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当事人像春天般温暖”
——河北七旬老太从“上访户”变义务调解员的故事
2011-11-30 15:24:3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李 阳 丁力新 王铁峰
72岁的鲍清芳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晚年会这样度过:为讨公道,她九上京城奔走呼号,最终得到了法院的公正判决;为争继承权,她去河北邢台市南和法院诉讼得到了法官的真诚帮助;为回报社会,她主动请求当起了义务调解员。从“上访钉子户”到人民法院义务调解员,鲍清芳用人生角色的转换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司法良知的故事——
黑发变白发
如果不是那场变故,这应该是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丈夫是退休干部,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大学生,鲍清芳本人刚刚从医院退休,虽不富有,一家人在邯郸生活得也算其乐融融。
199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仅仅因为感冒,鲍清芳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上大三的小女儿住进了医院,第二天便离开了人世。
面对不明不白死去的女儿和院方的推诿,鲍清芳痛下决心,豁出老命也要为女儿讨回公道!那一年,她64岁。
从市里、省里再到北京,跑了多少个部门她自己都数不清。像许多上访者一样,她会早早地堵在政府机关门口“大喊大叫”,闯进一些干部家里躺地不走。她几乎读遍了邯郸市可以找到的大小医书,光是上访材料“一汽车也拉不下”。为节省费用,夏天她就在北京南站候车大厅过夜,天凉了就找一个便宜的地下小旅馆凑合,常常是两三天不吃不喝,步行几十里四处求人。
她想起了19岁的女儿。那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她那么懂事,品学兼优,能歌善舞,是全年级唯一通过英语6级考试的,还是学生部长。出事后,女儿的老师不顾心脏病专门从武汉来到邯郸,整夜哭得都起不来,说这孩子是她执教以来最喜欢的学生……
黑发变白发,老伴儿住进了医院,大闺女气成了精神病,鲍清芳也一度神情恍惚。绝望的日子里,她经常会在半夜里爬起来,跑到河边、铁道边大声嘶喊。
在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关注下,最终,当事的主治医生被判了刑,她也获得了赔偿。卫生部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做了修改,鲍清芳因此被央视3•15晚会称为“中国医疗维权第一人”。
为了这一结果,她苦苦等了三年。
除去上访开销,鲍清芳把余下的赔偿款全部捐给了当地一所小学——她争的不是钱,而是一口气!
当事人变亲人
命运弄人。因为与继子张某之间的房产纠纷,鲍清芳又与邢台市南和法院打起了交道。那一年,她70岁。
2009年5月的一天,鲍清芳从邯郸来到南和法院。了解情况后,法官搀着她来到了调解室,说先调解调解。“法院不上堂说理,不知这葫芦里卖的啥药。”鲍清芳心里打起了鼓。
为尽早上公堂,没两天她又来到南和法院,敲开了院长办公室的门。“院长同志,俺是个外地人,一不请客,二不送礼,今儿个来跟你要个公道。”正在批改公文的院长姚振忠站了起来,微笑着说:“大娘,您坐,我是院长,有事慢慢说”。随后端上一杯热水,坐在了她的身边。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鲍清芳发现身边的这个人一直在耐心听她的倾诉。“大娘,请您相信我,相信南和法院,你的事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院长的一个“公正”二字让她吃了定心丸,她要的就是公平公正!
