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庭“三部曲”
2009-09-28 11:03:42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院长 郑晓阳
从1984年跨入大学的门槛与法律结缘,到后来进入法院参加工作,距今已有25个年头了。期间经历了无数与法律有关的案子和事件,其中大多数已经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了,而唯独与法庭结下的那份情缘,却让我终生难忘。在那些难忘的岁月里,我走过了认识法庭、宣传法庭和建设法庭的不平凡历程。
认识法庭
能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可以说是80年代青年人所奢望的一件大事。我是幸运者之一。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以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校的精心培养和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我顺利地跨进了法律的大门。然而在实践中真正以零距离的方式感知法律,却是在法庭。
那是在1987年,我参加了学院学生会创办的实践性社团组织——法律服务中心。有一天,我在中心参加法律咨询服务时,接待了一位被拖欠借款的老人。事情很简单,在朋友困难的时候,老人借钱给朋友,但后来朋友却不按约定还款,还蛮不讲理地当起了“老赖”。老人想到了打官司,可他既不懂法律又没钱请律师。无奈之下,他多方打听并找到了法律服务中心。面对老人焦急的心情和期盼的眼神,我和另一位同学做起了案件的代理人,帮老人写好诉状,到西安市莲湖区法院的枣园法庭立了案。接下来,收集证据材料,商讨代理意见,出庭参加诉讼,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协助下,整个诉讼过程进展得十分顺利。法庭承办案件的法官对老人耐心细致地阐法释理,他们严谨公正的办案作风给初次接触诉讼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我们为当事人讨回了3万元欠款和利息,成功地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后来的法律职业生涯中,我总是常常记起这件事,那是我第一次与法庭的“亲密接触”,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法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988年3月,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按照学院的安排,到河北石家庄实习。我们被分配到当时的郊区法院留营人民法庭。那时候的法庭条件相当简陋,只有面对面的两排平房,配备三名法官、一名陪审员和一名书记员。由于法庭位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构成复杂,案子比较多,审判工作任务繁重;加上乡村企业比较发达,除了审理诉讼案件外,法庭还承担着帮助辖区企业审查合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深入学校上法制课,深入农村指导调解组织处理纠纷等任务。法庭的法官们对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力所能及地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我们也积极、迅速地进入了工作状态,白天随法官们下乡办案,进学校宣讲法制课,到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晚上,我们几个实习同学聚在一起讨论疑难案件,交流实习体会,生活忙碌而非常充实。实习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基层法庭有了新的、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以后从事法律工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至今,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存有对留营法庭的不舍和眷恋,依然深深地感怀曾经无私地帮助和教导过我们的五位师长。那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真正地认识了法庭,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法庭。
宣传法庭
1989年下半年,我进入宝鸡市中级法院研究室工作。也许是由于我对法庭“情有独钟”的缘故,在工作中我更多地关注着法庭的一切,力图用笨拙的笔头来反映基层法庭的生活和法官干警们的喜怒哀乐。我编写了很多反映法庭工作的简报、信息,但其中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在1993年采写的一篇关于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人民法庭的报道。该法庭在司法实践中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帮助辖区村组、车间班组、居委会和镇、企业层层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培训调解员,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法庭处理的案件逐年减少,形成了良性循环。得知这一信息后,我前往法庭进行调研,深入走访企业、学校和农村,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经过大量的深加工和艰苦的创作,写出了以《案海“救生者”》为题的宣传报道,详细介绍了该法庭如何破解“案多人少”难题、走出“基层矛盾纠纷难化解”瓶颈的独到经验和做法。这篇报道先是登在了内刊《宝鸡法院简报》上,后来又在《陕西审判》(现《三秦审判》)上发表,在法院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报道刊发后,不少兄弟法院和基层法庭纷纷到蔡家坡法庭取经学习,推动了面上工作的开展。
