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结事了,功夫更在法庭外
2011-06-09 09:56:5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钟华龙
“法官同志,为了表示对您的谢意,请您务必赏个脸一起吃个饭。”一对经我们调解和好的小两口诚恳地对我的同事黎法官说。“不用客气,这没什么,这本来就是我们法官应该做的。”同事黎法官赶忙说,表情十分淡定,似乎他所做的工作一点也不值得称道。
好熟悉的对白!好熟悉的场景!记不清这是我到法院工作近一年来第几次听到这样的对白,第几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了。最记得那时我刚分到民一庭当书记员,和同事黎法官两个人共一个办公室,不久就碰到一个案件,同样的情景也曾多次出现。
那是一个离婚案子,当事人张女士是某机关干部,她丈夫姓王,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张女士与王某经人介绍相识谈婚。一两个星期后,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由于双方都很要强,时有一些小摩擦。婚后三个月的一天晚上,张女士和丈夫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双方互不让步随后便发展为互相殴打,矛盾逐步升级。两个月后,王某与张女士分居,一边在外交女朋友,一边向法院起诉离婚。张女士气不过,便控告丈夫重婚,但是,公安机关认为王某没有犯罪事实,没有立案。王某险遭牢狱之灾,遂怀恨在心,立即找张女士报复,将其打伤,后经鉴定为轻微伤甲级。
考虑到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和矛盾的尖锐性,同事马上着手进行调解。但此时当事人双方都处于偏激状态,丝毫没有理性可言,尤其是张女士,不但提出数万元的高额精神损害赔偿,还以无住房和照顾女方为由要求把目前居住的丈夫婚前房产判归其所有。为了增加调解结案的可能性,同事单独与张女士进行了数次沟通,但她情绪激动,说话很冲,同事每每成了她的出气筒。由于张女士提出的条件远超常理,加上王某也不好说话,不肯作出任何让步,调解难以进行下去。眼看着希望就要落空,张女士又是找领导说情,又是跑来法院大吵大闹。如此这般,虽然经常莫名其妙地受冤枉气,同事却始终不愠不火,默默地努力着。
调解最终未能成功,案件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审判阶段。法庭很快就查清了案件事实并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根据判决,张女士与丈夫结婚时购买的首饰和部分家具归张女士所有,张女士的丈夫王某应给付张女士经济帮助款若干,应赔偿张女士精神损失费若干。
宣判后,王某表示不服,但同时表示不上诉。张女士料想判决结果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转而采取逃避的方式,拒绝出庭接受判决,开始时是不接电话,后来就干脆关机不理,我们只好把判决书送到她单位,由单位代收。
日子一天天过去,上诉期已过,张女士并没有提出上诉,一切似乎都已归于平静。但突然有一天她找上门来威胁说法院没有把房子判给她,要上诉,不让上诉就去找领导闹。我觉得她很难缠,心想她要闹事就把她抓起来算了。同事没有发火,还是一样耐心地跟她解释,反复告诉她房子属于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财产,不可能判给她,而且现在已经过了上诉期,不能上诉了。见不能上诉,张女士很是不快,狠狠地发了一顿牢骚后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我们再帮帮她做前夫的工作。她说前夫没有按判决给付经济帮助款和精神损害赔偿金,也没有将判归她所有的家具给她。她说婚都离了,又没有房子,拿到那些家具也没什么意思,要求法院做前夫工作,让前夫把家具折算成现金给她。我想,我们只管判,执行的事干嘛找我们。同事想了想,回答说事情本来应该是执行局管的,但既然张女士信任他,就再试试看。
几天下来,在同事的努力协调下王某终于作出让步,张女士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家具折价款和精神损害赔偿金,为了表示感谢,也如今日这对小两口这般邀请同事吃饭,同事也如今日这般地淡定和婉言拒绝。
记得当日同事还就势对张女士做了些心理疏导,我也见缝插针地告诉她,为了她的事,同事是如何如何的为难,又是如何如何的毫无怨言。张女士当时感慨万千,惭愧地说,之前没有法律意识,不理解法院工作,给法院添了麻烦,现在才知道法官的工作有多难。谈及婚姻的失败,她还说,回头想想,当初真不应该那么冲动没认识几天就结婚,也真不应该那么要强。