时间很快到了晌午,鲍清芳走出院长屋子想去吃饭。办公室主任拦住她:“大娘别走了,法院有食堂,你去吃饭吧,记在我的帐上。” 说得鲍清芳心里热热的。
考虑到案件事实无法查清,判决会伤了亲戚和气,姚振忠决定亲自出面调解。可鲍清芳的态度很坚决,“调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法庭上说吧。”法官们看他不同意,就绕着弯儿做他儿子、女儿的工作,去白佛老家做孩子叔叔、姑姑的工作,甚至连她在码头电厂工作的表弟都找到了。
姚振忠几次跑到她邯郸的家做调解,每次都带去一些南和的小米、粉条等特产。“人家打官司都给法院送礼,现在反了,法院给我送礼。”鲍清芳觉着自己活了70多岁还是头一次遇见。”
为了让法官能亲身体会到当事人打官司的难处,那年冬天,姚振忠带着4名法官“陪诉陪访”。清晨五点,法官们出现在鲍清芳家门口。寒风中,他们三次换乘公交车和长途汽车,赶到南和法院时,已是上午十点。
当天,姚振忠在全院干警大会上动情地说:“70多岁的人往返一次法院光路程就得用八九个小时,换做我们的父母我们能放心吗?”鲍清芳也激动地走上讲台,含着热泪说出了老百姓的期待:“过去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咱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法院,南和法院给了我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当事人像春天般温暖”,从此成为南和法院的院训,被镌刻在面向正门的大墙上。
听着法官们一句句大娘长大娘短地叫着,鲍清芳终于放心了。“法院图啥,还不是为了我们家好。我就是一块石头也会他们暖热,就是一块铁块也会被他们融化。”她决定接受调解。
法院不仅解决了她和继子的房产纠纷,还把这一大家子的宿怨化解了。“大娘,我母亲去世早,我把您当妈看。”回想起院长姚振忠的话,这回她信了。
“上访户”变义务调解员
日子总算平静了。可鲍清芳没有回家,这一次,她带着感动出发了。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法院当义务调解员,条件是有一个住的地方,工资一分不要,与法院干警同吃食堂。
2010年3月,一本火红的聘书递到了鲍清芳的手中。法院给她腾出大门西侧的两间办公室,上面挂着“鲍大娘调解室”的牌子。那一年,她71岁。
鲍大娘的调解方式很管事儿。她指着调解记录说:“你看这个,两口子在这里还想打呢,男的一蹦多高,女的带着孩子铁青着脸要离。俗话说不怕瞪眼金刚,就怕眯眼菩萨,男的越跳越好办,只要气一消,一认错,女的肯定原谅他。”等男的跳够了,鲍大娘一问,是因为喝酒的事,她把男的狠狠地批评一顿。
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男方不再喝酒,如有事需要喝必须和女方商量,但不能喝醉。女方表态,只要男方不喝酒保证不生气,回家后夫妻和睦,相亲相爱。
来找鲍大娘调解的人很多,省内省外的都有,写信的,打电话的,也有慕名而来的。凡是到这来的,鲍大娘都能给说个道道。
厚厚的三本调解记录,记载了150多个纠纷。有当事人这样留言,“今天得到贵人相助,像脱胎换骨一样。如果不孝顺父母别人都会指责孩子的不对。父母给的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结果是:调解成功。
看着大伙儿哭哭啼啼而来,高高兴兴而走,鲍大娘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好景不长,一个关于院长要调离的消息让她几夜睡不好觉。“儿子不在这,我这个娘还能受待见吗?”鲍大娘对新院长范卫清说出了要离开的想法。
“大娘,姚院长是您的儿子,我就是您的闺女,留下来吧。”听了这话,鲍大娘不知该说什么好。
7月1日上午,72岁的鲍清芳向范卫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见到鲍大娘,是在11月26日,她刚刚结束最高人民法院巡讲团试讲。此行让鲍大娘念念不忘的是最高法院景汉朝副院长亲自给她夹菜的细节,那份感动她至今都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我一个糟老太太,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这辈子也知足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多做些事儿?”从北京回来,鲍大娘就马不停蹄地赶到调解室,翻开《常用法律文书》,戴上老花镜,沉浸在法律的世界里……