我还特别关注位于山区的基层法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山区基层法庭的条件大多比较艰苦,设施简陋,人员短缺,两三名法官干警在办案时没有交通工具,还要面临缺少办案经费的困境,开展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我在采访中,得知有个法庭因为经费困难装不起电话,为了工作,该法庭庭长想方设法,从一个当老板的同学那里“拉赞助”拉来了一部电话,但为了节约话费,便将电话拨号那一面锁了起来,打电话要经庭长批准后,方能开锁使用。我以这个线索为主线,结合平时收集的法庭法官不畏权势、不为人情所累、不为金钱所惑的先进事迹,撰写了反映法庭法官生活的小小说《一棵树》,先后在《明镜报》和《陕西审判》刊登。嗣后,先后又有反映法庭法官廉政生活的小小说《送礼》,反映他们深入农村、巧妙解决赡养纠纷的《三孝子》、反映他们爱心救助失学女童的《表妹》等多篇小小说在报刊和杂志发表。那一个时期,我常常往返于研究室和基层法庭之间,下法庭、写法庭、赞法官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法庭不遗余力的采访、报道和宣传,成为我在研究室工作期间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让我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了解和熟知了法庭的方方面面,我对法庭的情感也因此得到了升华。
建设法庭
2007年9月,按照组织安排,我到宝鸡市陈仓区法院任院长。上任伊始,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抓基层法庭建设。简陋的法庭环境和落后的办公设施,不利于基层群众从事诉讼活动,也给法庭干警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基层法庭的面貌。经过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与驻地村镇多次协商用电用水问题、与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反复磋商施工细节、与工程监理单位经常沟通工程质量,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两个法庭的建设工程得以立项和开工建设。施工过程中,院领导和基建办的同志时常深入工地检查进展情况,市中级法院郭宝生院长和区上领导也先后到工地视察指导,确保了工程质量。后来,5·12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相继发生,对工程进展和建设资金保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在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干警的大力支持下,全院上下共克时艰,齐心协力,终于在今年6月先后建成了面积570平方米的坪头人民法庭审判综合楼、面积540平方米的县功人民法庭审判综合楼。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法庭设有审判、工作和生活三个功能区,设置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室和审判协理员办公室,配备了法台、桌椅、计算机、打印机和汽车等必备的办公设备;为了方便干警生活,给每位干警宿舍配备了席梦思床和空调,建造了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和浴室;为了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建成了乒乓球室、电视娱乐室和学习室,使法庭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法庭驻地所在镇,两个法庭审判综合楼成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标志性建筑。法庭落成典礼上,上级法院领导感慨地说,现在两个法庭的条件是所在镇最好的,甚至在全市、全省基层法庭中也是一流的,“两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天王法庭,将在整体设计、功能配置、设施配备上更加先进和合理,力争建成工作更高效、干警更安心、群众更满意的诉讼场所。另外,贾村、阳平两个法庭的建设工程也已立项,可望短期内投入建设。
一流的环境,还须一流的业绩相匹配。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以争创“五好法庭”为抓手,在深化基层法庭管理上狠下功夫,使法庭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开展、全面提速。经过努力,坪头人民法庭被评为省级“五好法庭”,天王法庭评为市级“五好法庭”,贾村法庭也在“全市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之列。今年4月,在总结2007年以来试行的法庭巡回办案点、审判联络站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人民法庭审判协理机制”的工作思路,以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和基层组织的协调互动作用,运用综合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人民法庭在辖区镇、村组(社区)固定设立的审判协理中心和审判协理站为依托,全面发挥人民法庭、基层司法办、人民调解组织和基层群众的联动作用,在审判协理中心(站)设立联络法官,以司法员、人民调解员及村组(社区)干部为骨干,聘请了一批审判协理员,建立了联络法官和审判协理员的日常协作机制,构建了新形势下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共同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审判协理机制启动后,在区委的正确领导、法院的科学主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共在全区范围内共设立了18个审判协理中心和34个审判协理站,首批选聘了75名审判协理员,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化解了一大批不稳定因素。今年4月20日下午,天王村村民谢某在本村唐某所承揽的工程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架板上坠地身亡,双方协商处理事故未果,谢某家属遂拒不火化尸体并聚众闹事,事态愈演愈烈。天王村审判协理站得知情况后,及时介入,接受双方请求进行调解,审判协理员在联络法官指导下,迅速开展工作,最终于24日达成由唐某补偿谢某家属7.9万元经济损失的协议,事态很快得以平息。仅在5月份,坪头人民法庭就深入辖区审判协理站,邀请乡、镇、村、组干部,审判协理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案件处理,运用综合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三天之内迅速、稳妥调解了6件民事案件,审判协理机制的运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时代在进步,基层法庭的各方面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岁月在流逝,我对法庭的情感历久弥深。从初涉世事的青年到已过不惑的中年,我欣喜地看到了法庭30年来的历程、变化和取得的成果。我的法庭“三部曲”,见证了基层法庭的沧桑变迁,更见证了法治建设的不平凡历程。身处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好时代,我相信,法庭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认识法庭
