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遗忘的美好
2009-08-26 16:12:2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谭彦艳
搬进新办公楼快两年了。两年来,每天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楼上办公,楼下开庭,一切都顺着预定的轨迹按部就班。因离城区太远,领导决定在办公楼旁修建食堂解决干警的午餐问题。午餐后,有人去健身房健身,有人回办公室继续工作,我喜欢沿着办公楼周边的水泥路漫步,一棵棵从老法院移植来的广郁兰、桂树、水杉整齐地栽在大楼四周。是从何时起再提起它时,前面不知不觉多了一个“老”字?是从搬进新办公楼的那一刻吧。还有生活在老法院的两棵巨大的雪松,它们还好吗?
这天吃完晚饭尚早,想去看看它。一拐进那条熟悉的小巷,老法院就呈现在眼前。两年了,除了单位名称变换外,它几乎没什么变化。黄昏下的雪松依旧苍翠。不同身影的人陆续从办公楼出来,平添一份“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伤。
走近它,生长在铺设有建筑砂石地里的雪松躯杆粗壮如初,针状的树叶似箭锋锐。即使在这种土壤里,它仍顽强地扎根石隙,挺直腰身,见证一轮又一轮的岁月迭替。这,就是松的风骨!一时起,想起当年分管基建工作的副院长讲过关于它的移栽经历:这两棵雪松是花150元从乡下一农户家买来的,经过几小时的折腾,其中一棵雪松的树梢折断了。领导正为此事发愁时,师傅说没事的,这树生命力强,用麻绳把树梢和树体绑在一起,一两个月就可以愈合。师傅的一句话,连续了它的生命,也见证了一个勤俭节约中的枝江法院。
天渐渐暗下来,三楼一间办公室仍然透着光亮。在这寂廖的黄昏,灯光让我温暖。这层楼曾经是综合办公室,如果把法院比作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综合办公室就是保障这台机器良性运转的润滑剂,它承担着上传下达的任务,为各项工作紊步运行提供着后勤保障。因此加班加点如同家常便饭。付出终会有回报,在市中院对基层法院量化考核中,枝江法院连续两年获得第一,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综合办公室功不可没!
四楼曾是民事庭。吴绪华庭长除了既要对基层法庭作业务指导外,还要审理庭内重大疑难棘手的案件,而且一年几百份判决文书也需要他签阅。在我备战司考的日子里,我曾亲眼见他日日加班直至夜已深沉。
五楼曾是刑事庭。日常工作中刑事法官既要保持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又要人性化的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如何教育感化每一个触犯刑律的人,促使他们真心忏悔这一终极命题摆在了刑事法官的面前。田桂英副庭长自2005年竞争上岗担任未成年人合议庭的审判长以来,经她挽救、悔过自新的未成年犯不下于百人,她被失足少年亲切地称做“法官妈妈”。
日历一页页翻过,荣誉室陈列着奖杯奖牌奖状越来越多。雪松啊,你见证了一个勤勉奋进中的枝江法院,也见证着一群秉公执法虚怀若谷的法院人。
六楼曾是档案室,存放着从建国初到目前审执的几十万册卷宗。它也是我常去的一个地方,只要各级法院的调卷函一到手,我就要迅速地去调取案件并及时办好移送手续。几十万册卷宗如一座大山压在这栋建筑物头顶,压得它喘不过气。终于有一天,它再也无法承受收案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的重负,墙体开始裂缝、倾斜。于是,新的办公楼在距枝江高速路口三公里处竣工。近万平方米的办公区,设置了信访接待室、咨询室、当事人休息室等一系列便民窗口,大楼安装有中央空调,专设有当事人通道和法官通道,为了保障干警有一个良好的体魄,领导还拆资购买了健身器材……
2007年底召开年终总结会时,黄家波院长在会上讲到:战斗在基层、在一线的同志最累,也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坐机关的命,机关同志应该主动请缨到法庭去锻炼,年轻同志更应该如此!
2008年,我走进了董市法庭。它是1975年修建的,属于那种现在只能从灰白照片里才能找到的建筑。法庭确实有点破旧,来个三五人办公室就显得拥挤;审判庭设在三一八国道旁,国道上车来车往,噪音不绝,影响庭审;不小心往墙边一挨,白色粉末就粘在衣服上。
法庭工作是琐碎的,在法庭的每一天是清苦但也是忙碌充实的。有时一位当事人就可以咨询半天,有时一个上午就需要立十起案件。我和我的同事从没有把苦挂在嘴边,而是以苦为乐,微笑着走过一年的四季。在一桩桩案件的审执背后留给我深深地沉思:怎样挽救一段婚姻,怎样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怎样减少诉争,这不仅仅需要丰富的审判经验和调解技巧,更需要把心放正。沉思中,我喜欢走出办公室去看法庭门前那一排排香樟树。春天来了,香樟树开出一簇簇米黄的小花,阵阵花香弥漫于办公室;夏天到了,香樟树成了遮荫的好去处;金秋时节,当一切繁华落尽,香樟树依然常青,依然迎风摇曳;白雪皑皑的世界,香樟树被银装素裹,它汲取着大地赐予的精华,只为来年枝繁叶茂。香樟树啊,你和共和国同呼吸,你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你见证了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辉煌,也迎来了共和国六十华诞。
老法庭种种弊端逐渐显露。经过多方努力,半年后,新的董市法庭修建落成,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搬迁到更远的地方将青春和热血挥洒。
