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历练中成长
2009-07-17 15:40:3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夏虹
  自幼酷爱法学,崇尚法治的我,憧憬着有一天能到法院工作。几年辛苦下来,我拿到了法律本科文凭,也通过了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开启了我法律职业生涯,然而迎接我的不是荣誉和光环,也没有鲜花和掌声,相反却是一次次不断经受的挫折和考验。

  第一次下乡,是向一起共有纠纷案件当事人送达文书。被告为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因其小儿子在工伤事故中死亡得到了15万元的赔偿金,小儿媳为此请求分割遭到拒绝后,将公婆告上法庭。

  那天,我和庭里的另一名女干警到被告家中送达文书。山区农户居住都比较分散,由于不熟悉情况,我们让原告随同带路。经过两小时的车程,下车后又翻了无数的山头,总算到了被告家中,幸好两位老人都在,我们出示相关证件、填发应诉通知书并要求其签收。由于这两位老人均不识字,应我们的要求在送达回证按上了手印。

  这时,两位老人开始向我们数落起小儿媳的种种不是。从其叙述中我们逐渐清除了案件的起因。老人的小儿媳因夫妻感情不和已分居多年,其间在外与他人非婚同居生活。在听说丈夫死亡获得了15万元的赔款后,特地从外地赶回来要求分割赔偿金的。听完老人的讲述,我们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简单交待他们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法庭提交答辩意见和证据之后,我们返身回程,我暗自庆幸自己总算顺利地完成了送达任务。

  可就在走了两个山头之后,一阵急促声的呼喊让我们停止了脚步,大约七八个中年人朝我们奔来,我意识到这事会出意外。果然,这群人跑到我们面前,不由分说上前就将文件袋抢了过去。原来,我们刚转身返回,老人就将这事告诉其几个儿子,这些人全是老人的儿子和媳妇。此时,他们将对原告的气一股脑全撒在我们身上,指着我们的鼻子开骂起来,说什么“你们没有弄清事实就偏袒原告、按了手印他们就要输官司……”

  看到这些人情绪越来越激动,我们在做解释工作的同时打电话进行求助,可掏出手机后才发现我们所在位置根本没任何信号,我第一次深刻理解了“孤立无助”的含义。在与对方僵持了两个小时后也未能要回档案袋,此时天色已晚,我们只好作罢。由于事前没有准备照明用具,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了2个小时的山路后我们回到了法庭。回来时,那名女干警伤心地哭了。那天夜里,我也开始反思我们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设想假如我们之前与被告所在村组干部取得联系,也许我们就不会如此被动。第一次送达文书的沉痛教训让我学会了反思。

  到法庭工作的第二年,在一个夏日的早晨,一名妇女心急火燎地跑到办公室,不等我开口,进门就质问我,她的案件怎么两年了还没有判下来?我的第一反应是来者不善,于是客气地招呼她坐下,并递上一杯水,要她慢慢地讲,但她却突然将一叠材料摔在我的桌上,说“你自己看吧!你们法庭只知道收钱不办事!”我拿起材料一看,的确是两年前立的离婚案,有受理案件通知书和诉讼费收据等等。根据立案时间,我那时应该还未到法庭上班,于是我便查阅了历年案件登记表,显示此案早已在审限内办理了撤诉。我对她说“此案早已经撤诉,当时你肯定写了撤诉申请的。”但这名妇女却矢口否认她写了撤诉申请,由于卷宗早已送到法院档案室,无法及时调阅。这时,我发现妇女身边有一男子,便问他俩是什么关系,得知他们是“夫妻关系”,我说既然你们夫妻感情已经和好,为何还要请求法庭判决。妇女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我问那男的才知道,他们已经非婚同居了5年了,就是因为这事,妇女才提起离婚诉讼的。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我立即指出他们现在这种关系的违法性,并告知她距离第一次提起离婚诉讼时间已有两年,按照法律规定可以再次起诉离婚,并疏导她要与这个男的结婚,一定要将前一个婚姻关系解除。经过一个小时的谈话,这名妇女的情绪逐渐稳定,她告诉我因为第一次起诉离婚,自己没有证据,法官说服其撤诉,撤诉申请也是她写的,她来法庭“闹”的目的是为了给法庭施加压力,以便这次能顺利实现离婚。我告诉她这次起诉,你仍然要提供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否则你仍然不能达到离婚目的。最后,这名妇女感激地说道:“我将责任归咎于法庭的确实不对,回去我就收集有关证据再次起诉。”这次成功的接待让我学会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接待过许多当事人,也成功调解过无数的案件。如今,我接待当事人和调解案件已能驾轻就熟,从容镇定。我常想,一个人成长的道路太顺利了,对心智的成熟未必是好事,这就好像一条又宽又直的马路,当司机驾驶车辆行进在这样的道路时反而更容易出车祸一样,因为没有障碍也就在心理上放弃了小心谨慎的驾驶,一旦有什么状况,根本无法避让。人的成长也如是,想得到的都能得到,一路绿灯,以为人生本就该如此,顺利的时候,一切都可以表现得很好,一旦遇到什么挫折、障碍,情绪就会变得极度的不稳,这时候的善恶标准也会变得非常的模糊,进一步可能会让心智更加的成熟,退一步,后果难以设想……其实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人真正的智慧和悟性所在。

  在经历一次次的挫折和惨痛的教训后,我已经逐渐悟出一个道理,对于生活的历练,我们更应该用一种自然的心态去勇敢接受而不是逃避或拒绝,人只有在生活的历练中才能得到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崔真平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