用电影艺术的手段表现詹红荔同志平凡而卓越的事迹,刻画她朴素又崇高的人格,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备的电影作品,以这样的作品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是时代赋予电影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时代需要詹红荔这样的先进人物,也需要《南平红荔》这样题材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作品是献给党的十八大最好的礼物。”
优秀电影团队必须具备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作风
从新疆乌鲁木齐辗转8个多小时赶到南平,草草吃了几口晚饭,张宏森又立即赶往剧组驻地,看望慰问剧组工作人员。在剧组居住的酒店大堂,张宏森对80多名剧组人员发出了动员令,要求剧组人员同心同德、精益求精,发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拍摄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出一部“三性统一”的优秀电影,保证电影如期上映,为我国电影画廊再增添一个新的共产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其实,对董玲导演的这支创作团队,张宏森是了解的,也是放心的。在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影片创作中,就是这支团队接受了中组部、中宣部领导交给的艰巨任务,仅用100天时间就创作了电影《杨善洲》,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男演员奖。所以,《南平红荔》在筹备过程中,经过多方遴选,最终确立了以董玲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就在董玲导演执导的另一部向十八大献礼的影片《生死罗布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的第二天,最高人民法院和电影局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张宏森知道,这是一个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优秀电影集体,有着拼搏进取、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他要求,摄制组全体成员要秉承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拍摄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圆满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交给的创作任务。
人民法院司法工作是影视艺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近年,人民法院司法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着艺术工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法院工作和法官生活的影视作品。最高人民法院对影视工作也给予了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先后组织拍摄了《苍天》、《防线》等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次电影《南平红荔》的立项上马,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认真研究、果断决策的,这充分体现了最高法院领导对影视创作和司法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
对于法院题材影视创作,张宏森是当之无愧的前辈,他在12年前就创作出了电视连续剧《大法官》,当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时反响强烈,根据剧本改编的长篇小说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可以说,《大法官》是法院题材影视作品的一个里程碑,至今无人超越。谈起当年创作《大法官》的经历,张宏森十分难忘。为了创作剧本,他曾多次到最高法院体验生活,与最高法院领导促膝长谈。在那个时候,他就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和法官职业的敬畏与向往,认为有必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艺术作品,以艺术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和核心价值,架起法官和群众之间心灵的桥梁。
没有最高法院领导的重视,就没有电影《南平红荔》。张宏森就最高法院领导对电影创作的关心支持十分感动。在电影《南平红荔》的策划和筹备阶段,他多次应邀到最高法院参加由院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研讨电影创作的有关事项。他认为,影片《南平红荔》的创作和拍摄,是用电影艺术形式传播当代先进法治精神和优秀法制文化的一次极富意义的成功实践。在最高法院和广电总局领导的热情扶持下,我们有理由期待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和崇高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的诞生,电影《南平红荔》一定能为我国的银幕艺术画廊增添新的光彩,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出品、被中宣部列入向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南平红荔》正在福建省南平市紧张拍摄。为方便读者及时了解影片创作情况,本报从今日(8月5日)起开设专栏,全程跟踪剧组,报道电影创作过程,记录拍片现场花絮,展示主创人员风采。今日刊发第一篇。
7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出品,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人民法院报社、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共南平市委联合摄制的电影《南平红荔》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开机仪式,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张宏森不辞辛劳,从新疆出差途中专程赶往福建南平,代表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可以说,这部电影能够顺利开机,凝结着国家广电总局以及电影管理局领导的心血。
趁着张宏森来剧组慰问的机会,记者采访了他。
用电影艺术展现时代精神是电影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众多电影出品单位和广大电影人很早就开始策划,力争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在上百部申请立项的电影中,精心挑选出10部影片,作为向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以全国模范法官詹红荔为原型的《南平红荔》名列其中,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因为当时其他几部献礼影片要么已经完成,要么正在拍摄,而《南平红荔》尚处于项目起步阶段,电影主管部门领导为什么对这部影片有如此信心?
对此,张宏森回答说,是詹红荔同志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崇高人格打动了他们。詹红荔同志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少年审判庭的法官,始终坚持忠诚履职,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纠纷,挽救失足少年,积极探索和推进符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新思路新方法,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员和人民法官忠诚于党、牢记使命的崇高品质,以人为本、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用电影艺术的手段表现詹红荔同志平凡而卓越的事迹,刻画她朴素又崇高的人格,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备的电影作品,以这样的作品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是时代赋予电影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时代需要詹红荔这样的先进人物,也需要《南平红荔》这样题材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作品是献给党的十八大最好的礼物。”
优秀电影团队必须具备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作风
从新疆乌鲁木齐辗转8个多小时赶到南平,草草吃了几口晚饭,张宏森又立即赶往剧组驻地,看望慰问剧组工作人员。在剧组居住的酒店大堂,张宏森对80多名剧组人员发出了动员令,要求剧组人员同心同德、精益求精,发扬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拍摄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出一部“三性统一”的优秀电影,保证电影如期上映,为我国电影画廊再增添一个新的共产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其实,对董玲导演的这支创作团队,张宏森是了解的,也是放心的。在为国庆六十周年献礼影片创作中,就是这支团队接受了中组部、中宣部领导交给的艰巨任务,仅用100天时间就创作了电影《杨善洲》,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男演员奖。所以,《南平红荔》在筹备过程中,经过多方遴选,最终确立了以董玲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就在董玲导演执导的另一部向十八大献礼的影片《生死罗布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的第二天,最高人民法院和电影局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张宏森知道,这是一个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优秀电影集体,有着拼搏进取、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他要求,摄制组全体成员要秉承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拍摄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圆满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广电总局领导交给的创作任务。
人民法院司法工作是影视艺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近年,人民法院司法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着艺术工作者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法院工作和法官生活的影视作品。最高人民法院对影视工作也给予了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先后组织拍摄了《苍天》、《防线》等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次电影《南平红荔》的立项上马,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认真研究、果断决策的,这充分体现了最高法院领导对影视创作和司法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
对于法院题材影视创作,张宏森是当之无愧的前辈,他在12年前就创作出了电视连续剧《大法官》,当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时反响强烈,根据剧本改编的长篇小说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可以说,《大法官》是法院题材影视作品的一个里程碑,至今无人超越。谈起当年创作《大法官》的经历,张宏森十分难忘。为了创作剧本,他曾多次到最高法院体验生活,与最高法院领导促膝长谈。在那个时候,他就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和法官职业的敬畏与向往,认为有必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视艺术作品,以艺术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人民法院的司法理念和核心价值,架起法官和群众之间心灵的桥梁。
没有最高法院领导的重视,就没有电影《南平红荔》。张宏森就最高法院领导对电影创作的关心支持十分感动。在电影《南平红荔》的策划和筹备阶段,他多次应邀到最高法院参加由院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研讨电影创作的有关事项。他认为,影片《南平红荔》的创作和拍摄,是用电影艺术形式传播当代先进法治精神和优秀法制文化的一次极富意义的成功实践。在最高法院和广电总局领导的热情扶持下,我们有理由期待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品格和崇高精神内涵的优秀作品的诞生,电影《南平红荔》一定能为我国的银幕艺术画廊增添新的光彩,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