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法院:司法救助暖民心
2009-07-07 16:27:32
中国法院网讯 (徐明成 傅德洋)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交通事故案件的申请人发放了今年以来单笔最大数额司法救助金,申请人钱某一次性获得执行救助金15918.66元,得到救济的钱某激动地感谢法院真正体现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工作观念。一桩经历了近3年的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就此妥善平息。
2006年2月,钱某因交通事故造成十级伤残。肇事方驾驶员在本次事故中死亡,车主家庭负担重、一直处于特别贫困状况,钱某所应该获得的1万余元人身损害赔偿得不到兑现,法院采取了多种调解、执行措施均未实现理想效果。在经多方作出努力和审委会研究后,法院最终决定对其适用司法救助,为他支付今年以来单笔最大的执行救助金。
今年以来,淮阴法院紧扣便民服务,着眼民生司法,努力促进胜诉人的合法权利实现,累计发放救助资金4.28万元;为保证社会弱势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不断体现“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性质,对237件案件免收、减收诉讼费12.4万元,还为农民工追薪、企业职工(劳动、工伤)维权开辟绿色通道。该院通过加大力度开展便民、为民服务措施,有效化解了大量群众矛盾纠纷,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和公众反响。
2006年2月,钱某因交通事故造成十级伤残。肇事方驾驶员在本次事故中死亡,车主家庭负担重、一直处于特别贫困状况,钱某所应该获得的1万余元人身损害赔偿得不到兑现,法院采取了多种调解、执行措施均未实现理想效果。在经多方作出努力和审委会研究后,法院最终决定对其适用司法救助,为他支付今年以来单笔最大的执行救助金。
今年以来,淮阴法院紧扣便民服务,着眼民生司法,努力促进胜诉人的合法权利实现,累计发放救助资金4.28万元;为保证社会弱势群众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不断体现“人民法院为人民”的性质,对237件案件免收、减收诉讼费12.4万元,还为农民工追薪、企业职工(劳动、工伤)维权开辟绿色通道。该院通过加大力度开展便民、为民服务措施,有效化解了大量群众矛盾纠纷,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和公众反响。
责任编辑:张涵
网友评论:
0条评论