能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可以说是80年代青年人所奢望的一件大事。我是幸运者之一。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以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校的精心培养和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我顺利地跨进了法律的大门。然而在实践中真正以零距离的方式感知法律,却是在法庭。
那是在1987年,我参加了学院学生会创办的实践性社团组织——法律服务中心。有一天,我在中心参加法律咨询服务时,接待了一位被拖欠借款的老人。事情很简单,在朋友困难的时候,老人借钱给朋友,但后来朋友却不按约定还款,还蛮不讲理地当起了“老赖”。老人想到了打官司,可他既不懂法律又没钱请律师。无奈之下,他多方打听并找到了法律服务中心。面对老人焦急的心情和期盼的眼神,我和另一位同学做起了案件的代理人,帮老人写好诉状,到西安市莲湖区法院的枣园法庭立了案。接下来,收集证据材料,商讨代理意见,出庭参加诉讼,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协助下,整个诉讼过程进展得十分顺利。法庭承办案件的法官对老人耐心细致地阐法释理,他们严谨公正的办案作风给初次接触诉讼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我们为当事人讨回了3万元欠款和利息,成功地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后来的法律职业生涯中,我总是常常记起这件事,那是我第一次与法庭的“亲密接触”,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法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988年3月,我和其他三位同学按照学院的安排,到河北石家庄实习。我们被分配到当时的郊区法院留营人民法庭。那时候的法庭条件相当简陋,只有面对面的两排平房,配备三名法官、一名陪审员和一名书记员。由于法庭位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构成复杂,案子比较多,审判工作任务繁重;加上乡村企业比较发达,除了审理诉讼案件外,法庭还承担着帮助辖区企业审查合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深入学校上法制课,深入农村指导调解组织处理纠纷等任务。法庭的法官们对我们的到来很是高兴,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力所能及地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我们也积极、迅速地进入了工作状态,白天随法官们下乡办案,进学校宣讲法制课,到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晚上,我们几个实习同学聚在一起讨论疑难案件,交流实习体会,生活忙碌而非常充实。实习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基层法庭有了新的、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我以后从事法律工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至今,在我的内心深处,依然存有对留营法庭的不舍和眷恋,依然深深地感怀曾经无私地帮助和教导过我们的五位师长。那三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真正地认识了法庭,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法庭。
宣传法庭
1989年下半年,我进入宝鸡市中级法院研究室工作。也许是由于我对法庭“情有独钟”的缘故,在工作中我更多地关注着法庭的一切,力图用笨拙的笔头来反映基层法庭的生活和法官干警们的喜怒哀乐。我编写了很多反映法庭工作的简报、信息,但其中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是在1993年采写的一篇关于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人民法庭的报道。该法庭在司法实践中积极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帮助辖区村组、车间班组、居委会和镇、企业层层建立基层调解组织,培训调解员,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萌芽状态,使法庭处理的案件逐年减少,形成了良性循环。得知这一信息后,我前往法庭进行调研,深入走访企业、学校和农村,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素材,经过大量的深加工和艰苦的创作,写出了以《案海“救生者”》为题的宣传报道,详细介绍了该法庭如何破解“案多人少”难题、走出“基层矛盾纠纷难化解”瓶颈的独到经验和做法。这篇报道先是登在了内刊《宝鸡法院简报》上,后来又在《陕西审判》(现《三秦审判》)上发表,在法院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报道刊发后,不少兄弟法院和基层法庭纷纷到蔡家坡法庭取经学习,推动了面上工作的开展。
我还特别关注位于山区的基层法庭。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山区基层法庭的条件大多比较艰苦,设施简陋,人员短缺,两三名法官干警在办案时没有交通工具,还要面临缺少办案经费的困境,开展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我在采访中,得知有个法庭因为经费困难装不起电话,为了工作,该法庭庭长想方设法,从一个当老板的同学那里“拉赞助”拉来了一部电话,但为了节约话费,便将电话拨号那一面锁了起来,打电话要经庭长批准后,方能开锁使用。我以这个线索为主线,结合平时收集的法庭法官不畏权势、不为人情所累、不为金钱所惑的先进事迹,撰写了反映法庭法官生活的小小说《一棵树》,先后在《明镜报》和《陕西审判》刊登。嗣后,先后又有反映法庭法官廉政生活的小小说《送礼》,反映他们深入农村、巧妙解决赡养纠纷的《三孝子》、反映他们爱心救助失学女童的《表妹》等多篇小小说在报刊和杂志发表。那一个时期,我常常往返于研究室和基层法庭之间,下法庭、写法庭、赞法官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法庭不遗余力的采访、报道和宣传,成为我在研究室工作期间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让我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了解和熟知了法庭的方方面面,我对法庭的情感也因此得到了升华。