我想,似同事这般勤勤垦垦、任劳任怨的法官,开庭审案自是拿手好戏,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一心追求案结事了,努力维护和谐稳定,法庭外花费的功夫更多。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好熟悉的对白!好熟悉的场景!记不清这是我到法院工作近一年来第几次听到这样的对白,第几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了。最记得那时我刚分到民一庭当书记员,和同事黎法官两个人共一个办公室,不久就碰到一个案件,同样的情景也曾多次出现。
那是一个离婚案子,当事人张女士是某机关干部,她丈夫姓王,是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张女士与王某经人介绍相识谈婚。一两个星期后,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由于双方都很要强,时有一些小摩擦。婚后三个月的一天晚上,张女士和丈夫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双方互不让步随后便发展为互相殴打,矛盾逐步升级。两个月后,王某与张女士分居,一边在外交女朋友,一边向法院起诉离婚。张女士气不过,便控告丈夫重婚,但是,公安机关认为王某没有犯罪事实,没有立案。王某险遭牢狱之灾,遂怀恨在心,立即找张女士报复,将其打伤,后经鉴定为轻微伤甲级。
考虑到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和矛盾的尖锐性,同事马上着手进行调解。但此时当事人双方都处于偏激状态,丝毫没有理性可言,尤其是张女士,不但提出数万元的高额精神损害赔偿,还以无住房和照顾女方为由要求把目前居住的丈夫婚前房产判归其所有。为了增加调解结案的可能性,同事单独与张女士进行了数次沟通,但她情绪激动,说话很冲,同事每每成了她的出气筒。由于张女士提出的条件远超常理,加上王某也不好说话,不肯作出任何让步,调解难以进行下去。眼看着希望就要落空,张女士又是找领导说情,又是跑来法院大吵大闹。如此这般,虽然经常莫名其妙地受冤枉气,同事却始终不愠不火,默默地努力着。
调解最终未能成功,案件按部就班地进入了审判阶段。法庭很快就查清了案件事实并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根据判决,张女士与丈夫结婚时购买的首饰和部分家具归张女士所有,张女士的丈夫王某应给付张女士经济帮助款若干,应赔偿张女士精神损失费若干。
宣判后,王某表示不服,但同时表示不上诉。张女士料想判决结果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转而采取逃避的方式,拒绝出庭接受判决,开始时是不接电话,后来就干脆关机不理,我们只好把判决书送到她单位,由单位代收。
日子一天天过去,上诉期已过,张女士并没有提出上诉,一切似乎都已归于平静。但突然有一天她找上门来威胁说法院没有把房子判给她,要上诉,不让上诉就去找领导闹。我觉得她很难缠,心想她要闹事就把她抓起来算了。同事没有发火,还是一样耐心地跟她解释,反复告诉她房子属于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财产,不可能判给她,而且现在已经过了上诉期,不能上诉了。见不能上诉,张女士很是不快,狠狠地发了一顿牢骚后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我们再帮帮她做前夫的工作。她说前夫没有按判决给付经济帮助款和精神损害赔偿金,也没有将判归她所有的家具给她。她说婚都离了,又没有房子,拿到那些家具也没什么意思,要求法院做前夫工作,让前夫把家具折算成现金给她。我想,我们只管判,执行的事干嘛找我们。同事想了想,回答说事情本来应该是执行局管的,但既然张女士信任他,就再试试看。
几天下来,在同事的努力协调下王某终于作出让步,张女士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家具折价款和精神损害赔偿金,为了表示感谢,也如今日这对小两口这般邀请同事吃饭,同事也如今日这般地淡定和婉言拒绝。
记得当日同事还就势对张女士做了些心理疏导,我也见缝插针地告诉她,为了她的事,同事是如何如何的为难,又是如何如何的毫无怨言。张女士当时感慨万千,惭愧地说,之前没有法律意识,不理解法院工作,给法院添了麻烦,现在才知道法官的工作有多难。谈及婚姻的失败,她还说,回头想想,当初真不应该那么冲动没认识几天就结婚,也真不应该那么要强。
我想,似同事这般勤勤垦垦、任劳任怨的法官,开庭审案自是拿手好戏,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一心追求案结事了,努力维护和谐稳定,法庭外花费的功夫更多。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