相关链接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永恒的主题。近三年来,河北邢台市南和法院提出“对待当事人像春天般温暖”,将“民心司法”贯穿于司法全过程。根据当事人需要,陆续推出陪诉陪访、导诉服务、去向告知、便民餐厅,电话全部公开等22项便民措施;提出法官“五不”:不用冷脸对群众,不以推卸躲是非,不靠糊弄下台阶,不拿稳控当稳定,不把下级做盾牌;推行“一村一法官,创建无讼村”机制。今年以来,南和法院各类案件结案率100%,调撤率83%,连续四年实现新办案件“零上访”。
黑发变白发
如果不是那场变故,这应该是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丈夫是退休干部,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大学生,鲍清芳本人刚刚从医院退休,虽不富有,一家人在邯郸生活得也算其乐融融。
199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仅仅因为感冒,鲍清芳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上大三的小女儿住进了医院,第二天便离开了人世。
面对不明不白死去的女儿和院方的推诿,鲍清芳痛下决心,豁出老命也要为女儿讨回公道!那一年,她64岁。
从市里、省里再到北京,跑了多少个部门她自己都数不清。像许多上访者一样,她会早早地堵在政府机关门口“大喊大叫”,闯进一些干部家里躺地不走。她几乎读遍了邯郸市可以找到的大小医书,光是上访材料“一汽车也拉不下”。为节省费用,夏天她就在北京南站候车大厅过夜,天凉了就找一个便宜的地下小旅馆凑合,常常是两三天不吃不喝,步行几十里四处求人。
她想起了19岁的女儿。那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她那么懂事,品学兼优,能歌善舞,是全年级唯一通过英语6级考试的,还是学生部长。出事后,女儿的老师不顾心脏病专门从武汉来到邯郸,整夜哭得都起不来,说这孩子是她执教以来最喜欢的学生……
黑发变白发,老伴儿住进了医院,大闺女气成了精神病,鲍清芳也一度神情恍惚。绝望的日子里,她经常会在半夜里爬起来,跑到河边、铁道边大声嘶喊。
在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关注下,最终,当事的主治医生被判了刑,她也获得了赔偿。卫生部对《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做了修改,鲍清芳因此被央视3•15晚会称为“中国医疗维权第一人”。
为了这一结果,她苦苦等了三年。
除去上访开销,鲍清芳把余下的赔偿款全部捐给了当地一所小学——她争的不是钱,而是一口气!
当事人变亲人
命运弄人。因为与继子张某之间的房产纠纷,鲍清芳又与邢台市南和法院打起了交道。那一年,她70岁。
2009年5月的一天,鲍清芳从邯郸来到南和法院。了解情况后,法官搀着她来到了调解室,说先调解调解。“法院不上堂说理,不知这葫芦里卖的啥药。”鲍清芳心里打起了鼓。
为尽早上公堂,没两天她又来到南和法院,敲开了院长办公室的门。“院长同志,俺是个外地人,一不请客,二不送礼,今儿个来跟你要个公道。”正在批改公文的院长姚振忠站了起来,微笑着说:“大娘,您坐,我是院长,有事慢慢说”。随后端上一杯热水,坐在了她的身边。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鲍清芳发现身边的这个人一直在耐心听她的倾诉。“大娘,请您相信我,相信南和法院,你的事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院长的一个“公正”二字让她吃了定心丸,她要的就是公平公正!