建设法庭
2007年9月,按照组织安排,我到宝鸡市陈仓区法院任院长。上任伊始,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抓基层法庭建设。简陋的法庭环境和落后的办公设施,不利于基层群众从事诉讼活动,也给法庭干警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基层法庭的面貌。经过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与驻地村镇多次协商用电用水问题、与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反复磋商施工细节、与工程监理单位经常沟通工程质量,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两个法庭的建设工程得以立项和开工建设。施工过程中,院领导和基建办的同志时常深入工地检查进展情况,市中级法院郭宝生院长和区上领导也先后到工地视察指导,确保了工程质量。后来,5·12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相继发生,对工程进展和建设资金保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在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干警的大力支持下,全院上下共克时艰,齐心协力,终于在今年6月先后建成了面积570平方米的坪头人民法庭审判综合楼、面积540平方米的县功人民法庭审判综合楼。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法庭设有审判、工作和生活三个功能区,设置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室和审判协理员办公室,配备了法台、桌椅、计算机、打印机和汽车等必备的办公设备;为了方便干警生活,给每位干警宿舍配备了席梦思床和空调,建造了现代化的厨房、卫生间和浴室;为了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建成了乒乓球室、电视娱乐室和学习室,使法庭各方面的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法庭驻地所在镇,两个法庭审判综合楼成了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标志性建筑。法庭落成典礼上,上级法院领导感慨地说,现在两个法庭的条件是所在镇最好的,甚至在全市、全省基层法庭中也是一流的,“两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的天王法庭,将在整体设计、功能配置、设施配备上更加先进和合理,力争建成工作更高效、干警更安心、群众更满意的诉讼场所。另外,贾村、阳平两个法庭的建设工程也已立项,可望短期内投入建设。
一流的环境,还须一流的业绩相匹配。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以争创“五好法庭”为抓手,在深化基层法庭管理上狠下功夫,使法庭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开展、全面提速。经过努力,坪头人民法庭被评为省级“五好法庭”,天王法庭评为市级“五好法庭”,贾村法庭也在“全市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之列。今年4月,在总结2007年以来试行的法庭巡回办案点、审判联络站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立“人民法庭审判协理机制”的工作思路,以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和基层组织的协调互动作用,运用综合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人民法庭在辖区镇、村组(社区)固定设立的审判协理中心和审判协理站为依托,全面发挥人民法庭、基层司法办、人民调解组织和基层群众的联动作用,在审判协理中心(站)设立联络法官,以司法员、人民调解员及村组(社区)干部为骨干,聘请了一批审判协理员,建立了联络法官和审判协理员的日常协作机制,构建了新形势下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共同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审判协理机制启动后,在区委的正确领导、法院的科学主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共在全区范围内共设立了18个审判协理中心和34个审判协理站,首批选聘了75名审判协理员,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化解了一大批不稳定因素。今年4月20日下午,天王村村民谢某在本村唐某所承揽的工程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架板上坠地身亡,双方协商处理事故未果,谢某家属遂拒不火化尸体并聚众闹事,事态愈演愈烈。天王村审判协理站得知情况后,及时介入,接受双方请求进行调解,审判协理员在联络法官指导下,迅速开展工作,最终于24日达成由唐某补偿谢某家属7.9万元经济损失的协议,事态很快得以平息。仅在5月份,坪头人民法庭就深入辖区审判协理站,邀请乡、镇、村、组干部,审判协理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案件处理,运用综合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三天之内迅速、稳妥调解了6件民事案件,审判协理机制的运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时代在进步,基层法庭的各方面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岁月在流逝,我对法庭的情感历久弥深。从初涉世事的青年到已过不惑的中年,我欣喜地看到了法庭30年来的历程、变化和取得的成果。我的法庭“三部曲”,见证了基层法庭的沧桑变迁,更见证了法治建设的不平凡历程。身处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好时代,我相信,法庭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