前段时间给老法庭旁边的一户人家送达文书,当车行到老法庭时,有风吹过,树叶婆娑作响。俗言道:草木皆有情。香樟树啊,难道你知道亲人来了么?车渐行渐远,香樟树在我面前渐渐模糊。原来不管是老法院还是老法庭,它们一直深埋在我心底,不曾忘记,也使我倍感珍惜拥有着的今天。
几天前,住在老法庭旁边的邻居告诉我说春天来了,他家墙角居然长出了几株小香樟树苗,是风还是小鸟把它的种子带到此处的,这些都不需要追根溯源。只要我们处处播撒和谐的种子,文明之花将遍地开放。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人民法院)
这天吃完晚饭尚早,想去看看它。一拐进那条熟悉的小巷,老法院就呈现在眼前。两年了,除了单位名称变换外,它几乎没什么变化。黄昏下的雪松依旧苍翠。不同身影的人陆续从办公楼出来,平添一份“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伤。
走近它,生长在铺设有建筑砂石地里的雪松躯杆粗壮如初,针状的树叶似箭锋锐。即使在这种土壤里,它仍顽强地扎根石隙,挺直腰身,见证一轮又一轮的岁月迭替。这,就是松的风骨!一时起,想起当年分管基建工作的副院长讲过关于它的移栽经历:这两棵雪松是花150元从乡下一农户家买来的,经过几小时的折腾,其中一棵雪松的树梢折断了。领导正为此事发愁时,师傅说没事的,这树生命力强,用麻绳把树梢和树体绑在一起,一两个月就可以愈合。师傅的一句话,连续了它的生命,也见证了一个勤俭节约中的枝江法院。
天渐渐暗下来,三楼一间办公室仍然透着光亮。在这寂廖的黄昏,灯光让我温暖。这层楼曾经是综合办公室,如果把法院比作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综合办公室就是保障这台机器良性运转的润滑剂,它承担着上传下达的任务,为各项工作紊步运行提供着后勤保障。因此加班加点如同家常便饭。付出终会有回报,在市中院对基层法院量化考核中,枝江法院连续两年获得第一,也连续两年被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综合办公室功不可没!
四楼曾是民事庭。吴绪华庭长除了既要对基层法庭作业务指导外,还要审理庭内重大疑难棘手的案件,而且一年几百份判决文书也需要他签阅。在我备战司考的日子里,我曾亲眼见他日日加班直至夜已深沉。
五楼曾是刑事庭。日常工作中刑事法官既要保持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又要人性化的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如何教育感化每一个触犯刑律的人,促使他们真心忏悔这一终极命题摆在了刑事法官的面前。田桂英副庭长自2005年竞争上岗担任未成年人合议庭的审判长以来,经她挽救、悔过自新的未成年犯不下于百人,她被失足少年亲切地称做“法官妈妈”。
日历一页页翻过,荣誉室陈列着奖杯奖牌奖状越来越多。雪松啊,你见证了一个勤勉奋进中的枝江法院,也见证着一群秉公执法虚怀若谷的法院人。
六楼曾是档案室,存放着从建国初到目前审执的几十万册卷宗。它也是我常去的一个地方,只要各级法院的调卷函一到手,我就要迅速地去调取案件并及时办好移送手续。几十万册卷宗如一座大山压在这栋建筑物头顶,压得它喘不过气。终于有一天,它再也无法承受收案数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的重负,墙体开始裂缝、倾斜。于是,新的办公楼在距枝江高速路口三公里处竣工。近万平方米的办公区,设置了信访接待室、咨询室、当事人休息室等一系列便民窗口,大楼安装有中央空调,专设有当事人通道和法官通道,为了保障干警有一个良好的体魄,领导还拆资购买了健身器材……
2007年底召开年终总结会时,黄家波院长在会上讲到:战斗在基层、在一线的同志最累,也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坐机关的命,机关同志应该主动请缨到法庭去锻炼,年轻同志更应该如此!
2008年,我走进了董市法庭。它是1975年修建的,属于那种现在只能从灰白照片里才能找到的建筑。法庭确实有点破旧,来个三五人办公室就显得拥挤;审判庭设在三一八国道旁,国道上车来车往,噪音不绝,影响庭审;不小心往墙边一挨,白色粉末就粘在衣服上。
法庭工作是琐碎的,在法庭的每一天是清苦但也是忙碌充实的。有时一位当事人就可以咨询半天,有时一个上午就需要立十起案件。我和我的同事从没有把苦挂在嘴边,而是以苦为乐,微笑着走过一年的四季。在一桩桩案件的审执背后留给我深深地沉思:怎样挽救一段婚姻,怎样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怎样减少诉争,这不仅仅需要丰富的审判经验和调解技巧,更需要把心放正。沉思中,我喜欢走出办公室去看法庭门前那一排排香樟树。春天来了,香樟树开出一簇簇米黄的小花,阵阵花香弥漫于办公室;夏天到了,香樟树成了遮荫的好去处;金秋时节,当一切繁华落尽,香樟树依然常青,依然迎风摇曳;白雪皑皑的世界,香樟树被银装素裹,它汲取着大地赐予的精华,只为来年枝繁叶茂。香樟树啊,你和共和国同呼吸,你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你见证了改革开放而立之年的辉煌,也迎来了共和国六十华诞。
老法庭种种弊端逐渐显露。经过多方努力,半年后,新的董市法庭修建落成,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搬迁到更远的地方将青春和热血挥洒。
前段时间给老法庭旁边的一户人家送达文书,当车行到老法庭时,有风吹过,树叶婆娑作响。俗言道:草木皆有情。香樟树啊,难道你知道亲人来了么?车渐行渐远,香樟树在我面前渐渐模糊。原来不管是老法院还是老法庭,它们一直深埋在我心底,不曾忘记,也使我倍感珍惜拥有着的今天。
几天前,住在老法庭旁边的邻居告诉我说春天来了,他家墙角居然长出了几株小香樟树苗,是风还是小鸟把它的种子带到此处的,这些都不需要追根溯源。只要我们处处播撒和谐的种子,文明之花将遍地开放。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