时间很快到了晌午,鲍清芳走出院长屋子想去吃饭。办公室主任拦住她:“大娘别走了,法院有食堂,你去吃饭吧,记在我的帐上。” 说得鲍清芳心里热热的。
考虑到案件事实无法查清,判决会伤了亲戚和气,姚振忠决定亲自出面调解。可鲍清芳的态度很坚决,“调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法庭上说吧。”法官们看他不同意,就绕着弯儿做他儿子、女儿的工作,去白佛老家做孩子叔叔、姑姑的工作,甚至连她在码头电厂工作的表弟都找到了。
姚振忠几次跑到她邯郸的家做调解,每次都带去一些南和的小米、粉条等特产。“人家打官司都给法院送礼,现在反了,法院给我送礼。”鲍清芳觉着自己活了70多岁还是头一次遇见。”
为了让法官能亲身体会到当事人打官司的难处,那年冬天,姚振忠带着4名法官“陪诉陪访”。清晨五点,法官们出现在鲍清芳家门口。寒风中,他们三次换乘公交车和长途汽车,赶到南和法院时,已是上午十点。
当天,姚振忠在全院干警大会上动情地说:“70多岁的人往返一次法院光路程就得用八九个小时,换做我们的父母我们能放心吗?”鲍清芳也激动地走上讲台,含着热泪说出了老百姓的期待:“过去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咱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法院,南和法院给了我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当事人像春天般温暖”,从此成为南和法院的院训,被镌刻在面向正门的大墙上。
听着法官们一句句大娘长大娘短地叫着,鲍清芳终于放心了。“法院图啥,还不是为了我们家好。我就是一块石头也会他们暖热,就是一块铁块也会被他们融化。”她决定接受调解。
法院不仅解决了她和继子的房产纠纷,还把这一大家子的宿怨化解了。“大娘,我母亲去世早,我把您当妈看。”回想起院长姚振忠的话,这回她信了。
“上访户”变义务调解员
日子总算平静了。可鲍清芳没有回家,这一次,她带着感动出发了。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法院当义务调解员,条件是有一个住的地方,工资一分不要,与法院干警同吃食堂。
2010年3月,一本火红的聘书递到了鲍清芳的手中。法院给她腾出大门西侧的两间办公室,上面挂着“鲍大娘调解室”的牌子。那一年,她71岁。
鲍大娘的调解方式很管事儿。她指着调解记录说:“你看这个,两口子在这里还想打呢,男的一蹦多高,女的带着孩子铁青着脸要离。俗话说不怕瞪眼金刚,就怕眯眼菩萨,男的越跳越好办,只要气一消,一认错,女的肯定原谅他。”等男的跳够了,鲍大娘一问,是因为喝酒的事,她把男的狠狠地批评一顿。
双方达成如下协议:男方不再喝酒,如有事需要喝必须和女方商量,但不能喝醉。女方表态,只要男方不喝酒保证不生气,回家后夫妻和睦,相亲相爱。
来找鲍大娘调解的人很多,省内省外的都有,写信的,打电话的,也有慕名而来的。凡是到这来的,鲍大娘都能给说个道道。
厚厚的三本调解记录,记载了150多个纠纷。有当事人这样留言,“今天得到贵人相助,像脱胎换骨一样。如果不孝顺父母别人都会指责孩子的不对。父母给的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结果是:调解成功。
看着大伙儿哭哭啼啼而来,高高兴兴而走,鲍大娘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然而,好景不长,一个关于院长要调离的消息让她几夜睡不好觉。“儿子不在这,我这个娘还能受待见吗?”鲍大娘对新院长范卫清说出了要离开的想法。
“大娘,姚院长是您的儿子,我就是您的闺女,留下来吧。”听了这话,鲍大娘不知该说什么好。
7月1日上午,72岁的鲍清芳向范卫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见到鲍大娘,是在11月26日,她刚刚结束最高人民法院巡讲团试讲。此行让鲍大娘念念不忘的是最高法院景汉朝副院长亲自给她夹菜的细节,那份感动她至今都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我一个糟老太太,能得到这样的待遇这辈子也知足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多做些事儿?”从北京回来,鲍大娘就马不停蹄地赶到调解室,翻开《常用法律文书》,戴上老花镜,沉浸在法律的世界里……
相关链接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永恒的主题。近三年来,河北邢台市南和法院提出“对待当事人像春天般温暖”,将“民心司法”贯穿于司法全过程。根据当事人需要,陆续推出陪诉陪访、导诉服务、去向告知、便民餐厅,电话全部公开等22项便民措施;提出法官“五不”:不用冷脸对群众,不以推卸躲是非,不靠糊弄下台阶,不拿稳控当稳定,不把下级做盾牌;推行“一村一法官,创建无讼村”机制。今年以来,南和法院各类案件结案率100%,调撤率83%,连续四年实现新办案件“零上访”。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